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年2月24日这一天,瞭望员在避风堰瞭望塔上向人们发出信号,告知大家三桅帆船法老号到了,有一位领港员马上被派了出去,他绕过伊夫堡,在两个小岛之间登上了船。圣·琪安海岛的平台上立刻被看热闹的人挤满了。在马赛,一艘大船的进港毕竟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像法老号这样船主是本地人,船又是在佛喜造船厂里建造装配的大船,就更加引人注目了,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看热闹的人了。
法老号渐渐驶过来了,它已经顺利通过卡拉沙林岛和杰罗斯岛之间的海峡,绕过波米琪岛,驶进了港口。尽管船上的三张主桅帆,一张大三角帆和一张后桅帆都已经拉开了,但它依旧行驶得十分缓慢,像是刚生过一场大病,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以至于岸上看热闹的人也不禁开始怀疑是不是有什么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于是互相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内行的航海家们就不会这样想了,只需看一,他们便知道即使是有意外状况发生,那也是和船本身没有关系的。因为从各方面来看,并没有一点儿迹象可以表明它已经失去控制。领港员正驾驶着法老号动作敏捷地通过马赛港狭窄的进口。有一个青年正站在领港员的旁边,利落敏捷地打着手势,他那敏锐的目光正注视着船的每一个行驶动作,并重复着领港员的每一个命令。
岸上那些看热闹的人群逐渐变得焦躁起来,看见法老号行驶得如此缓慢,大家都觉得非常诡异。终于,有人等不下去了,他直接跳到了一只小艇上面,朝着大船驶过去。当大船开到里瑟夫湾对面时,他趁机向大船靠拢。大船上有个青年发现此人之后,立马摘下帽子,离开领港员,走到了船边。他身材颀长,看着差不多十八九岁的样子,一头黑发下是一双乌黑的睛。青年虽然瘦削,却给人十分坚毅而镇静的感觉,那种镇静与坚毅是从小在大风大浪、艰难险阻中历练过才会有的。
“呀!是你啊,唐太斯!”小艇上的人看到青年十分惊喜,“发生了什么事?为何你们的船看起来是如此阴沉?”
“实在太不幸了,莫雷尔先生!”青年面色沉痛,回答道,“这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特别是对我而言!我们在契维塔韦基亚附近,失去了我们勇敢的莱克勒船长。”
“那么,货物呢?”船主十分焦急。
“货物都非常安全,莫雷尔先生,说起这方面你大可以放心并且满意。但是我们可怜的莱克勒船长——”
“货物没出事吧?”船主又一次焦急地确认道。“货物并没有遭受到任何损失,已经平安到达了。可是,我们可怜的莱克勒船长他……他是因脑膜炎而亡的,死的时候十分痛苦。”说完这句话,他就转过身躯,对着船员喊道:“全体注意!准备下锚!”
听到命令所有船员都行动起来。大船上一共有十几个海员,有的人跑向三角帆和主帆的索子那里,有的人去控制转帆索和卷帆索,还有的跑向大帆的索子那里。青年环视四周,看到大家都准确迅速地执行着他的命令便再次转过身来,望着船主。“这件不幸的事是如何发生的?”等了一会儿,船主才想起先前的话题。“唉,先生!完全出乎了大家的意料。我们离开那不勒斯之前,莱克勒船长和那不勒斯港督还开心地交谈了很多。等到开船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的脑袋十分不舒服。刚过去二十四个小时,他就开始发烧,吃了药也没什么用,过了三天就死了。按照大海上的行船惯例我们海葬了他,想来他也能够安心长眠了。我们将他端端正正地缝进吊床里面,头部和脚部各放了两块大约三十六磅重的铅块,将他海葬在了艾尔及里奥岛外。他的佩剑和十字荣誉勋章都被我们带了回来打算交给他的太太留作纪念。莱克勒船长的一生总算没有白活。”青年轻轻一笑,十分忧郁而伤感,又说道:“他和英国人打了十年仗,却没想到后却像个普通人一样死在了床上……”
“爱德蒙,你要明白,”船主说道,他已经比之前更放心了,“我们都是普通人,终都逃不过死亡,人老了就会将位子让给更年轻的人,不然,年轻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并且你都和我保证货物——”“货物没有出任何纰漏,莫雷尔先生,请您放心。我认为您可以通过这次航行赚到至少两万五千法郎呢!”
……
P1-2
亚历山大·仲马(1802-1870年),又称大仲马,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他的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大仲马在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故了,二十岁的他只身闯荡巴黎,曾经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6他自学成才,一生创作的各类作品达三百卷之多,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大仲马的通俗小说情节迂回曲折,结构完整巧妙,人物形象鲜明,对话精彩生动,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是世界通俗小说中专享的作品,大仲马因此享有“通俗小说”的称号。其代表作有《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等。
亚历山大·仲马(1802—1870)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他的儿子也叫亚历山大·仲马(1824—1895),是著名的剧作家,著有《茶花女》。因其父子同名,又同时名噪于法国文坛,因此世人为便于区分,分别简称“大仲马”和“小仲马”。
1802年7月24日,大仲马出生于维勒一科特莱。在大仲马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早逝了,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大仲马从小很爱读书,由于家庭原因,直到十三岁他也没有受过很好的正规教育。1816年,迫于生计,十四岁的大仲马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起了小伙计。他聪明好学,在这家事务所自学成才。在事务所里,大仲马结识了他最要好的朋友勒芬,并于1823年,前往巴黎找他。后经人介绍,大仲马在奥尔良公爵府获得了一个档案保管员的职位。在职期间,他利用空闲时间,开始写作。三年后,他的第一部剧本《亨利三世与其宫廷》使他在文学界崭露头角。之后,又出版了《基督山伯爵》(又名《基督山恩仇记》),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家,从此声名不衰。1829年,《亨利三世与其宫廷》首演时,轰动了法国剧坛。
这部小说创作于一个政治动荡时期,作者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大背景作为小说创作的主要背景,以主人公爱德蒙-唐太斯受人陷害入狱,到最后复仇作为创作的主要线索,整部作品的时间跨越了波旁王朝的复辟与七月王朝两大时期,以人物曲折的命运设计来侧面展示出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而小说的故事梗概也并非完全出自大仲马的想象,基督山是厄尔巴岛外一个很小的岛屿。大仲马则是在巴黎警察局的一个案件中得到了启发。那件案子说的是一个年轻的鞋匠在结婚的前一夜遭到诬陷,被人举报是英国的间谍而遭逮捕。七年后,他获释,找到了那个恶作剧的人,并杀了他。于是大仲马便将年轻的鞋匠塑造成主人公爱德蒙·唐太斯,而陷害他的人塑造成了腾格拉尔、弗尔南多和维尔福,由此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便展开了。
“法老号”船的年轻大副爱德蒙·唐太斯受船长临终所托,替拿破仑党人送一封信。不料,却遭到同船的会计腾格拉尔与未婚妻梅塞苔丝的堂哥弗尔南多的嫉妒和陷害,在他与未婚妻的婚礼上被抓去审判,而由于假公济私的检察官维尔福接手了这桩案子,爱德蒙·唐太斯被关入了死牢,剥夺了本该属于他的美好阳光、爱情和前程。十八年后,他带着狱友法里亚神父临死前告诉他的秘密越狱逃走,找到了法里亚藏起来的宝藏后成为巨富,从此他化名为基督山伯爵。经过精心策划,他报答了恩人,惩罚了三个想置他于死地的仇人。
《基督山伯爵》不仅给读者展现了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更是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比如,小说的主人公爱德蒙·唐太斯,他是一个敢爱敢恨、豪爽正派、异常聪慧的人,由于饱经沧桑,他对任何事都特别执着。而检察官维尔福则是一个自私自利、阴险狡诈的人,为了名誉和前途不惜违背自己的父亲;为了金钱,他更是凭借着自己的身份出卖陷害了许多人。
1844年出版的《基督山伯爵》,就像《三剑客》一样,成了大仲马最受欢迎、流传最广的小说,被翻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并于1848年搬上了舞台,雨果等浪漫派作家对其大加赞赏。大仲马在小说创作上取得的成就,远远超出了戏剧,使他闻名于世。
1870年12月5日,大仲马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的迪埃普附近乡间去世,享年六十八岁。1872年大仲马的灵柩被移往故土安葬。
2002年11月30日,大仲马诞辰两百周年之际,他的遗骸经他的家乡运抵巴黎,移放于名人身后殿堂——巴黎先贤祠,是继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和马尔罗之后第六位进入先贤祠的法国作家。当时,法国总统希拉克、总理拉法兰等人士出席了仪式,法国总统希拉克在致词中说,共和国向他仿若巨河般的业绩致敬,他以其著作展开了“一个永恒、多虑、战斗、英勇与优雅的法兰西画卷”。
《基督山伯爵》被公认为世界通俗小说中的杰作。它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一位名叫爱德蒙·唐太斯的年轻大副受到陷害后的悲惨遭遇,以及日后化名为基督山伯爵并成功复仇的故事。
《基督山伯爵》是通俗历史小说,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故事讲述19世纪法国皇帝拿破仑“百日王朝”时期,法老号大副爱德蒙·唐太斯受船长委托,为拿破仑党人送了一封信,遭到两个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黑牢。狱友法利亚神甫向他传授各种知识,并在临终前把埋于基督山岛上的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唐太斯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化名基督山伯爵(水手森巴),经过精心策划,报答了恩人,惩罚了仇人。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奇特新颖,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