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德意志(铁与血的历史白金版)/世界历史有一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杨白劳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世界历史有一套”系列,从罗马帝国、英帝国、法兰西、德意志、俄罗斯,再讲到美利坚,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全面解析这些国家的演进脉络、文明成就、民族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并从这些大国兴衰的历史逻辑中,探讨关于人类历史与文明演进的共性因素。
德意志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分裂得七零八落,而不分裂的时候,就把其他国家打得七零八落。这是个令人生畏的民族,这不仅体现在它一度对外的铁血和强硬,更体现在它冷峻、稳健、严谨的民族性格,以及永远不会被打垮的强韧心理素质。更令人惊叹的是,在音乐和哲学领域,德意志民族的表现更堪称完美。
本书用明快晓畅的笔法,将德国历史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对这个民族的心理解读极为到位。读完本书,你会理解,德国这个铁血的战士,如何能将虔诚的修道士、思辨深刻的哲人和才华洋溢的音乐家这几重身份结合得如此完美;同时也可以让我们重温久违的贵族精神。
作者简介
杨白劳,精于世界历史研究,2008年,在天涯社区“煮酒论史”开讲世界史,好评如潮。2010年开始结集出版“世界历史有一套”系列,被读者称为“世界史最强作”;《参考消息》称该系列填补“好看的世界史”在汉语写作领域的空白。新版“世界历史有一套”系列作品包括:《罗马帝国:霸主养成记》《英帝国:日不落之殇》《法兰西:卢浮宫里的断头台》《德意志:铁与血的历史》《俄罗斯:双头鹰之迷思》《美利坚:背着猎枪的拓荒者》。
目录
引 言
起源篇
一 尼伯龙根战士
天生战士
《尼伯龙根之歌》
二 法兰克王国之墨洛温
斧头帮大哥
大义灭亲的家族
铁锤来了
三 法兰克王国之加洛琳
这个秘书很懂事
猝不及防的皇冠
西欧诸国的出生证
德意志篇
一 从东法兰克到德意志
二 捕鸟者——奠基人
三 大帝——奥托
四 奥托三世的意大利情结
五 亨利家族梦想成真
六 教宗生涯原是梦
七 从亨利到亨利:谁是老大
玩教廷于股掌之亨利三世
君子报仇什么时候都不晚之亨利四世
退一步海阔天空之亨利五世
八 霍亨斯陶芬家族VS韦尔夫家族
没有无缘无故的仇家
韦尔夫家族的狮子
九 巴巴罗萨的意大利纠结
十 后巴巴罗萨时代
十一 世界的奇迹腓特烈二世
十二 哈布斯堡家族发家史
十三 国王的职业津贴
十四 金玺诏书:王权大派送
十五 美男子的宗教暴行
十六 最后的财迷骑士
十七 马丁·路德的世纪精华帖
十八 日不落帝国之王
十九 一只鞋引发的“餐具”
二十 混战30年
战前诸王
再次高空掷物
第一阶段:窝里斗
第二阶段:丹麦人来了
第三阶段:雄狮殒命
第四阶段:帝国的死亡证书
二十一 西班牙王位争夺战
二十二 普鲁士崛起江湖
波罗的海的湖南人
普鲁士建国
军曹国王OR乞丐国王
二十三 美泉宫皇后和无忧宫主之一
奥地利女王
腓特烈大王
腓特烈大王的内政
奥地利女王的家务
二十四 世界大战的7年预演
二十五 美泉宫皇后和无忧宫主之二
腓特烈二世的艺术人生
特蕾莎女王的儿孙福
二十六 巴士底狱的华丽胜利
二十七 波兰大西瓜
二十八 末代皇朝的反法同盟
帝国的暮色
反法同盟
帝国的终结
唇亡齿寒
二十九 屈服于魔头的兄弟俩
普鲁土的浴火重生
奥地利的平衡外交
三十 一个魔头的倒掉
纵马进巴黎
群架后的总结大会
三十一 牛人辈出的时代
祈祷之手
自由职业不自由
烦恼之维特少年
三十二 神秘年份
暗流涌动
革命洪流——组团造反
三十三 第二帝国诞生
俾斯麦的年少轻狂
时事造人才
铁血的统一战争
德意志帝国成立
三十四 永远的茜茜
意外的皇后
迷茫的皇后
抗争的皇后
恋爱的皇后
纠结的王子
最后的皇后
三十六 新帝国的气象
三十七 俾斯麦下课
三十八 大战前夕
战争之路
巴尔干乱麻
三十九 第一次街坊群架
奥地利王子和捷克灰姑娘
导火索和宣战
施里芬计划
1914年的战斗
1915年
1916年
1917年
1918年
四十 魏玛共和国是为吗
终于看到了共和
把仇家往死里整
那些还债的日子
国乱方显“忠良”
四十一 狂人土壤上最狂的狂人
四十二 元首万岁
谁妖魔了尼采
希特勒的成长
建设自己的政党
时势造英雄
总理到元首
四十三 战争准备
纳粹机构组织
要大炮不要黄油
团伙作案才有威慑
四十四 摸着石头过河
莱茵区的冒险
先拿回失去的
四十五 第二次大规模街坊群架
白色方案
曼斯坦因计划
海狮计划
巴巴罗萨计划
北非战场
两大战役
盟军登陆
最后的战斗
狼群战术
元首的末日
四十六 元首私生活:不能不说的故事
四十七 波茨坦会议内容
分区占领
纽伦堡审判
赔款和4D计划
四十八 终于整散了
第一次柏林危机
建筑奇迹——德国长城
要不要翻墙,这是个问题
四十九 高墙内外之联邦德国
阿登纳的历史功绩
从艾哈德到施密特
五十 高墙内外之民主德国
五十一 柏林墙的倒掉
五十二 再次统一
五十三 猜不到,这结局
五十四 德意志是铁打的
德国王室世系表
序言
又要启动我们的行程
了,告别英伦三岛,回到
欧洲大陆,这片大陆的街
坊人口密集区,门户甚多
,去哪一家串门子呢?
且看中欧这一带,有
家豪门大户,真个是钟鸣
鼎食之家,遍地鸿儒,星
光灿烂,很值得拜访。杨
妈经常教育老杨,去别人
家串门,一定要收拾准备
一下,不要显得太土鳖。
咱国家改革开放40多
年了,贼拉有钱,绝对没
有人再敢说俺们土鳖,别
说那些欧洲大牌都把旗舰
店建在中国了,连总是自
称自己为农民的赵大爷都
拥有私人飞机了。
改变土鳖形象,最快
的当然是硬件配置,穿身
名牌,开辆好车,一般的
五星级酒店还是会让你进
去的。但是软件就难了,
比如开辆奔驰车,最豪华
的车载音响里放出来的是
“那一夜,你没有拒绝我!
那一夜,我伤害了你”;
抑或是“狼爱上羊啊爱得
疯狂”,你还饱含深情地
跟着号唱。这就麻烦了,
这事要是被梅赛德斯公司
知道,只怕要取缔你开奔
驰的资格。
艺术鉴赏代表一个人
的品位,也是土鳖升级必
要的软件建设,而面对我
们将要进入的这户人家,
第一个需要的修炼就是:
音乐,古典音乐。
什么是古典音乐,老
杨的解释:听不懂但是又
很想听懂,附庸风雅非要
听不可,要不断掐大腿,
防止打瞌睡的音乐(老杨
长期拿无知当个性,读者
们千万不要学)。古典音
乐,按字面理解当然就是
古代的经典音乐,既然是
在欧洲,我们讲的自然是
西洋的古典音乐。
有人说,音乐是上帝
创造的最美的东西。所以
音乐也成为跟上帝沟通最
好的工具,整个西方音乐
的起源和发展跟基督教密
不可分,最早来自教堂的
圣咏。随着乐器的进步、
乐谱的完善,再经过文艺
复兴的思想解放,人类历
史上第一个音乐的灿烂时
代出现在17~18世纪。
我们要认识的第一牛人是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你要是没啥事突然跟
人讲巴赫,十个人有九个
说你装。其实,没有火家
想得那么高深,老杨敢断
言,所有的读者,活到现
在,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
,至少听到过一次巴赫。
他有一首曲子,几乎是每
个人学钢琴的入门课,3
~5岁的小朋友,会弹的
不计其数,纵然不会弹,
也指定会哼哼,这就是大
名鼎鼎的小步舞曲。
小步舞曲虽然泛滥,
但还都是音乐爱好者用于
学习的。还有一首耳熟能
详,更是因为被广泛用于
各种咖啡厅、茶座、露天
酒吧或者是酒店大堂,大
家都不好意思说它高档经
典了,这首曲子就是《G
弦上的咏叹调》。
这首曲子出自巴赫《
第三号管弦乐组曲》,是
第二乐章主题。19世纪,
有位小提琴家将这段改编
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
曲,风靡了全世界。
大家都知道小提琴有
四根弦,从粗到细分别是
G弦、D弦、A弦、E弦,
演奏者的手指在四根弦上
跳跃舞蹈,小提琴特有的
清越而流畅的旋律就是这
样产生的。而演奏“G弦上
的咏叹调”就省事了,因
为全部的工作都只在G弦
这一根上完成,貌似工作
量只有四分之一,但产生
的效果绝不偷工减料。
巴赫是个虔诚的基督
徒,他几乎所有的灵感都
是来自他对上帝的爱,G
弦厚重而深沉,博大包容
,能演绎最深邃的情感。
将这首曲子作为背景音乐
放几遍,你会不知不觉陷
入一种缠绵的气氛难以自
拔,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这就是巴赫的力量。
《G弦上的咏叹调》本
来蕴含着宗教的神圣感和
神秘感,可是因为太普及
了,在一些茶馆里,从斗
地主的洗牌声音空隙中传
来,它的宗教神圣感肯定
就被淡化了。好在巴赫还
有大量的宗教作品没有被
放进酒吧茶楼去糟蹋,其
中的巅峰之作就是《马太
受难曲》。
将耶稣的事迹谱成曲
子,是当时很多作曲家喜
欢干的事;但是我怀疑用
音乐描述耶稣事迹,只有
巴赫得到了上帝的正式授
权,所以《马太受难曲》
之后,再没有同类的东西
敢拿出来现眼了。
整部作品有78首分曲
,来自《圣经》的《马太
福音》,规模庞大,气势
恢宏,需要三个合唱团和
两个管弦乐队还有其他大
量乐器的配合。
不管你有没有读过《
圣经》,安静听一次“马
太受难曲”,你能体会到
那种深刻的忧伤、牺牲的
勇气和伟大的救赎,你似
乎能看到耶稣鲜血淋淋被
钉上十字架时悲悯的目光
,充满神性的光辉,让人
心悸、心痛、心动,如果
你碰巧信教,我相信你会
流泪。所以,这套乐曲在
世界宗教音乐史上有着无
与伦比的地位。
不管给《马太受难曲
》多高的评价,它似乎都
受之无愧,即使是最刻薄
的批评家,也不敢随便诋
毁,可惜这个待遇,巴赫
生前并没有。
他生前的所有名声来
自他是个技艺无比高超的
管风琴演奏家。传说他在
教堂里演奏,教堂外种地
的农民听到,并不知道是
谁在弹琴,但是这些农民
会说,能弹奏出这样的音
乐,那人如果不是巴赫,
就一定是天使!
巴赫生前地位卑微,
到处跑场参加王公贵人的
堂会。18世纪初,巴赫去
给当时的一位勃兰登堡大
公演出,这位大公是个音
乐爱好者,养着一支乐队
,让巴赫送他几首曲子演
奏,巴赫受宠若惊,诚惶
诚恐地从自己的作品
导语
世界历史有一套(白金版)系列书目:《罗马帝国:霸主养成记》《英帝国:不落之殇》《德意志:铁与血的历史》《兰西:卢浮宫里的断头台》《俄罗斯:双头鹰之迷思》《美利坚:背着的拓荒者》。
本书是其中一本,讲述德国的形成历史与变迁。德意志骨子里交融着音乐和哲学的光辉,历史上却充满着铁血征伐。本书用通俗的笔法,将德国历史的来龙去脉交待得清清楚楚,对这个民族的心理解读极为到位。它的自律、自省和严谨,让这个民族令世界不敢小觑。让我们带一颗肃穆的心去敲门,跟德意志人一起走过他们的铁与血的历史。
精彩页
一 尼伯龙根战士
天生战士
说到德国人,大家都叫他们日耳曼人。日耳曼人到底是什么人呢?
在德国串门,我们对于人种和血统这个事情一定要慎重,因为这家出了个狂人,为了净化人种和血统,不惜发动世界大战。按这位老兄的说法,日耳曼人是雅利安人的后裔,雅利安人是神族的后裔,雅利安人在地球失去神力了,日耳曼人纵然不是神族,也应该是贵族。好在这伙计自杀了,要按他这么钻牛角尖想问题,恐怕德国人真成神族——神经病族。
从正常的资料分析,日耳曼人啊,既不是神族也不是贵族,他们啊,是蛮族!谁这么缺德,给人取这种外号啊?牛人啊,罗马的恺撒。
日耳曼人最早出现在文字里,大约是恺撒出征高卢写下的那本《高卢战记》。恺撒和日耳曼人交了几次手,这帮人,脏兮兮的,乱糟糟的,居无定所,不事生产,专好打架。跟人干仗时,老婆孩子带着全部家当在边上喊加油,提醒日耳曼的男人,一旦战败,老婆孩子家里的物件就全部是别人的了。不过这些日耳曼女人被敌人抓走的很少,如果日耳曼男人兵败,大部分女人会选择自杀,异常节烈!
恺撒军团是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打仗讲究章法,而日耳曼的章法就是玩命,在文明人恺撒看来,这帮人不是蛮族又是什么呢?不过,恺撒给他们起名“日耳曼人”也表示对这些天生战士的尊重,所谓“日耳曼人”就是“令人生畏的战士”。
根据恺撒的记录,公元前1世纪左右,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也就是现在德国的主要部分,就已经居住着大量日耳曼人了,日耳曼的男人们不种地不放牧不经商不读书,甚至都不嫖娼和聚赌,主营业务就是当雇佣军打架。恺撒跟高卢人开打的时候,高卢军团里就有很多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并不是当地土著,要知道,西欧的实在原住民大约就只有凯尔特人和罗马人。日耳曼人来自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日德兰半岛、波罗的海海滨这片区域,跟现在的北欧人长得一样,高大,长脸,高鼻子,金发碧眼,稍微收拾一下,那是相当的漂亮。
既然来自北欧,他们尚武好战这个秉性就容易解释了,他们信奉的是北欧的宗教,而北欧宗教整个就是个悲剧故事(北欧神话参看《世界历史有一套之英帝国:日不落之殇》,以下简称《英帝国:日不落之殇》),不论是人还是神,活着的目标就是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人间的战士活着时作战英勇,死了就可以进入奥丁的英灵殿,然后等诸神的黄昏到来,再死一次。对日耳曼人来说,男人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活着就为打架,打架就为牺牲。存了这种悲情的人生观,他们怎么会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呢?反正不管攒了多少家当,最后都是惨死沙场。
从北欧南迁莱茵河一带定居,日耳曼人只是一群迁徙者的统称,他们虽然语言、造型、习惯等比较接近,但其实内部却有着非常清晰的部族分别,打仗时以部族为单位作战,因此,虽然整个日耳曼人不少,作战的时候,却很难团结,各自为政,即使是单兵作战骁勇无匹,碰上罗马这样兵团作战的高手,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恺撒征服了高卢使之成为罗马的行省,莱茵河西岸狭长地带日耳曼人也被收拾并归顺了,成立了罗马的日耳曼尼亚行省。但是广袤的莱茵河东岸地区,被罗马人叫作“大日耳曼尼亚”的,还有更多的日耳曼人挥舞着短矛在溜达,为了防御这些短矛不小心丢进罗马的领土。东起北海,西到莱茵河上游,罗马修建了一条长城。虽然在长度上,这条长城不太符合标准,但是规模上一点不露怯,50座城堡连接而成的,这就是著名的罗马国界墙,这些城堡很多后来发展为德国的著名城市。
罗马人修长城可不光是为了防御,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以国界墙为据点向大日耳曼尼亚进军。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6年,200多年征伐,从马略忙到屋大维,罗马才宣布勉强收复了大日耳曼尼亚,眼看着日耳曼要跟高卢、埃及、希腊一样,被罗马兼并、消化,成为另一个罗马的延伸。
日耳曼人表面上是归顺了罗马,但这个族群是不太容易被征服的。公元7年,驻扎在大日耳曼尼亚的罗马军营发生了一次重要的人事变化。
原来罗马驻大日耳曼尼亚的总督是屋大维的养子提必留(详见《世界历史有一套之罗马帝同:霸主养成记》,以下简称《罗马帝国:霸主养成记》),这位后来的罗马皇帝脑子很清楚,做总督期间,恩威并施,让日耳曼人很顺服,基本不捣乱折腾。提必留作为屋大维手上最好用的悍将,自然是哪里有事奔哪里去,当时有个行省作乱,屋大维就下诏让提必留领兵出征,将大日耳曼尼亚总督这个位置转给自己的侄子瓦卢斯接任。
瓦卢斯跟提必留是两种人,瓦卢斯非常罗马,特点就是知识渊博,口才出众,作风懒散,生活奢逸。提必留铁腕严肃,所以他治下的军营也肃穆严整,瓦卢斯一接手,觉得这样治军太不人性,应该积极开展娱乐活动,繁荣军营的文化生活。瓦卢斯是罗马人,罗马人对娱乐的基本认知就是酒池肉林,经他改造,罗马军营莺莺燕燕,歌舞升平。
这个人事变化在罗马看来是个小事,但是在一个日耳曼人看来,这很可能是上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