![]()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对经济区和激励政策概念的界定,阐述和分析了激励政策的制定、实施、变更和监控对经济区发展的影响,以及非均衡增长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地域分工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的理论基础;在阐述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发展的总体状况并进行相关的区位商、SWOT(态势)分析的基础上,揭示现行政策及其产业调节政策不合理、财政政策功能被弱化、税收政策作用力不强、金融政策支持度不足、科技创新政策成效差、就业政策体系不健全、社会保障政策不规范、文化教育政策不到位和医疗卫生政策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对美国商品粮基地、法国马恩河地区、德国鲁尔工业区、日本科技开发区等发达国家经济区和我国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政策经验总结,提出了完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体系、促进农林业政策生态现代化、构建发展商贸旅游政策平台和加强技术引进创新政策支持等对“八大经济区”发展的政策启示;着重从产业调节、积极财政、税收管理、金融支持、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科技创新、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方面,对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和深入发展提出激励政策的建议。 由于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的现行政策、统计数据及相关资料所限,加之全省经济发展与“八大经济区”的相关性,尤其是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和代表性特点,有些针对“八大经济区”发展的政策和数据等方面的研究是以省情为视角,在此特别说明。 作者简介 王曙光,男,汉族,1963年5月出生,山东省青岛市人,党员,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93年和1996年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2014年评为二级教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第九届劳动模范,黑龙江省和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现任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省级重点财政学专业、省级精品课程《财政学》负责人。全国高校财政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经济学会、公共管理学会、财政学会、税务学会和靠前税收、预算与会计、招商引资等研究会常务理事,哈尔滨市专家顾问委员会和《经济研究导刊》《财政探索》编委会等委员。 从教30多年以来,主讲《财政学》《税法学》《税务管理》《税务稽查》《政府采购学》里论与政策研究》等10余门课程;出版著述75部,其中专著5部、主编36部;承担各类课题50余项,其中重量3项、省部级23项;在《财政研究》《税务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等刊物发表论文190余篇;获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奖励20余项,其中一等奖3项。
目录 1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3 1.3国内外研究现状4 1.4研究内容与方法13 2经济区与激励政策的基本理论15 2.1经济区的界定15 2.2区域激励政策的界定22 2.3激励政策对经济区发展的影响29 2.4经济区发展的理论基础31 2.5本章小结36 3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发展的状况与相关分析37 3.1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发展的总体状况37 3.2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发展的相关分析51 3.3本章小结62 4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发展的现行政策与问题63 4.1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发展的现行政策63 4.2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成效79 4.3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发展的政策问题86 4.4本章小结1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