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康熙微服私访记(第1部)/中国专业作家作品典藏文库
分类
作者 邹静之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邹静之,1952年出生,江西籍北京人。著名作家、诗人、编剧。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出版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著作十余种。创作播出的电视剧五百余集,在华人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称为“中国第一编剧”。创作电影十余部、话剧五部、歌剧三部、京剧一部。代表作有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五月槐花香》《琉璃厂传奇》《倾城之恋》等;电影《千里走单骑》《归来》《一代宗师》《赤壁》《大唐玄奘》等;话剧《我爱桃花》《断金》《花事如期》等。
曾获中国电影“华表奖”评委会大奖、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中国话剧“金狮奖”编剧奖等重要奖项。百集动画电视剧《福娃奥运漫游记》获亚洲青年动漫大赛最佳作品奖及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等八项奖项。
书评(媒体评论)
邹静之冷峻中有温情,
幽默里有忧伤,广阔而又精
细,粗犷而不失优雅。
——张国立
在市井氛围中提炼出诗
人情怀,邹静之真正做到了
雅俗共赏,这种成就在中国
当代作家中是罕有的。
——谢冕
邹静之身上较多地保留
了中国民间艺人讲故事的才
能,他惯于把一件件司空见
惯的生活小事,有声有色、
有滋有味地展演开来。
——《深圳商报》
解构主义的反讽特色俨
然已成邹静之和“铁三角”的
金字招牌,导致续集接二连
三相继出笼。邹氏电视剧另
一公认的好看之处是台词写
得精致凝练。
——《北京晨报》
目录
犁头记
八宝粥记
铜鼎记
紫砂记
精彩页

宫内。夜。
安静的太和殿。朗月高挂。
一队太监边敲梆鼓,边灭着灯。一老太监灭灯,灯灭而复明。
老太监:灯都灭不了,不是我老了,就是世道好了。几位走着!
街上。夜。
夜巡兵士走过,脚步声声。街道安静。
鼓楼上更鼓声声,已是夜阑人静。
去玉泉山拉水的车出西门。东华门外,六部大员正列队而人。
宫内的铁匠房。夜。
康熙赤膊穿了件皮围裙在与和尚法印学打铁,炉火熊熊。法印掌小锤,康熙抡大锤,打得正欢。大小锤交替响。
铁凉了,烧。法印钳铁,康熙拉风箱。
康熙:法印。
法印:臣在。
康熙:你在哪儿学的打铁?
法印:没出家时,家住在铁匠铺旁边,天天地帮工,干着干着就会了。打铁不是多难的手艺,要的是气力,再有一年四季能耐住这炉火……行了,万岁爷您累不累?
康熙抄起大锤又打:不累,再没有比出身透汗更舒服的了。
法印:左边,好!我小锤到哪儿,您大锤跟到哪儿,好,对。
康熙:听着这声儿就长精神。治国我是个掌小锤的,你们朝臣都是掌大锤的,可真打起铁来,朕与你就掉了个个儿。
法印:大锤累身子,小锤累心,都不容易。 康熙:这话比得倒是生动。
宫内铁匠房外。夜。
一队太监有拿着壶的,有端着盒的,有举着幡的,在外边冷得直跺脚。太监三德子透过门往铁匠房里看,一边看一边跺着脚。
三德子:里边光着膀子还出汗,外边冻得直猴猴。
太监甲:要不你也上去抡两锤?
三德子:有那劲儿,我也没那胆,那是什么?那是御锤,随便抡的?什么也不懂。
太监甲:敢情没你懂得多,见天地跟着万岁爷,多长见识呀!
三德子:长见识?哼,还累呢!
太监甲:跟万岁爷都能跟累了,那万岁爷该有多累呀。
三德子:你小子嘴还真会说,可惜万岁爷听不见。不过照这样下去,以后能提拔你。
太监甲:谢你了。
正说着话,六部大员及索额图、于世龙等至。
三德子:还想早散呢,散不了了,打完铁南书房还有事。哟!各位都到了。
索额图:三公公,万岁爷还没出完汗呢?
三德子:也就您敢这么说。还没打好呢,叮叮当当两个时辰了。
众大臣齐齐在外候着,听着打铁的声音。
索额图:现在这场景要传出去,真没人相信。阁老们快一更天了在外边候着,万岁爷脱了光膀子在跟一个和尚学打铁。要是打江山还差不多。
于世龙:打铁和打江山一样,边上不平了敲敲边,中间不合适了改改样,总归要敲要打。
索额图:于大人不愧是满腹的经纶,什么事到了您嘴里,不管多远,您都能连上。这打江山和打铁您都能连一起,还有什么您说不了的?佩服佩服。我现在才明白了,万岁爷怎么就那么爱听你说话。
于世龙:会说不如会听,说得好不如听得好。再说就论说话一道,在下实在要让索阁老一程,否则,江西的刘元标也不至于活着又出来了。
索额图:你以为那是我说了话救了他吗?
于世龙:干吗要以为呀,在下就是这么想的。
索额图:那是他个人的造化。像你这样的到时有没有这样的造化还难说。
太监甲:哎,怎么阁老见了面也斗嘴呀?
三德子:你听着吧,阁老斗嘴新鲜吗?我还见过动手呢!
太监甲:跟咱没两样。
索额图:三公公,天怪凉的,我们不在这儿等了,等万岁爷打好了铁您给回一声,我们几位在南书房,有折子要递。
三德子:您几位去吧,天怪凉的,回头我一定传到。
铁匠房内。夜。
法印夹着热犁头蘸火,一股白气升起。康熙擦汗。
康熙:古人都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怎么化玉帛啊,朕想要能让天下的干戈化为犁铧倒是太平正道。
法印:您说得是,兵器都是好钢,改个样打农具最好使。我有过一把锄,就是好刀改的,越使越快,越使越亮。
犁头从水中拿出来,康熙看着喜欢,左看右看。 康熙:还用磨吗?
法印:不用磨了,安上木犁,往土里一伸,干着活就磨光它了。犁一天地下来锃亮。
康熙:明年朕上先农坛亲耕时,就用自己打的犁。哗地把土分开,一垄一垄地犁,犁完了再撒上种子,我要真真地种一片麦子,秋天收下了,吃自己种的粮食,那是什么样的滋味?啊,法印,你吃过自己种的粮食吗?
法印:从小在乡下,哪儿能没吃过自己种的粮食呢,吃得多了。不过也吃不出两样味儿来。
康熙:一定两样。我到时必能吃出今夜这打铁的滋味来。哈!当个铁匠也真有乐趣。法印你们那时打件好东西,高兴不高兴?
法印:也高兴,只是没这么多话。P3-5
导语
《康熙微服私访记》主要描述了康熙年间黄河连年泛滥,沿岸百姓苦不堪言,康熙皇帝体恤民情励志治河,亲自九下江南巡视黄河灾情,更由此引出了一幕幕传颂一时的传奇故事。
本书是第一部,收录了《犁头记》、《八宝粥记》《铜鼎记》《紫砂记》四个故事。
内容推荐
本书为影视文学《康熙微服私访记》(第一部)包括《犁头记》《八宝粥记》《铜鼎记》《紫砂记》四个故事,讲述了康熙年间,由于长年黄河泛滥,康熙帝为了体恤民情,亲自下江南考察,由此引出了一出出颇为传奇的故事。故事充满趣味,人物形象鲜明饱满,内容新颖独特,书中善恶各有所报,正能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