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朱民,目前任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世界经济论坛董事会常务董事,皮特逊国际经济研究所董事会董事。朱民博士于2011年7月至2016年7月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此前,他曾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和中国银行副行长。他曾在世界银行工作,并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复旦大学讲授经济学。 他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与博士学位,从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和国际事务学院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从复旦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他在2014年获中国年度经济人物奖,2016年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和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十年全球金融风云人物奖,2018年获“影响中国2018”年度学者。 目录 中文版序一 尙达曼 中文版序二 朱民 前言 为什么需要改革 核心观点 第一章 概览 第二章 加大跨系统合作:实现更强有力的全球发展效应 第三章 强化增强全球金融韧性的改革:确保日益关联的全球金融市场服务全球 第四章 提升 G20 和国际金融机构的领导作用:维护系统整体有效运行 附录 缩略语 关于G20“全球金融治理名人小组” G20全球金融治理名人小组职责 鸣谢 导语 本书是二十国集团“全球金融治理名人小组”历时两年完成的关于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改革的报告,16位经济金融领域专家为未来全球金融环境贡献了22条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新加坡原副总理尚达曼,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银行原副行长朱民作序,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朱隽翻译。 内容推荐 2017年,当年的二十国集团主席国德国倡议建立一个“全球金融治理名人小组”,邀请全球知名经济和金融专家就全球金融治理方面的问题开展研究、提出独立的政策建议。“全球金融治理名人小组”由时任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担任主席,16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经济金融专家通过一系列高强度的调研、分析、辩论和起草活动,形成了一份题为“让全球金融体系服务未来全球金融治理”的报告,并在201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年会期间提交最终政策报告,这本书便是这份报告的中译本。 名人小组认为“世界已经多极化,决策更加去中心化,联系却更加紧密了。面对这些不可逆转的变化,我们的核心挑战是创造一个合作性的国际秩序”。基于改革现有的国际治理和合作体系,建立未来新国际经济金融治理机制的构想,名人小组围绕发展、金融和全球治理三大支柱,提出了22条既有宏观视野,又有微观意义的建议。 从报告起草到完成,世界经济金融和政治局势进一步动荡和分化。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争议变得更为尖锐,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例如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和人口非平衡分布、气候变化、大规模流行传染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金融市场脆弱等,都变得更为紧迫。科技创新层出不穷,全球科技治理远远落后。这都在要求更全球化、更公平和更有效率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机制的构建。 今天,中国正在世界经济金融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把这份报告翻译成中文并出版,也许对中国参加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改革的讨论不无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