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感动上苍 乔家喜得贵子
乔贵发的父亲乔壮威,由于家境贫寒,三十多岁才成了家。但婚后好几年,妻子也没能为他添一男半女。祁县当地有俗语:三十不立子,受苦一辈子。随着年龄日渐增长,乔壮威更加盼望妻子能早点为他生个孩子。求子心切的乔壮威夫妻经常去庙中求神拜佛,希望能延续乔家香火。正当乔壮威进入不惑之年,对生儿育女的事感到绝望的时候,也许是他们的虔诚感动了上天,妻子终于怀孕了。乔壮威对此倍感兴奋,急忙买了上等贡品到庙里还愿。乔壮威对妻子百般呵护,家里家外的事情总是抢着干。日子在乔壮威忙碌中悄然流逝,很快妻子分娩的日子就要到了,孩子呱呱落地的哭声打破了乔家往日的平静,一个健康的男孩子降生了,乔壮威喜极而泣,激动地一下子跪倒在院中央,念念有词,感谢上苍的恩赐。
乔壮威给儿子取名乔贵发,希望儿子长大以后能大富大贵,兴旺发达。乔壮威夫妇对爱子非常疼爱,可谓抱在怀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个贫寒的家庭过上了其乐融融,幸福甜蜜的日子。
自从乔贵发出生后,乔壮威干活也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平日夫妻俩舍不得吃穿,尽量给孩子吃饱穿暖。乔壮威希望这根独苗将来能出人头地,空闲时常教儿子读书、计数等,乔贵发自幼聪颖,学得乐此不疲。然而在乔贵发刚满七岁时,父亲乔壮威积劳成疾,苦于无钱就治,终成大病,不治而终。此后,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了他母亲一人身上,日子过得更加艰苦,娘儿俩经常缺吃少穿。但失去父亲的乔贵发更懂事了,他从不埋怨母亲,还经常帮助母亲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晚上还坚持读书学习。
乔贵发的母亲虽然识字不多,但善良朴实,她经常语重心长地教育儿子:“为人若肯学好,羞甚担柴卖草。为人若不学好,夸甚尚书阁老。”“人欺不是辱,人怕不是福,不怕没出息,就怕不自立。”,希望贵发能坚强自立。但命运有时非常残酷,就在乔贵发年仅十岁时,他的母亲也由于操劳过度,抛下独子撒手人寰。孤苦无依的乔贵发,被东观外祖父家临时收养。
乔贵发幸福的童年时光虽然很短暂,但父母亲对他的谆谆教导早已深入他幼小的心灵,这让他在以后的人生的道路上能够吃苦耐劳,力求进取。
幼小勤奋好学 长大独立自主
乔贵发的父母去世后,他在乔家堡村没有直系的亲人可依靠。幸好这时居住在东观的舅舅来接他去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两位老人刚失去女儿,对年幼的小外孙更加怜惜,他们希望能替女儿把她唯一的孩子抚养长大。
乔贵发的舅舅是个憨厚人,很疼爱这个小外甥,但俗话说世上有三不亲:姑父、姨夫、他妗子。这个家本来人口就多,生活并不宽裕,如今又多了一张嘴,妗子心里便有些不乐意。她虽然在表面上接纳了这个孩子,但背地里常常不给乔贵发好脸色,言语中对乔贵发也总带着刻薄嘲讽之意,让乔贵发从小就懂得了寄人篱下生活的痛苦。
乔贵发年纪虽小,但他勤快懂事,经常帮着舅舅磨豆腐,做家里的各种杂活,尽可能不吃外公家的闲饭。他非常机灵,又肯吃苦,几年后便向舅舅学到了做豆腐的手艺,还练出了一副好身板。乔贵发十六七岁时,自己觉得已经能够自食其力了,便不想再拖累舅舅一家,回乔家堡开始独立生活。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