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词汇的多维语义及句法搭配能力发展,一直是中国学生二语词汇习得的薄弱环节。本书以江苏和广东初高中、高职和大学生为观察对象,以英语词汇联想中语义和句法能力的发展为研究目的,从横截面量化对比到个案式质性聚焦,从无语境支撑到多语境覆盖,从观察单个词到解析双字词,将词汇习得与加工对接,将使用的词汇与表征的词汇进行对比,提出和验证词汇联想和加工中的同译效应、词类效应、频率效应、语境效应等假设,并提供输入频率调控、新词呈现方式、语境强化学习等教学方案,以促进学习者词汇语义句法能力的发展。 本书可供从事中等和高等教育的语言教师、研究者、语言学和教育学等专业的研究生阅读。 作者简介 张萍,南京大学文学博士,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二语教习得、二语心理词库、二语词汇习得与加工、多词短语学习的影响因素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外语界》、《外语与外语教学》、Applied Linguistics、System、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编写教材2部。 目录 前言 第1章 词汇联想研究 1.1 词汇能力 1.1.1 词的定义 1.1.2 词的争议 1.1.3 词的测量 1.2 二语词库 1.2.1 词库的定义与词典的对比 1.2.2 词库的存储模式 1.2.3 关于词库的争议 1.3 联想能力发展 1.3.1 从语音到语义的联想发展 1.3.2 从组合到聚合的联想模式 1.3.3 二语词汇联想的独有模式 1.3.4 待解决的问题 第2章 中国学生英语词汇联想:整体特征 2.1 词汇联想词的选择 2.2 词汇联想反应的分类 2.3 联想反应的测试词和分类框架 2.4 高职学生的联想能力发展 2.5 大学生的联想能力发展 第3章 中国学生英语词汇联想:词类效应 3.1 词性效应 3.2 具体性效应 3.3 词频效应 3.4 音形效应 第4章 词汇联想的语义效应:单字词的启动 4.1 汉-英双语间的语义共享 4.2 汉-汉英双语间的翻译歧义 第5章 词汇联想的语义效应:三语间的启动 5.1 汉-英-日三语间的语义效应 5.1.1 实验一:L2-L1同译效应 5.1.2 实验二:L3-L1同译效应 5.1.3 实验三:L3-L2同译效应 5.1.4 综合讨论 5.2 三语语义效应:语言类型与习得状态 5.2.1 实验设计 5.2.2 实验被试 5.2.3 实验材料 5.2.4 实验过程 5.2.5 结果与讨论 5.3 结论与启示 第6章 词汇联想的语义效应:双字词验证 6.1 汉—英双语间搭配的语义同译 6.2 单—双字词词频的语义交互 6.3 双字词搭配的心理现实性 6.3.1 实验一 6.3.2 实验二 6.3.3 实验三 第7章 词汇联想的语境启动 7.1 语境类型与词汇联想 7.2 句子语境与词汇联想 7.3 阅读语篇与词汇联想 第8章 词汇联想的课堂教学 8.1 词汇呈现与词汇联想 8.2 语义对比与搭配能力 8.3 一词多义与词汇联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附录9 附录10 附录11 附录12 附录13 附录14 附录15 附录16 附录17 附录18 附录19 附录20 附录21 附录22 导语 本书由八章组成。第1章对词汇联想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研究争议进行介绍,提出本书要关注的问题。第2章和第3章分别汇报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联想能力十余年发展的整体特征,以及词性、具体性、词频和音形等词类因素在词汇联想中形成的词类效应特征。第4章采用多方验证的方法对从在线词判断、离线句子语境任务、语料库和词汇联想等方式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获证汉语语义在英语中的共享特征。第5章从三语者视角验证母语语义知识在二语(英语)和三语(日语)中的作用。第6章汇报了三个系列研究的实验结果,从汉英自由搭配的语义同译、词频与语义的交互,以及自由和限制性搭配的心理现实性等视角探讨了母语语义在英语搭配中的影响。第7章开始侧重探讨如何提升中国学生词汇联想的能力。第8章对比主题和语义词汇呈现方式、近义和反义词汇呈现方式、一词多义的形符和类符呈现方式等对学生词汇联想能力的提升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