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胡国栋,山东成武人,管理学博士,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管理哲学与组织理论。近年来在《哲学研究》《马思主义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管理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近20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企业管理研究》《管理科学》等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等课题4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0余项。 目录 第一章绪论:寻觅管理的精神故园 1.1研究背景 1.2框架结构 1.3研究方法 1.4概念界定及其释解 1.5研究立场与相关问题说明 1.6研究结论及理论贡献 1.7未来研究展望 第二章西方管理思想演化的逻辑脉络及学术争议 2.1现代管理学批判的基本脉络 2.2管理理论整合的相关尝试及其理论进路 2.3后现代管理的理论论域及价值评判 2.4管理理论的多元范式争论 2.5中国管理研究的本土化问题 第三章管理学的范式分裂及意义迷失 3.1科学与人文:现代性的主题分化与管理学的范式分裂 3.2管理学范式分裂探源:泰罗文本的目的一手段系统及其悖论 3.3管理学意义世界的荒芜及其境界考察 第四章人性救赎:管理学范式整合的后现代视角 4。l非理性解放:后现代管理视域中的人性救赎 4.2微观权力:后现代语境中权力的生物学解读 第五章人性结构、管理性质与管理学理论体系的重构 5.1内聚与外张:管理与人之辩证关系的哲学透视 5.2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人性结构 5.3人性结构对管理性质的三重规定 5.4基于人性结构的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拓展与重构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情感与计算:组织管理的逻辑悖论及耦合机制 6.1分裂与和合:情感与计算在组织管理中的历史嬗变 6.2情感与计算在组织管理中的内涵界定及悖论展现 6.3组织局部秩序与双重管理系统的组织内耦合机制 6.4案例讨论:富士康“连环跳”事件的组织管理学解释 6.5本章小结 第七章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管理学的本土化研究 7.1文化自觉、范式转换与管理学本土化研究的源起 7.2和合精神:管理学本土化研究的文化基因 第八章文化传统与本土管理学的理论向度 8.1和合治理:和合精神与本土化管理学的治理模式 8.2礼治秩序:无为而治与本土化管理学的控制机制 8.3家庭隐喻:泛家族主义与本土化管理学的组织模式 8.4德性领导:伦理本位与本土化管理学的领导机制 第九章“鞍钢宪法”:管理思想本土化创新的历史范例 9.1“鞍钢宪法”及其后现代管理思想解读 9.2管理移植与范式创新的演化分析——基于“鞍钢宪法”的研究 第十章中国本土企业化解管理悖论的经验研究 lO.1海尔模式:平台型企业的自组织机制与价值观管理 10.2李锦记的家族经营:儒家伦理与市场理性的聚合 参考文献 本书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一:寻梦依稀故园情 后记二: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内容推荐 本书对管理学的范式整合和管理学中国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德性导入与感性二元对立的人性观中,构建了三位一体的人性结构,以取代经济人、社会人和文化人等不够完整的人性假设,并以此对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做了有价值的重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