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写故我在/名家散文自选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必胜 |
出版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王必胜,湖北荆门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以散文随笔、文学评论写作为主。著有《邓拓评传》《缪斯情结》《梦中的风景》《雪泥鸿爪》《东鳞西爪》《浮生札记》《闲笔杂说》等。多年编有散文、随笔年选图书。有文艺评论和散文获文学期刊奖。近有散文《单位》获北京文学“老舍文学奖”和《散文选刊》主办的“2014度华文最佳散文奖”。 书评(媒体评论) 必胜兄的文字随意自然 ,真挚温暖,记录文人故事 ,有珍贵的温暖和善意充盈 ,为文坛不多的真情文字。 ——中国作协原副主席、 改革文学的先行者 蒋子龙 必胜以特有的机趣和情 致,感知大千。其文字灵动 与性情互见。写文学人、文 学事,可亲可感,韵昧十足 。 ——中国作协副主席、著 名报告文学家 何建明 作为—个有影响的评论 家,必胜常对文学、文坛说 一些自己的看法,在文章里 ,他也面带微笑,流露出浓 浓的善意和亲和力。 ——北京作协副主席、著 名小说家 刘庆邦 王必胜的文字,平实真 情,不雕琢,不矫饰,朴实 的叙事中,有饱满的情感, 语言追求精当雅致。 ——沈阳师大教授、著名 批评家 贺绍俊 王必胜的散文既有意在 笔先的精神思考,也有自由 不羁、隧物赋形的语言挥洒 ,流露出一种并非刻意的余 裕心和幽默感。 ——《海燕》杂志社原主 编、著名散文研究家 古耜 目录 第一辑·世相闲观 单位 牌局 学车 称谓 低碳离我们多远 读书之惑 这个夏天 永远的廊桥 邂逅美国“大选” 第二辑·人情知味 “大院人物”小识 读写他们 病后日记 霍金的分量 作客美国教授家 走近林清玄 “三刘”小说 给小紫清的日记 第三辑·风物识萃 最后的王羲之 婺源看村 天台诗魂 松阳邂逅大雾记 酉阳:江水古镇的风华 汉水的襄阳 翠微峰巅 小城大馆 宜兴龙窑 上善若水 缙云访古 利川行思 第四辑·文事摭拾 他山之玉 《文艺报》忆往 生态美文之魂 我看苏童 理由:史诗风流读荷马 散文的关键词 手机微信的启示 散文这个精灵 思想让文字更为亮丽 守护散文的真实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精彩页 单位 这个词,是在早晨散步时想到的。 一早匆匆出门,夏日流火,单衣薄衫,例行到单位大院里快步奔走。不巧在门口因换衣后没带出人证被拦,本来就厌烦这个三十年出入次次都得掏的证件,而这次又忘记了。门卫还挺较真,非得到传达室登记,报你的部门,从内网上查,搞得嫌疑人似的,一股激情全然消失,了无兴致没走多会儿就打道而归。又回到进来时的那个门口,想起刚才的事,就觉得,一个人的自由在一天或者一生中被减损了多少是没法计算的啊!这查看证件,于主事者来说,也许不无必要,为了安全计,或者显示气派,现如今这样戒备森严的还真不少。可是,哪有那么多的恐怖者,防得了小人吗?看别人的指令而行,处处设防,让你感到了人的被动与渺小,于是,就想到这个进进出出几十年的地方,是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消磨的场所,人为的阻隔一些方便,心里不是滋味。也想到这个名为单位的地方,演绎了多少故事,有多少让人纠结、迷惑以至于不悦的事发生过。单位,在现代人的眼里,究竟是什么?于是,就有这篇文章的题目。 眼下,你随便走到哪个城市哪条街道,单位是个瞩目的所在。那些挂着白底黑字或红字牌牌的地方,让人有种种莫名感觉,是敬畏、好奇、亲切,还是厌烦、不屑?人心各有所感。无论如何,眼前你面对的就是,这门牌,这大院深宅,这道杆横陈,警卫守护的地方,就是这个名称的具体场所。在你的不经意过往中,就可能遇到某个或大或小或显或藏的、称之为单位的地方。 单位,一个人人耳熟能详、大多数国人离不了的词。一个人人面对,然人人都并不一定能说明白搞清楚的词。 顾名思义,单,单元,或个人;位,座位或位子字面上解释,一个人和一个座位,单位也(辞典上解释为:位,原指佛教禅林僧堂中僧人坐禅的座位。后指计算事物数量的标准,又称某一工作部门为单位)。可简单的望文生义怎么能同“单位”这个众人杂处、众声喧闹、熙熙攘攘的地方有关系、相利害呢?据说,这并非古也非中,而是个外来语,究竟是东洋出产还是来自西欧,还是地道的国货,不太清楚。(佛教书《敕修百丈清规》曾有:“昏钟鸣,须先归单位坐禅”。)可是国外哪有这单位一说?至少,美国只有部门或者某学校某公司的说法。如此,这又是典型的国粹。二十多年前,作家刘震云写过的一篇小说叫《单位》,还拍成电影,说是“新写实”的一个大收获。小说把大都市一个外来寻梦者的心理写得活灵活现。那是体制内的诱惑带给寻梦者的无奈与尴尬。那是单位人或者公家人那一时期最为形象的人生求索和心理轨迹。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生的选择相当有限。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就是人的工作和生存的全部依靠。进了好一点的单位,衣食无虞,就安身立命了。如同嫁人一样,自感幸福,从一而终,即使并非理想的选择,但也多是安于现状,那样的状态延续有年。单位于人是一种得到某些利益的场合,说白了与个人是雇佣关系,人多是一种被动的选择。所以,即使有这样那样的困扰,有不快不满,有遗憾,为了仅有的权益名利,人们往往愿意置身在单位或体制内的管束中,拥挤在哪怕是一个利与弊的交错的困局中。单位,这时如同一张有形与无形的网,制约和规范着人的行为身心,如果你进入了或可无以逃遁。 人是单位的细胞。人与单位的关系,说不尽道不明。有时能让你的潜能实现和你的理想展示,有时候,也只是在对你的欲望和权益的限制与诱惑中,进行着改造与消磨。是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我们所依凭的一种评价体系和价值标准,是难以就活生生的现实找出答案。这单位,你说她是块蛋糕,是一个戏台,或者是一个大杂院,一个世俗的小社会,都不无道理。在单一的体制模式下,单位强势,人无所选择,更多的时候,单位成为一个人的恃护,为你准备了所有可以满足的东西,于是,你虔诚地为她执守,听她的指令行动,躺在她的肌体上坐享其成。这样的情形,是几十年来的基本面貌。人依赖单位,单位也对人进行着改造,有释放,也有桎梏。那年月,计划经济的日子简单,却也安适。单位除了人数规模的不同,级别稍稍区分外,基本是人了单位就有铁饭碗,在体制内待遇简单得没有多少区别。无论是事业的还是产业的,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的,在人的心中,她如一尊神庙,人进入后成了半仙,有了单位就有了底气和身份。 P2-4 导语 《名家散文自选集》精选精编中国当代现代散文大家的经典散文,旨在带给读者美文的感受,在字里行间体味岁月的悠长。作者秉承“散文就是同亲人谈心”的执笔原则,叙事文笔疏朗,记人如同与亲友对话,抒情则“以乐写悲,以悲写乐,人间至情,自然出之”,具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典型化的艺术细节去感慨人生,可以从“心灵的圣火中”生出美妙的景观。 《我写故我在》为该丛书之一,本书分为“世相闲观”,“人情知味”,“风物识萃”,“文事摭拾”四辑。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共分四辑:第一辑“世相闲观”,主要是描写生活的随笔,作者用闲适的笔调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第二辑“人情知味”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亲情、师长情、友情等人间真情,亲切感人。第三辑“风物识萃”是记述近些年在各地旅游所见所闻及感想的游记。第四辑“文事摭拾”是文学评论,主要是对散文写作的评论,论述了当代散文发展的现状与特点,也指出了未来散文发展的方向。本书使文学和文学人的面孔有了亲近感和烟火味。此外,作者认为,文学不是正襟危坐的,不是高头讲章,应当有机趣、见性情,而文学人,也多是率性且有情趣的,本书《我写故我在》就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文学观。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