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译路漫漫》是作者的第三本论文集,主要内容分四部分:“诗可以,要看怎么译”是10篇发表于《中国翻译》《东方翻译》《中华读书报》《文学报》的文章;“译诗随笔”是14篇较短文章,谈的是如何译诗以及译诗的发展;“世事沧桑心未冷”则是原香港《诗双月刊》总编辑王伟明的长篇访谈——与黄杲炘细谈翻译;“译诗之外”也是一些随笔,内容如文章的标题。 作者简介 黄杲炘,上海人, 1982年出版《柔巴依集》,在英诗汉译中首创“兼顾韵式和诗行顿数、字数”这一迄今很严格的译诗要求。此后出版的诗集有《华兹华斯抒情诗选》《末代行吟诗人之歌》《丁尼生诗选》《坎特伯雷故事》《秀发遭劫记》《英文滑稽诗300首》《伊索寓言500则》,以及十余本英汉对照英美诗选。著有《英诗汉译学》、译诗文集《英语诗汉译研究——从柔巴依到坎特伯雷》和《译诗的演进》。其中,《坎特伯雷故事》以优选票房获第四届很好外国文学一等奖,《英诗汉译学》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很好学术著作一等奖。 目录 诗可译,要看怎么译 从一次征译诗活动想到 诗,未必不可译 突破英诗汉译的“传统” 非常诗,非常译 从胡适首白话译诗《老洛伯》说起 从胡适的白话译诗《关不住了》说起 把“丧失掉的东西”还给译诗 《柔巴依集》的中国故事 格律体新诗和英语格律诗 《英诗十三味》的异味 译诗随笔 没去走的路 从《伊索寓言》说起 从“诗味寡淡”说起 有什么要求,出什么译诗 有关诗歌形式的联想 从“柔巴依”进地铁想到 译诗的解放和狂欢 洛威尔一节诗的中国故事 对闻一多译诗的再认识我 Sea—Fever的多种汉译 从“西庸的囚徒”想到 译诗断想 世事沧桑心未冷 ——王伟明与黄杲炘细谈翻译 译诗之外 从鲁滨孙从未漂流说起 经典创作的经典制作 关于著作权保护 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女子高校 这是“环游美国”吗? “看着我的眼睛”四例 打字机的故事 我读过这样一篇序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