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人类曾与灭亡擦肩而过!
英国何以成为“日不落帝国”?
拿破仑因何遭遇滑铁卢吗?
人类历史进程与天气息息相关。
本书带你直面55个历史故事,揭开历史因天气而颠覆的真相……
本书讲述了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天气变化多次改变了历史的进程。通过分析历史上55个著名事件中天气所扮演的角色来阐述天气对我们人类进程的影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神秘天气(55个天气改变历史的故事)/新知图书馆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美)劳拉·李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你知道吗?人类曾与灭亡擦肩而过! 英国何以成为“日不落帝国”? 拿破仑因何遭遇滑铁卢吗? 人类历史进程与天气息息相关。 本书带你直面55个历史故事,揭开历史因天气而颠覆的真相…… 本书讲述了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天气变化多次改变了历史的进程。通过分析历史上55个著名事件中天气所扮演的角色来阐述天气对我们人类进程的影响。 目录 前言 1 人类曾与灭绝擦身而过 2 诺亚洪水真的发生过吗 3 澳洲是怎样被人发现的 4 海风挽救了西方文明 5 条顿堡森林伏击战——暴风雨即将来临 6 英国何以成为“日不落帝国” 7 第一次神风显灵 8 真十字架的丢失 9 格陵兰岛的维京人——气候变化和文化固执的牺牲品 10 从天而降的条约 11 闪电与教宗制度大分裂 12 泥沼成就了英格兰 13 战争迷雾 14 迷失的西伯利亚人 15 气候异常与女巫审判 16 “新教风”折毁西班牙“无敌舰队” 17 失踪的殖民地 18 天!这里真冷呀——查理十二世入侵俄国 19 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秘密 20 又一股“新教风”吹来了一位英格兰新国王 21 富兰克林和风筝 22 暴风雨后写就的圣歌《奇异恩典》 23 幸运的天气眷顾华盛顿 24 冰雹和干旱是引发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 25 大雨毁了罗伯斯庇尔 26 风暴使爱尔兰联合会的反英叛乱失败 27 付诸东流的美国奴隶叛乱 28 天!这里真冷呀——拿破仑入侵俄国 29 美国国歌诞生在飓风后 30 特库姆塞——大雾中牺牲的印第安英雄 31 滑铁卢的大雨 32 天!这里真冷呀——克里米亚战争 33 美国“泥泞行军”事件 34 暴风雨拯救了美国内战战俘 35 《呐喊》——画中的人为何呐喊 36 那阵风摧毁了兰利的“第一架飞机” 37 厄尔尼诺现象与破灭的南极梦 38 舒适牌剃须刀的发明源于低温 39 天气预报失误与战争大臣之死 40 雨云终结了飞艇时代 41 天!芬兰真冷呀——冬季战争 42 天!这里真冷呀——希特勒入侵苏联 43 D日计划 44 核时代的来临:蘑菇云 45 阳光普照下的广岛 46 别低估了季风 47 阳光助力杜鲁门 48 寒冷挽救了加拿大国家公园免受核污染 49 高温是汽车城的火药箱 50 制造季风 51 人类的祖先:露西和她的朋友 52 沙漠风暴使“鹰爪行动”失败 53 “挑战者”号失事 54 血雨和“第三次世界大战” 55 大自然并不会带护照 序言 多年来,俄罗斯一直拥 有一件秘密武器,这件武 器比使俄罗斯成为世界超 级大国的核弹头威力更强 大。似乎当所有的希望都 丧失、战争伤亡不断增加 的时候,有一场冷战俄罗 斯人总能取胜——与大自 然的战争。俄罗斯人为他 们的恐怖天气而骄傲,他 们描述零下40℃的日子时 就像渔夫在描述捕获一条 特别大的枪鱼一样充满自 豪。地球上最冷的城市雅 库茨克就在俄罗斯境内。 有趣的是,一位英国研究 人员发现英国人比俄罗斯 人更容易死于寒冷。为什 么?因为西伯利亚人对室外 的寒冷已经习以为常。西 伯利亚的寒冷众人皆知, 就像人人都知道比尔.盖 茨很有钱一样。在一月, 一个典型的雅库茨克人不 会在穿少于4.26件衣服的 情况下冒险出门(这个数据 是一个科学家计算出的平 均值。当然,他们不会把 一件衣服切成四份),而一 个伦敦人最多穿一件夹克 就出门了。对严寒气候条 件的适应能力帮了俄罗斯 人的大忙。事实上,如果 不是因为他们的这种技能 ,俄罗斯人如今可能正说 着法语呢。 1812年,拿破仑调集了 欧洲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军 队——超过60万的精兵强 将,计划勇往直前地打到 莫斯科。他根本不担心冬 季的来临。拿破仑的信心 在他的士兵占领莫斯科时 显得那么合情合理。他们 洗劫了这座城市,准备把 偷来的珠宝和毛皮作为战 利品献给他们国内的妻子 。 然而,拿破仑唯一忽略 的因素此后开始变得异常 醒目:俄罗斯变得非常非 常寒冷。拿破仑的士兵满 载战利品离开这座沦为废 墟的城市时,气温降到了 零下40℃。霜冻和饥饿拖 垮了不少士兵,在24小时 之内,就有5万匹马被冻死 。这些男人们把准备献给 妻子的战利品全拿出来裹 在身上还是无济于事。拿 破仑帝国的终结就此开始 ,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列 强崭露头角。 拿破仑并不是最后一位 低估气候力量这种“军事武 器”的人。阿道夫·希特勒显 然没有吸取教训。希特勒 决定重复拿破仑对莫斯科 的攻击,于是也重现了冻 得要死的这一幕。1941年 9月,“台风行动”(以极端天 气命名的众多军事行动之 一)横扫苏联。德国军队对 打败斯大林如此自信以至 于他们带好了在红场举行 胜利阅兵时要穿的军礼服 。不过,他们却没有随身 带上冬季服装。12月初, 俄罗斯大雪纷飞,气温降 到了零下35℃。还穿着夏 季服装的德国士兵试图在 地下挖掘出栖身之所,不 过地面冻结,他们没有成 功。德国的军事武器并不 是为在冰雪寒霜的条件下 作战而设计的——补给车 辆损坏、铁轨碎裂、飞机 无法起飞,机关枪也被冻 住了。反之,养精蓄锐的 西伯利亚人却一生都生活 在这样的条件下。穿着毡 毛靴子和温暖的大衣,驾 驶着特意为冰雪天气而设 计的坦克,他们向冻得瑟 瑟发抖的德军发起了反攻 。严寒好不容易开始减弱 ,德军却又遭遇了俄罗斯 的另一大特色——大沼泽 地。 大沼泽地是指一年之中 冰雪消融时,道路变成无 法通行的泥沼。我们知道 ,俄罗斯的气温上下变化 的速度快得惊人,前一小 时还在冰点以下,后一小 时就已经升到冰点以上, 不过很快又猛跌下来,这 样的变化导致地面出现无 数的泥潭。你很难发现这 些泥洞,因为它们全是烂 泥和冰块,而上面则覆盖 着土堆或雪。这足以让希 特勒反思这次征服的价值 ,不过当他认识到自己的 错误时为时已晚。他在莫 斯科郊外以及斯大林格勒( 今伏尔加格勒)的失败都是 天气帮了俄罗斯人,这两 次战役也成了战争的转折 点。 讨论天气已被等同 于无意义的唠叨,但不要 轻易上当。风的威力可以 塑造国家或文化。阴暗的 天空会影响到人们的态度 和期望。雨水有能力改变 我们的心情或让人人院治 疗,甚至还能改变历史。 谈论天气并不总是那么 微不足道。对于我们的祖 先,与自然保持协调不是 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 。天气决定了何时出航、 何时播种、何时猎食,以 及何时冒险进入漫漫荒野 ,这些都是生死攸关的决 定。极端的天气之后往往 会爆发大规模的社会动荡 。你会在本书中读到政府 因为天气原因诱发的瘟疫 而倒台,极度炎热引起暴 动以及雷电导致宗教恐慌. 今天,除了天气频道的 工作人员,我们往往把气 象预报这种事留给别人。 我们从一种气候环境进人 另外一种气候环境时,几 乎很少注意到当地新闻里 站得笔挺、充满激情的气 象主播一边手指电子地图 ,一边说着俏皮话。把对 天气的关注留给专业人员 的同时,我们可能没有意 识到天气还在悄悄地或者 并不那么含蓄地影响着我 们的生活。 孟德斯鸠是最早调查气 候对社会影响的人之一。 在1748年的著作《论法的 精神》中,曾对人类性格 和政府与影响它们的气候 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他 总结说,生活在寒冷国家 的人对细微的体验或细腻 的情感并不敏锐,而生活 在较温暖气候区的人,其 情感更加外露和多变。孟 德斯鸠的观察可能太笼统 ,不过社会学家、考古学 家、精神病学家以及医生 都在探索气候与社会之间 的关系以及天气如何影响 我们的Et常生活。 气温会影响一个国家的 传统服 导语 该书由美国作家劳拉·李所著,蔡和兵,林文鹏翻译。本书曾作为“合众科学译丛”系列之一于2016年7月初版印刷,并于2018年6月重印。本次拟作为“新知图书馆”系列之一重新编校出版。本书主要讲述了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天气变化多次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介绍了55个人类历史因天气和气候而改变的故事,比如在西方,拿破仑曾在俄罗斯寒冷的天气面前败下阵来;在东方,诸葛亮利用大雾而草船借箭,因风而火烧赤壁,都揭示了自然界天气的力量。 精彩页 1 人类曾与灭绝擦身而过 我们人类很刚愎自用。我们往往把这个世界及其历史甚至史前都看作是通往那个伟大的时刻——人类将至高无上地统治一切。这似乎也成了创造的终极目标。 幽默大师道格拉斯·亚当斯曾评价说:“这就好比你想象一堆烂泥某天早晨醒过来时想,‘我待的这个世界真有趣——我待的这个坑真有趣,大小正好适合我,不是吗?……这肯定是为了让我待在里面而特意制造的!” 尽管可能有些令人难以接受,事实上,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的卓越表现并非预先注定的。我们人类的祖先本来也可能步恐龙的后尘,而他们确实差点就和恐龙一样灭绝了。 自从地球上有生命以来,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灭亡期。曾经占主导地位的物种遭到毁灭,让位于另一种新的物种。最后一次这样的大规模灭亡发生在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哺乳动物取而代之。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尽毕生之力探索大灭亡的原因。目前认同度较高的理论认为,自然灾害造成的极端气候条件应该是许多大灭亡的罪魁祸首。 一颗失控的流星撞击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在地表砸开了一个直径180千米、深900米的陨石坑。这一撞击相当于1亿颗氢弹爆炸产生的当量——热能使海水蒸发,使大气层水汽饱和。超热气流向外扩散,撞击产生的尘埃波及并覆盖了今天美国的堪萨斯州,冲人大气层、包裹地球、阻碍了阳光、使地球变冷。植物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靠植物为生的生物也随之死亡。这就是所谓的“大灭绝”。当时近90%的生物永远消失了。对我们而言,幸运的是,幸存下来的物种之一犬齿兽——就是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 在大约7万年前,人类与灭绝擦身而过。DNA研究表明,人类曾经出现过人口危机,有时又称为人口瓶颈。科学家试图弄清为何人类的基因差异如此微小,即便是一群黑猩猩或者一个大猩猩家族的基因差异也比整个60亿人口的基因差异大。这说明在人类的某个时期能生育的女性数量很小。一项研究认为,整个人类的女性数量曾一度减少到只有500人。两万年后,人口数量才恢复到这个瓶颈期之前的水平。 造成瓶颈的原因是4.5亿年前一次最大的火山爆发。位于今天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托巴火山爆发,产生了一个10千米宽的大洞,腾起的烟雾高达30千米,喷发的岩浆和火山灰甚至降落到格陵兰岛。足够修建100万座埃及金字塔的约2800立方千米熔岩被抛人大气层,火山灰像毯子一样遮蔽了太阳,全球气温下降12℃。火山冬季持续了6年,在此期问的积雪增多,进一步反射太阳的光芒,使得地面无法吸收热能,地球于是变得更冷。长达千年的冰期开始了。 部分研究人员推测,已经处于发展过程的冰期是火山爆发的原因,而不是结果。冰期可能造成海平面下降,减轻了火山上的压力,导致火山喷发,就像一瓶香槟拔掉了塞子。爆发的结果进一步加速了冰川的发展,气候系统由暖变寒。冰川形成后,海平面进一步下降。暴露的土壤被风带走,沙尘暴怒啸数日,致使无数动植物死亡。 智人(现代人的学名)也差点重蹈尼安德特人(又称穴居人)以及其他灭绝人种的覆辙,不过少数强健的个体在非洲、欧洲以及亚洲的孤立地区存活了下来。于是,我们的人口就只保留下人类曾经具有的大量基因中的小部分。 这样的爆发还会发生吗?不仅会发生,而且几乎是必然。下一次火山超级爆发最有可能的地点就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吸引着大批游客的喷泉、温泉以及山脉是由宽20千米、深2900千米的巨大地下岩浆房形成的——几乎深达地心距离的一半。黄石火山已经爆发了3次,每次间隔60万年左右。最后一次60万年的时间点是距今40万年前。黄石仅仅是40个超级火山点之一,不过其中大部分都已成为死火山,而且其他火山点距人口密集区域也没有如此之近。 科学家说,黄石火山爆发释放出的能量将超过地球上核武器的总和。冲击波造成的巨大声响远在英国都听得到。大约10万人会立即送命。有毒气体和火山灰将进入大气层,并在几小时内降落到美国西部的所有地区。它们还将随风继续在全球扩散,导致火山冬季。它可能发生在下一周,或者20万年后。 P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