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金融激荡300年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瀛洲客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金融史是历史,还是金融?
答案是:金融史是历史,更是金融,是金融规律下形成的历史,又在历史中演绎着金融规律。
金融用财富诠释历史。
在历史的进程中,金融与财富相伴相生,也给人们带来无数次毁灭性打击。金融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可以赚取收益,比如利息、股息、资本利得;金融业与其他行业不一样,这是经营货币的行业,所经营的对象可以被直接作为纯收益,远高于经营所得收益。金融是天使,亦是魔鬼。要想看穿金融,必须跳出经济学的藩篱。
作者根据金融历史的发展,提出了三条金融定理:本金比利息更重要;拯救比惩罚更重要;仅靠市场调节,金融行业有可能不存在扩张的边界。这三条定理,不仅梳理了过去的金融历史线条,还为当下的金融研究者提供了思路,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从金融角度看历史,尽管故事还是故事,但盈亏逻辑下那些是是非非,都能还原为一个最简单的元素——钱。人间烟火正浓,便可能最大限度地还原故事,故事也就变成了真实的事。
所谓金融、所谓历史、所谓金融史,即为如此。
作者简介
瀛洲客,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常年从事经济史、宏观经济、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及金融市场相关研究。曾供职金融监管部门多年。
目录
前言 为什么从金融角度看历史?
第1章 三生三世,此债绵绵
国王当“老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缘起
金融具备理性吗
国王与乞丐
光荣与承诺
金融第一定理:本金比利息更重要
第2章 王为钱狂
昔日银行
国王的金融天赋
银行之初,其道大光
金融没有童年
第3章 谋杀英格兰银行
善花与恶果
打倒东印度公司
南海公司Ⅰ:猜到了故事的开头
南海公司Ⅱ:没猜到故事的结局
泡沫如美女
第4章 大国胜负手
天才与骗子
密西西比泡沫:梦里不知身是客
金融第二定理:拯救比惩罚更重要
工业革命必须等待金融革命
第5章 非著名金融学家:牛顿
天降牛顿
炼金者
货币黄金结
摩登时代的门票
第6章 金融三国志Ⅰ
得金融者得天下
法兰西银行:遥远的智者
黄金世界
第7章 金融三国志Ⅱ
美国金融教父
桃花源里无金融
巅峰之辩
第8章 市场生死劫
没有银行的日子
回光返照
十三从军征
剑斩银行,保壮丽联邦
旧金山金矿的悲剧
第9章 金融造物主
爱迪生没说出来的话:灵感不是最重要的
金融点亮世界
沉没的泰坦尼克号
谁是金融救世主
美联储是私有机构吗
第10章 渡劫
血腥的开端
上帝没有保佑美国
被冤枉的胡佛
唯一不得不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第11章 那年,那小镇
凯恩斯与怀特
美元灾,美元荒
永别了,黄金
物价与失业齐飞
第12章 西方世界终将衰落
这里是硅谷
如果你觉得听懂了我的话,那你一定是错了
金融第三定理:黑洞定理
明斯基对吗:黑洞定理的进一步解释
跳出金融看危机
后记
参考文献
序言
为什么从金融角度看历
史?
金融史是历史,还是金
融?
我们给出的回答:都是
。金融史是历史,更是金融
,是金融规律下形成的历史
,又在历史中演绎着金融规
律。
那么,什么是金融?
所谓金融,不过是资金
融通渠道,故曰:金融。
那么,什么是金融规律

所谓金融规律,不过是
讲述资金融通渠道如何变迁
,资金如何高效运作。“天
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
攘,皆为利往。”用经济学
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市场提
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一个过程
。看清金融史,就能看清天
下,看清所有的熙熙攘攘,
看清天下熙熙攘攘中“钱”怎
样“来”,又如何“往”。
搞实体经济的人都知道
,销售渠道一旦变化,整个
行业就会天翻地覆。资金融
通渠道变迁也是一样,会改
变整个金融业。不同的是,
资金融通涉及整个社会经济
生活,不仅意味着金融业自
身的变迁,还意味着各行各
业获得资金的优先级发生更
迭,于是产业便有了兴衰更
替。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
风险投资是金融史上三次最
重要的革命,与之同时间出
现的是三次技术革命:第一
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
命、信息技术革命。金融史
上的“三次”与技术史上的“
三次”相伴相生,绝非偶然
。创新让世界焕然一新。要
想让创新成为创新,一定要
有足够的激励,所谓激励就
是钱,就是金融!
这便是金融:用钱赚更
多的钱,魔法般地催生一代
又一代新兴产业,用钱送人
类走出洪荒,用钱带领人类
走向文明。
与金融相伴相生的仅仅
是崭新的世界吗?
当然不是,金融不但可
以开辟未来,还可以把人类
送回过去。我们每一个人都
知道,金融后面还可以加上
两个字——危机。谈虎只能
让人色变,遇到金融危机,
社会财富就一定毁灭,让每
一个人感受到切肤之痛。
1929年大萧条、1997年东
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全
球金融海啸,每一次金融危
机都让经济在一瞬间倒退几
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
让奋斗和汗水化为乌有。
这也是金融:把别人的
钱变成自己的钱,最终只能
毁灭财富,让水榭冰消,让
凤凰台栖枭鸟。
金融是一柄双刃之剑,
无论王侯将相还是布衣黔首
,任何人都难折金融利剑之
锋,伤人还是害己,都在剑
手一念之间。
此非金融之过也,唯贪
婪与恐惧尔。
如此,只要人类还存在
,贪婪和恐惧就将永远如影
随形;如此,只要交易还存
在,就总会有人领略剑之双
锋;如此,只要财富还存在
,金融将永远演绎欢笑与泪
,剧情将永不枯竭。
时间不灭,市场不死。
人类用自己的财富绘出
连绵不断的市场图形,又为
自己讲述着财富故事。一切
距离,财富最近,一切都用
盈亏表示,这才是世界上最
昂贵的绘本,一尺一寸都用
真金白银绘制。
问世间,还有比这里更
好的舞台吗?
金融市场帷幕之后,尽
是人世沧桑。本来剧情可以
包罗万象,在这里只被简化
成几组符号:阴或阳、涨或
跌、赚或赔。回环曲折之间
,一个人、一家企业、一个
民族的命运便被改变!
舞台上有好人也有坏人
,有好事也有坏事。顺金融
者,遏制贪婪与恐惧,即为
是;背道而驰者,即为非。
是是非非,无论剧情怎样变
化,都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那便是如何分配财富使用
权。
换一句话说,金融在用
财富诠释历史。
从金融角度看历史,尽
管故事还是故事,但盈亏逻
辑下那些是是非非,都能还
原为一个最简单的元素——
钱。人间烟火正浓,便可能
最大程度地还原故事,故事
也就变成了真实的事。
所谓金融,所谓历史,
所谓金融史,即为如此。
导语
一部壮阔的经济与金融史。梳理金融历史脉络,浓缩300年西方银行史,为当下的金融研究者提供思路,为未来金融走向指明方向。
一部参透金融监管智慧的参考书。通过金融历史事件的梳理和反思,强调金融加强监管的意义和智慧,将金融的魔鬼之性装进笼子里。
一部生动易懂,充满趣味的金融史通俗读物。本书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经意的幽默和睿智,让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理性思考。
后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从未
淘尽金融。
是非成败莫论功,天道
不曾改,市场终繁荣。
商贾散人江湖上,惯看
金钱流动。
古今多少事,皆在涨跌
中。
金融是天使。
财富与金融相伴相生的
历史中,非但工业革命要等
待金融革命,每一次人类变
革都必须等待金融机构去开
天辟地。商业银行、投资银
行、风险投资三代金融革命
,分别伴随以蒸汽机为代表
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电气
化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
革命。
所以,金融是天使。
金融是魔鬼。
这个带来无限财富的金
融业,同样给人类带来了无
数次毁灭性打击:既有
1929年、2008年那样的全
球经济危机,也有1992年
墨西哥比索、1998年东南
亚那样的区域性金融危机,
至于一家金融机构倒闭让储
户血本无归,根本就不值一
哂。金融这个行业,能在瞬
间毁灭一国、一企、一家、
一人。
欲灭其国,先诛其币!
所以,金融是魔鬼。
金融,是天使还是魔鬼
,其功与过、是与非,血肉
相连,已经在过去的人类历
史中水乳交融,让人无法分
辨。
这究竟是为什么?
在经济学的定义里,金
融的作用是提高资源配置效
率,只有最能赚钱的人才应
该借到钱。以上假设仅仅停
留在理论上,实际上,如果
金融善良,那么它便会服从
经济理论,往往把钱送到比
你更有钱的人手中;如果金
融邪恶,那么经济理论根本
无法描述其恶,本金的诱惑
要高于盈利,把本金直接据
为己有岂不是更方便。
善良与邪恶,我们哪个
见得更多?应该以经济学否
定金融事实,还是以金融事
实否定经济学?
两者都不是,金融业、
金融学本来就不完全服从经
济学理论假设,用经济学去
解释金融学,岂非缘木求鱼

不信?看一看金融市场
,这里是最接近经济学自由
竞争假设的地方:商品同质
、买卖者同质、信息透明,
就是这个市场,从诞生第一
天起,股票、期权、外汇,
无论哪一个品种,全部动荡
不堪,从来没有出现过经济
学所说的“均衡”,一分一秒
都不存在。
如此,焉能以经济学解
释金融学?
穿透历史需要经济学的
眼光,看穿金融则必须跳出
经济学藩篱!
金融业与其他行业一样
,可以赚取收益,比如,利
息、股息、资本利得;金融
业与其他行业不一样,这是
经营货币的行业,所经营的
对象可以被直接作为纯收益
,远高于经营所得收益。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有句网络俗语道出了金融的
魔鬼本性:你惦记的是骗子
的高息,骗子惦记的是你的
本金。再高的利息,能高过
本金吗?
很遗憾,我们的金融(
包括理论与实务)没有在意
魔鬼的特性,有意无意间把
货币当作一种普通的商品来
对待,这无疑是当代金融学
借鉴经济学分析框架的结果
,却留下了一个不可弥补的
缺陷。
当前尴尬的情况情有可
原,古典经济学诞生时代还
没爆发工业革命和金融革命
,金融不是一个发达的行业
。所以,亚当·斯密只在经
济学中划分了厂商、居民、
政府三个部门,根本没有金
融的位置。后来,虽然金融
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古典经
济学已经成熟,贸然加入一
个金融部门,经济特性与其
他三个部门完全不同,理论
假设、模型框架都得修改。
多年以来,这种情况改
变不大,大概是因为除了敢
说话的明斯基,所有经济学
大师级人物都假装睡着了。
基于金融学本身的特性
,我们提出了金融第一定理
(或者说金融反经济学定理
):本金比利息更重要。经
济学中,边际收益等于边际
成本的时候实现利润最大化
。如果缺乏必要的现期规制
,那么金融业的特殊之处在
于本金特定情况下可以被视
为收益。如此,“边际”“价
格”之类的概念在金融中将
不复存在。
人类当然不可能让金融
放飞自我,从私人借贷第一
天起就有抵质押等风险缓释
手段,试图把金融的魔鬼本
性装进牢笼。
抵质押能控制金融吗?
如果能,世界上早就不存在
金融危机了。
三次金融革命促进了三
次产业革命,从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信托、券商、基
金,再到不太容易懂的PE
(市盈率)、VC(风险投
资),金融是一个可以自我
创造新业态的行业。天使和
魔鬼都是金融的本性,这一
阴一阳将永远如影随形,金
融在所有创新形式中都体现
两种性格。斯图亚特王朝只
是野蛮地赖掉本金;到次贷
危机,照样是吞没本金,却
让人有冤无处诉,所有的手
段都在既定法律框架之内。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金融
第三定理,也称黑洞定理,
特定条件下,金融业是一个
经营货币的行业,具备内生
扩张能力,仅靠资金在本体
系内运作就能做大资产总额
、提高盈利,非金融机构无
论如何都做不到这一点。也
就是说,仅靠市场调节,金
融行业有可能不存在扩张的
边界。可以这样说,金融不
但可以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特定条件下,还可以自己创
造一套资金运作模式,炒作
出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泡沫,
所有金融危机的开始与结束
都是如此。如果风险由
书评(媒体评论)
本金比利息更重要、拯
救比惩罚更重要、一定条件
下金融自我循环即能产生高
收益,以上三点,作者将其
命名为金融三定理。有的看
起来是平常道理,有的则存
在争议,作者的阐释不一定
适合所有环境,但也确实为
重新审视金融提供了一些新
视角。
——中信银行副行长 谢
志斌
从三次产业革命与三次
金融革命相结合的角度阐释
金融史,是一个不错的视角
。在一定条件下,金融又可
能诱发经济动荡甚至产生危
机,无论是南海泡沫、
1929大危机还是次贷危机
,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金融资
金空转的结果。从正反两个
方面我们都能看到,谁能为
实体经济提供最好的服务,
谁才能引领金融产业。这是
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现
实。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
郑福清
从历史的视角来说,金
融是一段不断重复的历史;
从金融的视角来说,历史又
不断重复同一个金融故事。
所以,了解金融史将有助于
理解现在市场上发生的事情
。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就
是这本书的经典之处。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
学院研究员 姚志超
以金融视角来理解历史
,以历史视角来考察货币、
信用、黄金、美元。了解一
些金融史有助于在金融市场
上投资。本书以轻松诙谐的
语言介绍了金融300年,值
得一读。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院长 解学成
作者认为金融学很可能
不服从经济学原理,相反,
在金融业的作用下,部分经
济学原理也不符合实际。作
者提出,高风险并非对应高
收益,现实中只有“高风险
一低收益”,对庞式理财来
说欺骗投资者本金远比赚取
收益更简单。确实存在庞式
企业,也确实存在类似现象
,那么,我们该如何跳出投
资陷阱,又如何赚取更高收
益,恐怕真值得学者们思考
一番。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
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

风险投资兴起至今不足
百年,却缔造了信息产业革
命的奇迹。如何找到合适的
投资项目,又如何让投资者
赚取最大收益、分享信息产
业时代红利,我们同样需要
在历史中寻找答案。
——中海资本管理有限公
司创始合伙人、董事长 寇
祥河
精彩页
国王当“老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缘起
毋庸置疑,英国是世界史上第一代全球性大国。读英国或者西欧历史会给人强烈的跳跃感,颇有穿越的感觉。如果可以站在1640年的伦敦,那么,即使英国击溃了西班牙无敌舰队,你也不可能看出这个国家将在接下来的百年中引领世界,成为新一代日不落帝国。
约翰·克拉潘在那本不朽的《简明不列颠经济史》中为我们阐明了英国最发达的呢绒和亚麻布纺织业究竟是何景象——手工业工场分布在广袤的“农村”,所谓“工场手工业”就是这个时期的英国纺织业。这个时候英格兰和苏格兰全部人口加在一起不过300多万。1600年前后,伦敦只有15万人,当时,一个人口过万或者人口超过5000的地方就是大城市了。
反观中国,早在宋徽宗在位期间,汴梁就已经是人口高达百万量级的城市了。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天下有户二千八十八万二千二百五十八,口四千六百七十三万四千七百八十四……”众所周知,有人才有市场,才有生产力,才有一切!按黄金价格计算,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北宋财政收入达到150850100贯,约折合7.5亿克黄金,折合人民币2000亿元左右,如果考虑当时黄金生产能力与今天的差异和当时的人口基数,那么这个数字远高于2000亿元。
在一系列数据面前,我们甚至不需要经济学常识就能判断中国宋朝较几百年后的大英帝国更具备活力。
历史只有一件事永远真实:这里不存在假设。 中国宋朝终究没能演进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在经济史学界被称为“李约瑟难题”,很多人用很多种方式试图对“李约瑟难题”进行解释,至今没有一个被各方接受的结论。很多问题也许永远没有答案,只有现实,我们也只能顺着金融的逻辑剖析历史长河中的点滴浪花。
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如同人生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体会到这一点,就会发现,无论人生还是历史,有时候都是痛苦的。
资产阶级革命前夜的英国,英伦大地并不富裕,陷入窘境的不仅仅是普通人,还有王室和贵族。连年不断的战争耗尽了王室财富,1561-1640年,短短80年间,英国王室被迫卖掉了3/4的土地。1593-1603年,都铎王朝的最后10年,英国通货膨胀率较几十年前上升了3~4倍,要知道,在近代之前的西欧史中,通货膨胀是极为罕见的。
在任何时代,社会阶层向上的通道都不可能真正关闭,此时的英国,唯一处于上升态势的只有新兴资产阶级。很遗憾,所谓新兴资产阶级并非影视剧中的商业巨子或大亨巨富,更不是托拉斯般的巨无霸,他们中大多是最普通的中小工商业者,甚至有人出身农奴。
阶层跃迁历来都是引人入胜的话题,每次读到这些故事,我想到的最多的是现在的小微企业:一国经济的真正实力不在于有多少世界500强企业和巨无霸,而在于小微企业的存在。芸芸众生、万家灯火才是真正的俗世,只有小微企业有机会成为巨无霸,一个国家才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我说:“小微强则国更强。”
让我们继续看这个时期的英国。尽管英国即将走向世界历史的前列,但此时的斯图亚特王朝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英国王室在欧洲本来就属于“贫困户”,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期(1588-1603年),英西战争、登基大典等耗费了大量财富,詹姆士一世如此评价当时的窘境:
我知道国家肩负沉重的负担已持续20年甚至更多年了,它正变得日益贫困。还有什么比一个政府能得到支持,一个君王能够支付得起为保卫和平与安宁所必需的(战争)费用更好的事情呢?如果没有一个特别的办法来增加政府的收入,那么政府必将面临毁灭的境地!
站在历史大峡谷的缝隙之上,国王詹姆士一世却没有任何感觉,他确实找到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增加政府收入,确切地说是增加政府现金流,那就是借钱。简单来说,詹姆士一世的一生是借钱的一生,用各种方法借钱,不择手段地向国民借钱(请注意,不是征税,就是单纯借钱)。
詹姆士一世活着的时候借钱借到天昏地暗,花钱也花到天昏地暗,此君死于1625年,把烂账留给了子孙后代。在任何时代,任何人借钱都要有限度,无论个人还是国王,超量透支信用都不是一件好事,何况詹姆士一世经常借钱不还。有部电视剧名叫《三生三世枕上书》,有时候信誉透支的恶果也需要还三生三世,王室也不例外。
替詹姆士一世还钱的人则是查理一世和詹姆士二世,还钱的代价是两次改写世界史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光荣革命。如果詹姆士一世看到身后事,不知道他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会不会后悔。
詹姆士二世和光荣革命要等一等才说,先说说查理一世与世界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