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珊,“丽珊心理疗法”创始人,国内著名心理专家,生涯导师。心航路中国大教育网创办人、总督导。“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副理事长,天津市未成年人心理自助互助协会创办人。国内第一代EAP心理培训师、咨询师,担任十余家欧美企业心理顾问和管理顾问。自1993年至今,她始终坚守心理咨询第一线。丽珊老师的咨询领域涉及青少年心理、职场心理、婚姻情感、家庭治疗等各个方面,涵盖人生各阶段,被业内人士评价为“百科全书”式的心理学家。 在媒体开设的专栏主要有:《中国青年报》的《从孩子看家庭》,《今晚报》的《揭开原生家庭之谜》,《每日新报》的《九型人格与职场成败》《中层危机》,《城市快报》的《丽珊热线》,《今晚经济周报》的《丽珊面对面》,北方网《丽珊生活心理大讲堂》视频专栏,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生活广播《丽珊热线》等。 张丽珊老师已经出版专著17本:《心态好才是真的好:快乐高中八堂课》《你可以嫁得更好》《你可以生得更踏实》《给孩子不伤害的爱》《高考成功赢在心态》《向丽珊敞开心灵》《成长是首流动的歌》《朋辈交往有规则》《与成人交往有技巧》《花季恋情》《特别的关爱给特别的你》《成功的教师生涯,您怎样走过》《成功学生时代,你应这样度过》《孩子快乐成长,您怎样呵护》《与厌学孩子的心灵对话》《学生时代赢在心态》《给青春期的你最有力的支撑》等。
纠结,是成长的冲锋
号
自1994年在天津市耀
华中学开设心理健康幸福
课程至今,26年来,我无
间断地陪伴无数青少年走
过纠结的青春期,他们邀
请我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
,在人生的重要节点与我
沟通,征求我的意见,而
我也有幸见证了他们的成
长。
学生时代纠结多本身
就说明生命力旺盛,善于
观察世界,喜欢独立思考
,敢于大胆追问,渴望实
践创新。如果善于寻求帮
助,他们则始终处于轻装
上阵的状态,做到学业、
成长与生活的平衡,在享
受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同时
,将正能量传递给周围人
。如何变纠结为成长的契
机,将每一次纠结转换成
为成长的j中锋号呢?我
想应该具备以下六种能力
。
敏锐的觉察力。社会
的发展给每个人提供了更
多的选择,让我们的人生
拥有了更多的可能,但选
择时难免产生看不透、理
不清、说不明的困惑或混
乱的感觉。及时发现纠结
,不要用“不爽”将纠结模
糊化,而错失自我澄清、
自我成长的机会。
理性的判断力。纠结
的类别很多,有的属于生
活琐事,有的则关乎成长
方向。比如“今天中午吃
什么”是生活琐事;而“和
谁一起吃”则有可能关乎
友情或自我形象等问题了
。所以我们要关注成长性
的纠结并科学对待。
勇敢的求助力。我为
什么要发明一个新词“求
助力”呢?有些人太好面
子,宁可让问题内耗自己
的生命能量,也不愿放下
面子求助。“男儿有泪不
轻弹”,让很多男性从小
就隐藏负面情绪,通过体
育运动、网络游戏、暴力
行为等方式舒缓内心压力
,使简单的、暂时的小痛
苦发展成为潜意识中难以
抚平的“痛点”,或直接造
成不可逆的现实困难。求
助力需要勇气,更需要智
慧。
明智的选择力。向谁
求助是关乎成长还是后退
的大问题。选择符合社会
主流价值观、充满正能量
、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
心理学功底、拥有一定社
会成就和影响力的专业人
士。“心灵交流是用生命
感染生命的过程”,如果
选择有误,不但不会有积
极的作用,还有可能误入
歧途。
科学的规划力。幸福
的人生是需要经营的,经
营的前提是科学的规划。
人生规划是根据每个人的
具体情况,本着扬长避短
的原则,极大地发挥个人
优势,突出主干,修剪旁
枝,聚焦大方向,增强抵
御诱惑的能力。
高效的执行力。一旦
明确了人生规划,就必须
采取行动。任何人的成功
都有不为人知的辛勤付出
。具体执行中要善于将大
目标细化成N个小目标,
抱着玩游戏通关的心态,
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会增
强实现大目标的信心。
如果你拥有了这六种
能力,遇到问题既不会紧
张,更不会恐惧,而是以
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将问
题视为成长的;中锋号,
从容应对,在解决问题的
同时登上人生新的高度。
在阅读中,读者可能
会对“同伴导师”一词有所
不解,这是我创立的丽珊
心理疗法的重要理念之一
。1998年,我应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的邀请出版我
的第一本专著《向丽珊敞
开心灵》,为了增强可读
性和实效性,我在耀华中
学高一年级选择了八位同
学担任“锵锵队员”,他们
站在同龄人的角度帮求助
的同学想办法、出主意。
选择“锵锵队员”的标准:
学习成绩中等、综合素质
好、乐于助人。该书出版
后受到广大学生欢迎,而
更令我欣慰的是这八位“
锵锵队员”在高考中全部
超水平发挥,分别考入北
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
大学、南京大学和南开大
学。他们告诉我,在帮助
同学的同时,他们知道了
青春期会出现哪些问题,
如何应对问题。在备战高
考中,他们始终处于越战
越勇的状态。1999年,我
首次在泛亚太地区心理学
大会上就“同伴互助”理念
进行大会宣讲,得到同行
的高度认同。2002年,我
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青
春谈心坊”丛书的写作过
程中,邀请了更多的同学
担任“同伴导师”。为了提
高他们的心理认知水平和
助人能力,我特意编写了
培训教程,对他们进行系
统的心理培训。同伴互助
模式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
大量的成功案例支撑下,
已经成为丽珊心理疗法的
亮点之一。
在陪伴轩哥(儿子郭
子轩的昵称)成长的过程
中,我始终将热爱生活、
收获幸福的理念放在第一
位。他从小在我身边耳濡
目染,对心理学特别感兴
趣,初中起就开始担任同
伴导师。他的中学六年有
幸在天津市耀华中学度过
,在强手如林、学业竞争
如此激烈的环境中,他终
日乐乐呵呵,组织年级足
球赛、篮球赛,参与辩论
赛,投身社团工作,创办
新的团刊,获得“国家游
泳二级运动员”称号,连
续两年主持天津市中学生
心理剧大赛……2015年,
我与他合作出书使得他有
机会梳理总结多年同伴导
师的经验。2020年出版升
级版,他又在繁忙的留学
生活中抽出时间对书稿内
容进行修改,与读者朋友
分享时隔五年后更成熟的
建议。
守望大众心理健康的
张丽珊
2020年3月9日于家中
《青春期不迷茫——写
给男孩女孩的心灵成长书
》升级了!
感谢中国妇女出版社
编辑肖玲玲老师厚爱这本
书,给我机会加入时下家
长和学生急切需要的防止
校园欺凌的内容,给郭子
轩机会分享出来更为成熟
的同伴导师的观点。
感谢天津市耀华中学
和耀华嘉诚国际学校的信
任,一直将本书的上一版
本作为初一年级心理健康
课的校本教材;感谢全国
各地购买本书的学校,是
你们将它放到学生触手可
及的图书角、阅览室,从
而使得书中幸福心理的声
音传遍祖国大江南北,传
递给每一位成长中的青少
年;感谢在网络平台上反
复购买本书送给青春期孩
子的读者朋友,看到你们
的留言评价,我心存感激
,唯有更加努力才不辜负
大家对我的信任。
感谢读者给我积极的
反馈,他们说这本书中的
案例符合当下学生的实际
情况,给学生的建议具有
很强的操作性。一位中学
校长对我说:“丽珊老师
,我是您忠实的读者,您
的书让我想到:只有生活
在学生身边,心中有祖国
的教育事业,眼中有对民
族未来的殷殷期待,耳中
有学生和家长心底的声音
,才能提供有高度、有温
度的解决方案。”
感谢案例中的每一位
孩子,他们愿意将自己的
迷茫分享出来,让我抽丝
剥茧,分析成因并给出解
决方案,他们用自己的跋
涉为同伴铺平了成长的道
路。
感谢郭子轩在繁忙的
留学生活中抽出时间认真
思考和全面修改了同伴导
师观点的内容。
本书的目标是帮助青
春期孩子分析成长中遇到
的具体问题,给出符合校
园生态环境的解决方案。
同期出版的《为青春期赋
能——写给男孩女孩的心
理自助指南》依据青少年
心理发展规律,提出中学
生应具备的6种能力,帮
助学生构建幸福成长的路
径,尤其职业生涯规划部
分帮助学生提升持续发展
动力。
如果希望获取更多相
关信息,推荐大家去喜马
拉雅搜索“张丽珊幸福心
理”和“张丽珊:幸福妈妈
情商课”音频专栏中的节
目,在闲暇时间可以根据
需要收听。丽珊守望在这
里,希望给您更多的心理
支持。
守望大众心理健康的
丽珊
2020年3月5日于家中
为了保护同学们的隐
私,书中所有名字皆为化
名。
本书的目标是帮助青春期孩子分析成长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给出符合校园生态环境的解决方案。
全面解读青春期关键问题,帮助青春期孩子更懂自己,获得成长力;帮助青春期孩子家长更懂孩子,获得支持孩子的方法。
我痛恨自己长得丑,真希望去整容
Q:我觉得自己长得太丑了,不敢交友,不敢想未来,妈妈却不懂我的痛苦!
A:外在形象不能决定一切,决定人际互动效果的不是容貌,而是交流的气氛和心理感受。丽珊老师:
自从上初中后,我走路就再也没有抬起过头,我觉得自己简直太丑了。走在大街上,我能明显感觉到行人无意中看到我都会被吓一跳,然后远远地躲开,好像多看我一眼自己也会变丑一样。我自认为是个明白人,我长得丑,估计谁要做了我的朋友,也会像我一样被大家嫌弃。那我就识趣点儿,独来独往,不和任何人说话,免得让人家为难。
我痛十艮自己的丑,不敢想未来,越想越绝望,学生时代依靠成绩好还能获得与其他同学一样的升学机会,但未来找工作时人家都要面试,哪个单位会招丑女生?再说将来的婚姻,哪个男生会爱我这样的女生?更别想有人愿意娶我了。如果一辈子就一直待在家里,重复着单调的生活,真是太无趣、太可怕了!
我曾多次试探性地问妈妈是不是可以带我去做整容手术,妈妈总是装作没听见,或顾左右而言他,岔开话题。我特别心寒,妈妈为什么就不能理解我的痛苦呢?难道在她的心目中女儿的幸福和未来都不如钱重要吗?哪怕妈妈告诉我等我18岁考上大学之后带我去整容,我也会有个盼头。但妈妈从来没有说过什么。我甚至觉得妈妈生我就是为了奚落我,享受我痛苦的感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对妈妈说话都没好气儿,总是顶撞她,心想:“既然你不关心我,你也别想痛快了!”
丽珊老师,您能帮帮我吗?
王晓依
丽珊老师答疑
亲爱的晓依: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随着自我意识崛起,告别了人云亦云的时代,开始将自己置于客体的位置进行审视。关注容貌是青春期自我关注的第一步,此时对自己的要求十分苛刻,因达不到自己满意的标准而产生自卑心理很普遍。
晓依,你将不开心、不如意和一切的不幸都归咎于自己的外在形象。谁叫自己长得不讨人喜欢呢?这种归因的方式似乎顺理成章,只不过如此一来,就模糊了问题的方向,错失了改进自己个性及行为上不足的机会。你的自我否定会引发在人际关系中过度敏感、自我封闭,或是对同学的话睚眦必报,恶化与周围人的关系。当你远离人群过着孤寂的生活,则会再次强化:“瞧瞧,就因为我丑,人家都躲着我吧!”由此进入恶性循环。
我自1991年就在天津市耀华中学当老师,终日生活在学生群体中,我发现人缘儿好的学生绝不是长得漂亮的人,因为漂亮的人更容易自恃漂亮而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自身言行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感受,就算一开始有同学和她们做朋友,但时间长了,这些朋友会慢慢离开。其实,同学们最愿意与善良、温和、博学的人交往,这种交流的愉悦与他的相貌有什么关系呢?
1998年,我在耀华中学成立了心理健康使者团,当时有一位长相并不好的副团长,她脸上有几处丑陋的胎记,但她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善解人意,是同学拥戴的学生干部。有一次,我和她长谈,询问胎记是否对她的人生构成了影响。她明确地告诉我:“胎记对我的人生影响太大了,妈妈生下我,看到我脸上的胎记后大哭了好多天,她不知道为什么女儿的脸上有这么多紫色的胎记!”哭过之后,妈妈接受了这个事实,开始潜心研究幼儿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明确了陪伴孩子成长的方向。从她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告诉她:“周围的人是积极地关注你,为你的成功喝彩,还是消极地关注你,歧视你,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言行。”妈妈没有回避现实问题,而是引导她正确面对问题。妈妈告诉她要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要对自己的品质负责、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她在妈妈的陪伴中顺利成长,心地善良,与周围人和谐相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我又关心地问她:“妈妈是否跟你说过关于整形美容的事?”她告诉我,妈妈在她还很小时就告诉她:“咱们一家三口共同努力,积攒每一分钱,等你长大了,咱去做最好的整形手术。”她拥有独立学习的能力,从来没有上过一节课外班,每次升学也都是凭自己的实力考入当地最好的学校。考上大学的那个暑假,妈妈拿出一笔数目不小的存款,问她要不要去做手术。她说不用了,因为她生活得很充实、很幸福,决定把这笔钱留给未来做创业基金。
P3-5
作者结合近30年担任中学心理教师、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的经验,从数万个案例中精心遴选了有代表性的54个话题,并以书信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本书真实反映了青春期男孩女孩的心声,内容涉及青春期成长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如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业、梦想、爱情等。
“被好友排挤,我做错了什么”“我为什么考试焦虑了”“优秀生就不能有异性朋友吗”……面对青春期男孩女孩的困惑,作者平等而真诚地进行心灵疏导,探讨困惑的成因和解决之道,帮助青春期男孩女孩在每一次纠结中反思,并由此获得成长的动力。
本书两位作者,一位是60后资深心理专家,一位是95后“同伴导师”。同一问题,不同视角,提出不同解决方案,相得益彰。深入解读青春期的各种困惑,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引导男孩女孩拥有一段不迷茫、不焦躁、不纠结的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