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并非一部西周的通史,甚至也不是西周晚期的通史,而是对西周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实证性研究。作者通过探讨西周国家的衰弱和灭亡这一特定的持续历史和地理过程中,地理条件及其政治性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综合运用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联系地表形态的特征,分析和说明了西周的政治体系是如何并且为何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从而最终导致了西周国家的解体和王畿的崩溃。 作者简介 李峰,陕西宝鸡人。1983年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98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硕士学位,之后从事西周都城丰镐遗址的发掘。1990年进入日本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赴美国,200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教授,兼任哥伦比亚大学唐氏早期中国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荣获哥伦比亚大学伦菲斯特杰出教师奖。2013年受聘任吉林大学匡亚明讲座教授,2015年任吉林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18年任德国海德堡大学代任全职教授。 李峰教授擅长田野考古、古文字特别是西周金文,以及文献的综合研究,并注重考古学、比较历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探索。其研究方向跨多个领域,包括复杂社会和文明的兴起,早期国家的体制,区域文化关系,官僚机构的运作,早期书写的性质,及早期国家和帝国的社会与经济动态分析等。李峰教授于2002年创办了哥伦比亚大学早期中国讲座,并于2006年至2010年主持山东龙口归城古城遗址的中美联合调查和发掘。主要学术专著包括《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剑桥大学出版社,2006年英文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中文版,2016年中文增订版),《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剑桥大学出版社,2008年英文版;北京三联出版社,20lO年中文版),《早期中国社会和文化史概论》(剑桥大学出版社,2014年英文版)。主要编著有:《中国早期的书写与识字度》(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11年英文版),《龙口归城——胶东半岛地区青铜时代国家形成过程的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18年中、英文双语版)。另有中、日、英文论文数十篇。 目录 中文版序 绪论 第一章 西周国家的基础:建构政治空间 第一节 周人的本土及其毗邻地区 第二节 西周国家的东方 第三节 西周时期的汾河谷地 小结 第二章 混乱与衰落:西周国家的政治危机 第一节 政治混乱的出现和西周衰落 第二节 结构性冲突和政治对抗的起因 第三节 贵族力量与王权的对抗 第四节 西周王权的最后一次振兴:宣王中兴 小结 第三章 门前的敌人:玁狁之战与西北边境 第一节 周与玁狁战争的历史 第二节 确定周人与玁狁之战的地理 第三节 空间危机和周王朝的西北边疆 小结 第四章 西周的灭亡:党派之争与空间的崩溃 第一节 观点和学说 第二节 西周灭亡的新发现 第三节 西周灭亡的地理考订 小结 第五章 东迁:周的重构 第一节 周室在东部的重新安置 第二节 贵族宗族的迁徙 第三节 秦的崛起与向周心脏地带的迁移 小结 第六章 西周的遗赠 第一节 留给帝国的经验 第二节 共同的西周经历 第三节 地域性文化的背景 结语 附录一 边缘地区:西周国家的最大地理范围 第一节 周的“远东”地区 第二节 周在南方 第三节 周在北方 小结 附录二 犬戎和玁狁之间的关系 附录三 《竹书纪年》和周幽王的年代问题 附录四 有关《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与政治危机》的评议 附录五 西周历史研究:一个回复和方法论的说明 参考文献 青铜器铭文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