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志,男,1956年6月生。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中国首届刑法学博士(1988年3月),美国杜克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1990~1991)。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靠前刑法学协会副暨中国分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法学组成员。出版个人著作和文集24本,主编、合著(译)专业书籍300余种,在靠前外学术报刊发表论文600余篇,主持重量、部委级等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科研成果暨个人获得各种奖励70余项。
·理论前沿·
中国刑法哲学发展面临新机遇
我国资本刑法的完善之路
“赎罪”——既遂后不出罪存在例外
出罪应注重合理性
关于中国现阶段慎用死刑的思考
再论劳动教养制度改革
新时期中国刑法的国际化延伸
刑事司法实证研究:从“问题导向”到“理论驱动”
·热点研讨·
我国新时期特赦的政治与法治意义
2015特赦决定草案解读
我国新时期特赦的法理研读
《刑法修正案(九)》:法益保护前置织密反恐法网
以社会防卫为核心兼顾人权保障
关于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考和建言
·立法建言·
死刑适用标准的立法改革之建言
略论刑法修改中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问题
预防性措施应纳入附加刑
略谈《反恐怖法》的立法定位
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治理互联网时代食药犯罪
简论应将虚假诉讼行为独立入罪
努力完善我国惩治腐败犯罪法律规定
为谋取正当利益而行贿也应人罪
·实务解析·
通过死缓减少死刑立即执行的路径探究
如何理解刑法中的“非法买卖”枪支概念
以法治思维和方式应对暴力恐怖犯罪
“醉驾人刑”还需准确把握
用法治眼光看醉驾的刑法治理
从个案辨析认定企业的经济性质
民营企业家集资诈骗罪重大问题探讨——以吴英案和曾成杰案为视角
网络水军非法经营行为应予定罪
网络诽谤人罪标准的细化科学合理
食品监管渎职罪的复合罪过
以牟利区分“非法持有”与“运输”
·刑事程序·
人权保障原则得到充分具体体现
刑事诉讼中如何实现“群、专”相结合
刑事诉讼目的转型与诉讼法律监督
刑事诉讼法律监督规定从抽象走向具体
完善对公安派出所刑事侦查监督机制
“以审判为中心”的概念、目标和实现路径
……
·冤错案件防治·
·少年司法·
·犯罪学与刑事政策·
·国际刑法·
·域外法治·
·案件直击·
·信息播报·
·人 物·
·新书点评·
·随 笔·
刑事法治既是宏大的历史叙事,又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制度设计,包含了从理念到制度、从观念到技术、从实体到程序的丰富内容。赵秉志主编的《刑事法时评(第5卷)》秉承弘扬刑事法治精神的传统,立足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事法理论方面的热点问题,明辨法理、针砭时弊、启迪思考,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法治中国刑事法治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