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微信成就了移动式社交媒体
在没有电话和网络的时代,人们大多通过书信联系。电话的出现大大改变了过去的格局,从座机到手机,人们可以随时与他人保持联系。随着网络的兴起,一种新的社交模式开始形成。从早期的天涯、猫扑、西祠胡同等传统论坛化社交网络,再到Facebook、人人网、开心网等娱乐化社交网络,它们拉开了中国社交网络的大幕。微博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递性和互动性,引领了社交网络的微信息时代。
而微信一经推出,便极大地轰动了社交网络。它不仅是一款即时通信的聊天工具,还是一款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具有即时性、定位性等显著特点的社交工具,开拓了移动式社交网络。
微信更新到6.3.22版本以后,进一步在社交领域拓展。6.x版本不仅有社交网络相册功能,支持用户把照片分享到朋友圈,朋友圈也有了新的玩法,用户可以直接观看小视频,如图1.5所示。同时微信还开放了接口,支持从第三方应用向微信通讯录里的朋友分享音乐、新闻、美食、摄影等消息内容。照片和地理位置都是智能手机的固有属性,很多手机用户都会拍摄并存储大量照片在手机中。针对这一情况,朋友圈分享仍然是微信6.3.22版本的主打功能,这个功能是微信对熟人社交网络的延伸。朋友圈中分享的主要内容便是个人相册、微视频等。通过几张照片或者小视频,再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很容易便可以表达自己的状态、诉说自己的心情,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分享的平台。
随着微信引入了公众账号平台、摇一摇跳转网页,微信已经开始从一个沟通工具慢慢地转化为一个移动平台。而微信6.3.22的到来,强化了扫一扫、摇一摇功能,增加了游戏中心和对公众账号的划分,大大丰富了商业性、实用性和娱乐性的特点。
目前使用微信能够通过手机网络给好友发送语音、文字、表情、图片和视频,并利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照片和视频。通过摇一摇、附近的人、雷达加朋友等功能,可以认识新的朋友。使用扫一扫,可以扫描二维码、书籍或进行翻译等。通过与公众账号互动,还能够听偶像唱歌、看新闻、设提醒。微信已经演变为一个综合社交平台,成就了移动式社交媒体。
案例:
晚上12点,洗去了一天的工作疲惫的小周躺在床上,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打开Wi—Fi接入网络,熟练地点开微信进入朋友圈,看看大家新发的照片和状态,查阅微信留言,并与微信上的朋友们天南海北地聊起来。27岁的小周是深圳一家公司的程序员,工作以后开始接触微信,从此便离不开它了。每天早晚或工作闲暇之余,他都会拿出手机看看微信上有没有新消息。
小欣第一次接触微信是在初中同学一次聚会上,大家都拿出手机互加微信好友,还建立了微信群。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他们依然能通过文字和语音传递彼此的消息,或调侃一下当前的状况。微信群使大家可以及时了解彼此的情况,不需要逐一询问。
小李是一个宅男,喜欢泡在宿舍里学习和上网,大学两年都没有交到女朋友。而微信的出现,使他认识了同校的一位女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他便开始了幸福的恋爱生活,也改变了这个腼腆的大男生的“宅男生活”。
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大家有说不完的话,每个月要发好几千条短信。自从用上微信之后,它便慢慢取代了短信,为她节省了大量的短信费用。同时,在学生会工作积极的小月,还建立了微信群,以方便大家讨论学校活动。
供职于南京一家通信设备维修公司的刘先生,外出时突然下起了大雨,只好躲到一棵大树下避雨。狼狈的他突然想到,或许可以利用微信找到附近带伞的行人“拼伞”,于是他将微信上的个人状态改为“我在×××附近,哪位童鞋可以支援一把伞啊?”然后他举起手机摇了几下。附近一名同样在使用微信的路人看到消息后,给他送来了一把伞。因为这次的“萍水相逢”,俩人现在已经成为朋友。如今“拼伞”已然成为很多都市青年的一种习惯,如图1.6所示。
P9-12
刘畅,籍贯河北,西安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毕业,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信息传播研究及工程硕士,网络传播与社会影响研究方向。法国留学期间,曾在法国巴黎的Information&Inspiration市场情报咨询公司从事网络媒体营销调研方面的工作,负责完成了《网络推广战略》等营销调研项目。回国后现任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新媒体项目经理,进行了多个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营销的项目操作。熟悉靠前外市场新媒体营销模式,有丰富的营销传播理论基础,尤其擅长对利用新兴媒体进行营销的研究,积累了较多的网络媒体营销实战经验。对新媒体营销发展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现正转向对微信营销市场的开拓。
第1章 微信引起的互联网海啸
1.1 移动互联网将创造新一轮的经济神话
1.1.1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1.1.2 移动互联网的商业价值
1.2 微信时代:“第四大运营商”的诞生
1.2.1 传统语音、短信业务的冲击
1.2.2 微信带来的挑战
1.3 微信成就了移动式社交媒体
1.4 微信营销打造营销新策略
1.5 微信6.x的大突破
第2章 微信功能攻略
2.1 微信,超过5亿人使用的手机应用
2.2 查找“附近的人”
2.2.1 进入“附近的人”功能列表
2.2.2 查看“附近的人”
2.3 “扫一扫”功能
2.3.1 “扫码”功能
2.3.2 “封面”功能
2.3.3 “街景”功能
2.4 微信朋友圈
2.4.1 朋友圈界面
2.4.2 在朋友圈发布信息
2.5 微信漂流瓶
2.5.1 开通微信漂流瓶
2.5.2 使用微信漂流瓶
2.6 公众平台账号
2.6.1 注册公众账号
2.6.2 设置公众账号
2.6.3 公众账号的统计功能
第3章 微信与其他网络媒体的比较
3.1 开创先河的米聊
3.1.1 米聊的特点
3.1.2 米聊与微信对比
3.2 方兴未艾的微博
3.2.1 微博的特点
3.2.2 微博与微信的异同点
3.3 引领时尚潮流的SNS
3.3.1 基于“六度分割理论”的社交网络
3.3.2 社交网络与微信对比
3.4 移动巨头的飞聊
3.4.1 飞聊的特点
3.4.2 飞聊与微信对比
3.5 国内IM领袖:QQ
3.5.1 QQ的特点
3.5.2 QQ与微信对比
3.6 强强联合的易信
3.6.1 易信的特点
3.6.2 易信与微信对比
第4章 微信的营销模式
4.1 O2O的营销策略
4.1.1 我国O2O营销方式
4.1.2 微信的O2O营销优势
4.1.3 案例:家乐福接入微信O2O支付,瞄准用户数据精准分析
4.1.4 案例:TCL构建O2O多渠道营销平台
4.1.5 “街景”功能促进O2O营销
4.2 F2F营销模式
4.2.1 F2F营销价值
4.2.2 微信的F2F营销优势
4.2.3 案例:棒约翰O2O模式转型
4.3 利用自媒体的新营销途径
4.3.1 自媒体营销价值
4.3.2 微信的自媒体优势
4.3.3 案例:城外圈多层奖励全民,微信广告界最大红包
4.4 撒网式营销手段
4.4.1 撒网式营销的优势
4.4.2 案例:奇瑞“感恩四百万,新春聚划算”抽奖活动
4.5 移动广告营销形式
4.5.1 微信的移动广告优势
4.5.2 “附近的人”营销价值
4.5.3 案例:宁波华蔚网络的旅游景区微信营销
4.5.4 案例:利用“附近的人”功能寻找商家
4.6 针对性互动营销形态
4.6.1 微信的针对性互动优势
4.6.2 案例:TCL线下体验中心落户凤凰社,启动互动营销
4.7 病毒式营销
4.7.1 病毒式营销的优势
4.7.2 案例:家家顺微信快闪活动,在朋友圈病毒式传播
4.7.3 案例:微信传播带来海量顾客,带动地方特产营销
4.8 多媒体整合营销方案
4.8.1 与微博结合:微博“让红包飞”活动启动
4.8.2 与网站结合:京东搭肩优衣库,服装O2O模式落地
4.8.3 与网站结合:唯品会打造销售互动H5页面
第5章 如何获取更多粉丝
5.1 挖掘精准用户
5.2 用丰富的内容获得粉丝芳心
5.2.1 微信阅读的特点
5.2.2 丰富内容吸引粉丝
5.2.3 富媒体的内容推送
5.2.4 精美的微信图标
5.3 频繁互动加强粉丝黏性
5.3.1 自动回复
5.3.2 人工即时回复
5.4 微信活动提高粉丝活跃度
5.4.1 答题有奖――关键词回复功能
5.4.2 声音有奖征集活动――语音功能
5.4.3 信息分享――开放平台功能
5.5 微信内消费带来更便捷的服务
5.5.1 引导消费――微信开发模式
5.5.2 实现消费――支付功能
5.6 线下“扫一扫”推广
5.6.1 扫二维码功能
5.6.2 案例:华侨城酒店
5.6.3 案例:欢乐谷
5.6.4 案例:龙源数字传媒“全民阅读数字体验馆”
5.6.5 案例:北京apm个性二维码
5.6.6 “封面”功能
第6章 常见营销方法解析
6.1 线上活动式营销
6.1.1 均瑶集团九元航空首航,微信出售9元机票
6.1.2 贵州茅台微信抽奖旋风来袭
6.1.3 青岛“漫画食安”微信约稿,有奖大赛
6.1.4 2015沙滩宝贝微信评选活动
6.1.5 绿源电动车寻宝游戏火爆微信朋友圈
6.1.6 天弘基金“分享100天”有奖互动活动
6.1.7 生活JIA资讯刮刮乐抽奖活动
6.2 线下参与式营销
6.2.1 二维码蛋糕
6.2.2 2014年中国互联网大会“扫”模特
6.2.3 武夷山大红袍的二维码
6.2.4 朝阳酿酒厂扫描二维码免费送小酒活动
6.2.5 江南汽车博览城第二季“加微信,送好礼”活动
6.2.6 西宁万达广场庆祝开业倒计时一周年,微信赢取音乐节门票
6.2.7 沈阳龙之梦购物中心“三八”节微信送好礼活动
6.3 互动式营销
6.3.1 光大银行推出微信银行3.0版,打造全新微生活圈
6.3.2 广东联通“附近的人”互动式营销
6.3.3 顺丰速运自助查询功能,尝试智慧快递
6.3.4 贵州六盘水奥迪4S店自助服务
6.3.5 中国银行微银行服务
6.3.6 “深圳招行·金葵绽放”微信平台高端服务
6.4 朋友圈主动式营销
6.4.1 化妆品销售员的“朋友圈”宣传
6.4.2 兼职代购的“朋友圈”宣传
6.5 第三方应用式营销
6.5.1 在麦当劳可以使用微信领取优惠券
6.5.2 人民银行阳泉市支行把金融知识装进“漂流瓶”
第7章 各行业典型案例分析
7.1 金融行业人士必看的经典案例
7.1.1 中国招商银行:您家里的微银行
7.1.2 和讯网:微信价值互动平台
7.1.3 中金在线:微信端的实时股票行情
7.1.4 广发证券债券部:证券信息更及时
7.2 汽车行业人士必看的经典案例
7.2.1 易到用车:用O2O模式改变租车行业
7.2.2 上海大众:线上线下配合推广
7.2.3 汽车之家:玩转定位
7.3 教育行业人士必看的经典案例
7.3.1 北京新东方学校:提供人工服务的微信
7.3.2 扬格外语学校:生源成功率达90%
7.3.3 腾讯大学:移动学习平台
第8章 未来的微信展望
8.1 微信引领国际化交流
8.1.1 东南亚
8.1.2 印度
8.1.3 欧美
8.1.4 联合国
8.2 微信提供新型创业机会
8.2.1 微信自媒体
8.2.2 微信APP
8.3 微信适应物联网时代
8.4 微信促进移动支付平台发展
微信自2011年1月21日推出,短短5年内,注册用户就己超过9亿人。微信的到来,掀起了新的营销热潮,引领了新营销时代。微信营销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对营销模式的一种新探索。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自身属性,微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一旦注册并使用微信,便可与其他微信用户形成联系并产生互动。用户可以订阅自己所需的信息,商家也可以通过提供用户需要的信息,推广自己的产品,实现多重营销方式。
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上线,微信开始允许媒体、机构、品牌商及名人进行账户认证,并给予认证用户更多权限,可以向关注其账号的用户推送信息。商业品牌、公益组织、教育机构等纷纷抢滩登陆,微信短期内聚集起来的庞大用户群和诸多特性使其逐渐成为优质的网络营销新平台,它正日益在企业的品牌营销工作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作者结合自身丰富的新媒体营销经验,特编写此书。
本书首先从微信影响力和发展趋势入手,让读者对微信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再介绍微信功能攻略,让读者尽快掌握微信最基本的使用方法。然后,通过对比、分类、总结的方式,对微信营销途径进行深入讲解,罗列了各种微信营销技巧,同时加入了大量的微信营销案例,方便读者理解。最后是作者对微信未来发展的展望。
本书主要特色
(1)理论扎实。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当今网络发展潮流及营销新动向。
(2)言简意赅。用最简单的语言介绍了各种复杂营销理论。
(3)融会贯通。每个营销方式和营销技巧都附有大量案例,辅助读者理解。
(4)覆盖面广。几乎涵盖了所有结合微信的营销模式,可以将其作为一本全面的微信营销手册使用。
关于作者
作者刘畅早年留学法国,获得信息传播研究及工程的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是网络传播与社会影响。在法国留学期间,笔者曾在法国巴黎的Infonnation&Inspiration市场情报咨询公司从事网络媒体营销调研方面的工作,负责完成了《网络推广战略》等营销调研项目。回国后,现任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新媒体项目经理,进行了多个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营销的项目操作。熟悉国内外市场新媒体营销模式,有丰富的营销传播理论基础,尤其擅长对利用新兴媒体进行营销的研究,积累了较多的网络媒体营销实战经验。对新媒体营销发展有独特的视角,现正转向对微信营销市场的开拓。
由于时间仓促,且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微信营销一本通(案例加强版)》从传媒与营销的专业角度,全面分析了微信的井喷式发展趋势,以及微信所带来的各项营销变革,阐释了在微信平台能够创造巨大财富的途径。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微信的营销模式,系统地为读者讲解了O2O、F2F、自媒体、撒网式、移动广告、全媒体、病毒传播式、互动式的微信营销手段。作者刘畅、唐海玥把自己的国内外营销经验,融汇总结成个人独特的微信营销技巧,使商家能够快速实现营销目的,达到最佳营销效果。
本书可作为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的参考书,也适用于希望开辟微信营销业务的企业管理者、市场推广和营销策划人员、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从业人员,以及对新媒体网络营销感兴趣的用户等。
《微信营销一本通(案例加强版)》首先从微信影响力和发展趋势入手,让读者对微信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再介绍微信功能攻略,让读者尽快掌握微信最基本的使用方法。然后,通过对比、分类、总结的方式,对微信营销途径进行深入讲解,罗列了各种微信营销技巧,同时加入了大量的微信营销案例,方便读者理解。最后是作者刘畅、唐海玥对微信未来发展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