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这本《荷塘月色》分为感悟生活、故人旧事、行走的踪迹、思索人生四辑内容,其中,辑中的佳作,无一不体现朱自清先生为文的特色;第二辑的七篇作品之中,《背影》这本《荷塘月色》分为感悟生活、故人旧事、行走的踪迹、思索人生四辑内容,其中,辑中的佳作,无一不体现朱自清先生为文的特色;第二辑的七篇作品之中,《背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其简洁朴实的文字,忧郁萦绕的氛围,为世人展示了中国式的父子情深;《阿河》塑造了一个勇于追求个人幸福,敢于反抗旧礼教的新女性形象;《白采》借叙述与白采生前交往的二三事,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处境的凄凉;《儿女》一扫前面的沉郁压抑气氛,满篇幽默,字里行间透露出朱自清先生为人父的大快乐与小烦恼;《白马湖》和《我所见的叶圣陶》表达了作者对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深深怀念和惺惺相惜;《给亡妇》是泣血泣骨的悼念亡妻之作,力透纸背的情意让读者动容;第三辑中收录了在朱自清先生的几部代表性散文集中的游记;第四本辑中,《航船中的文明》虽曰“文明”,其实是反讽了封建习俗的愚昧;《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借一笔买卖孩子的交易,斥责了人情的淡薄和世事的险恶;《正义》一文通过戏谑的口吻,在千方百计寻找正义而不得中,讽刺了当时正义感普遍缺失的现象。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五四爱国运动的参与者,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并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其作品《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目录 辑 感悟生活 歌声 匆匆 《忆》跋 荷塘月色 看花 春 冬天 买书 第二辑 故人旧事 背影 白采 阿河 儿女 白马湖 我所见的叶圣陶 给亡妇 第三辑 行走的踪迹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绿 扬州的夏日 威尼斯 罗马 潭柘寺戒坛寺 圣诞节 吃的 第四辑 思索人生 生命的价格——七毛钱 航船中的文明 正义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说话 沉默 论诚意 论废话 论青年 论气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