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丁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著有《道体学引论》《中道之国》等,译有马丁·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之基本问题》。 目录 引言:重启古今中西之问 第一编 启蒙主体性之终结 启蒙主体性与三十年思想史 以李泽厚为中心 文化民族主义:刺猬的抑或狐狸的? 现时代知识分子如何“以天下为己任”? 从“曹锦清道路”说起 第二编 儒家之断续 当前儒学的政治论述 张广生《返本开新——近世今文经与儒家政教》序 康有为:在十九与二十世纪之间 章永乐《万国竞争》序 “新民”与“庶民” 新文化运动的“梁启超问题” 五四、儒家与启蒙 “封建专制”问题再思考 中国哲学无法不直面梁漱溟的遗产(访谈) 大陆新儒家与儒家社会主义 以梁漱溟为个案 第三编 哲学之会通与分际 论西方哲学中国化的三个阶段 哲学与神学的政治对照 柏拉图《会饮篇》解 是与易 道之现象学导引 《易传》与生生 回应吴飞教授 后记 增订本后记 导语 本书之所以名为“儒家与启蒙”,实有志于探究晚清以来互为表里的古今中西问题。本书论述的内容涵盖古今中西,但始终基于对现实的关照。在自己和他方经验的开展之中,重启对古今中西之思。 哲学会通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思想研究佳作,推出10年之后,作者一直在作修订与增补,应学界和读者的呼声,重新刊出。 内容推荐 新世纪以来,人类进入了前所难料的新处境。中国思想界的问题旨趣与研究方式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可以说在一个更完整的视野里,以更真切的方式重新开展了“古今中西”问题的讨论。《儒家与启蒙》即是以自己的方式探究了古今中西之辩的思想症结,并从哲学会通的角度加以深入。 作者认为中国现代性问题的主要线索是启蒙主体性自我扬弃的辩证法。而在以西方古典哲学的方式观察并描绘出现代生活世界本身的政治性之后,被扬弃的启蒙主体性就在本质的政治一维上重新获得了一个体会、进入并激活中国传统特别是儒家传统的道路。作者依据这条道路,分别就启蒙与儒家的关系及其哲学根据做了深入的探讨。 本书第一版主要收录了作者在新世纪头十年的主要文章。本次再版,作者做了增删,增加了近十年的一些相关文章,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其对“古今中西”问题的最新思考与理论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