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荒野牧草地(夏之书)/自然物语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温思罗普·帕卡德 |
出版社 | 青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董继平,主要从事文学翻译,曾获国际加拿大研究奖;后毕业于美国“艾奥瓦大学国家作家班”,被授予“艾奥瓦大学荣誉作家”;担任过美国《国际季刊》编委。出版有翻译诗集《勃莱诗选》《默温诗选》《帕斯诗选》《特兰斯特罗默诗选》等14部,编选有《欧洲现代诗人读本》《美洲现代诗人读本》。现居重庆。 目录 第1章 等待黎明 第2章 追踪野葡萄 第3章 探访蛙类音乐会 第4章 荒野寻蝶记 第5章 沿溪垂钓记 第6章 溪流的魔法 第7章 泥沼探索记 第8章 我们的蝴蝶朋友 第9章 鸟类的休息时节 第10章 低潮时节的湖泊 第11章 渴望第一场秋雨 精彩页 这是月夜,然而月光正逐渐衰落下去,要到11点才会升起来。牧草地的乌儿似乎错过了月亮,或者正在期待月亮重现,因为从6月的黄昏8点开始,从铅笔柏的掩蔽处或绿蔷薇的密丛中,一只又一只乌儿发出了简短的询问声。有一两只乌儿确实在坚持发声,连续不断地倾涌出一点点晨歌,用这样的声音穿过黑暗进行探究,好几分钟之后才停息下来,仿佛是因为受到了误导而感到羞愧。 当然,在任何一个温暖之夜,你都可能经常听见布谷乌(cuckoo)的呜叫,在密丛更浓密的那个区域,它释放出它作为看守者嘎嘎作响的咯咯声。但对于赤腹鸫,每半个小时穿过黑暗宣布早晨的来临,则是一种需要做出解释的荒诞行为——从理论上来说,有一种欢快的、充满青春活力的鸟儿,在这里练习月光小夜曲。当月亮升起来,月光首先用一种美好的金边触及松林的顶冠,还对着桦树洒下那些明亮、发光的祝福,渐渐将光芒漫射得越来越低,直到整个牧草地都呈现出黄金和薄暮的幽暗,我们知道鸫的狂喜丝毫没有界限,它倾涌出一种流体旋律的完美的喧闹,其中不时插入呼噜声和呐喊声,让人如此愉快,以至于迫使我想知道它的女士是否喜欢这样的曲调,是否喜欢这样唱着小夜曲的学生腔口吻。 我的睡椅就搁放在越橘(huckleberry)丛下面的青苔上,我端坐在睡椅上,聆听那些声音。牧草地的动物似乎应和着这种音乐聚集而来。白天,铅笔柏、桦树、越橘丛确实个性十足,而到了夜间,它们就各具特色。在白天,你根本不曾注意到它们的某些地点,如今隐隐地呈现了出来。一些铅笔柏挺立着,挺拔得就像军人,可能在担当哨兵;其他铅笔柏则犹如年迈的修道士,身披黑色长袍,聚集在一起商量着什么,与此同时,柏树和浆果丛竖立在它们周围,融入高尚之美——柏树纤细,身披那窃窃私语的、最薄的丝袍,是优雅的贵族;浆果丛强健,舒适得就像穿着家纺的衣物。你有些害怕那些铅笔柏,它们多么黝黑,似乎在非常专注地监视着你;你酷爱桦树,它们身披透明织物向你倾身,显得如此优雅而迷人;但浆果丛则耸起肩头,以资产阶级那种充满亲切感的欢迎方式来问候你,让你颇有宾至如归之感。 正当我聆听鸫的歌声,很快就发现自己只能用一只耳朵去聆听,因为在我的另一边,一只鸟儿正在迅速接近,发出声音更高、同样持久不停的喧闹。那是三声夜鹰,从表面来看,它被鸫的挑战唤醒了,前来参加歌咏竞赛。就我所知,鸫对三声夜鹰临近的挑战根本没有注意,只是在附近的桦树上坚持歌唱,然而那只三声夜鹰渐渐逼近,直到它好像几乎来到了我的头上,我都能清晰地听到它在每次鸣叫之间发出的那种嘶哑的吸气声。这些吸气声是非常短暂的喘息,因为三声夜鹰的喘息会不停地交叠,听起来相当清晰。 现在,那只三声夜鹰离开了一段距离,又返回来,却始终坚持发声鸣叫,与此同时,那只鸫则坚持在自己位于柏树上的栖息处,丝毫不曾退让。在夜里,我十几次醒来,发现它们还在进行歌咏竞赛,直到黎明的鱼肚白出现,那只三声夜鹰才沉寂下来,而那只鸫还在大声歌咏,就像刚刚在喘气之后恢复正常呼吸的男高音。它更加卖力地歌唱黎明,在早晨群乌盛大的合唱中处于领唱地位,当我最后听见它的歌声的时候,它依然栖息在树上,发出悠扬、悦耳的喧闹声,问候晨曦洒下的金光。 一个对牧草地了如指掌的盲人,仅仅通过其他感官,就能在6月的早晨了解自己处于牧草地的哪个区域,以及他周围有哪些牧草地的动物。比如,他会通过听觉来辨别乌儿,通过嗅觉来辨别灌木和树木。因为每一种植物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味,随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但在相同的环境下绝不会改变。小蘖果完全成熟之后,尤其是霜降的影响使其熟透、醇香,它就会散发出一种令人惬意、葡萄酒般的微弱气味,随着成串的浆果呈现出深红色之美,这种气味很可能诱惑过我们的祖母前去采摘,用来制作小蘖果调味汁,无论多么少,男人们都可能宣称它只是鞋钉和糖蜜。 P21-23 导语 《四季物候志》是帕卡德的自然文学经典作品。在这4部作品中,他以春、夏、秋、冬的物候现象为主题,以深入的探访、细致的观察、深邃而辽阔的沉思和联想、优美的文笔为载体,记录了20世纪初马萨诸塞及周边地区多种动物和植物在不同季节的不同呈现和转变,全面展现了当时当地的自然风物。 在《荒野牧草地(夏之书)》中,他对夏天的景物进行了如此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记录,把夏天变化的整个进程描绘得淋漓尽致。 序言 总序 董继平 自然文学,也称“生态文 学”“环保文学”。自古以来 ,自然就作为人类的书写 对象而频频出现在各类文 本中:起伏的群山、连绵 的森林、奔流的江河、辽 阔的草原、静谧的湖泊、 变换的季节、习性各异的 动物和千姿百态的植物…… 由此,自然成为世界文学 史上一大永恒的主题,千 百年来,由自然产生的杰 作不在少数,那些名篇佳 什或天马行空,或流光溢 彩,或细致入微,影响甚 大且余音不绝,这一传统 延续至今。 在中国,至少有两部世 界级的自然文学名著深深 地影响过国人:一部是法 国博物学家、文学家法布 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所著 《昆虫记》,在其中,作 者以锐利的眼光、细腻的 笔触娓娓讲述了昆虫之美 ,把普通人所鲜知的昆虫 世界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 眼前;另一部是美国诗人 、超验主义作家梭罗 (Hentv DavidThoreau, 1817-1862)所著《瓦尔登 湖》,在其中,作者用心 灵之语向世人述说他在湖 畔的生活,以及一个思想 者、一个孤独的隐士融入 自然的精神状态。其实, 优秀的外国自然文学作品 远不止这两部,只不过由 于我们长期的忽视,未及 发现和挖掘而已。 近代白然文学的产生、 发展和繁荣自有其根源, 绝非偶然。从工业时代开 始,人类为摆脱低下、落 后的生产方式而不断追求 现代化,随着这一进程不 断加速,自然生态也深受 其影响,不断恶化,在面 对日趋严重的生态破坏的 时候,人们就更加渴望回 归自然的怀抱,以科学、 理性的态度去善待大自然 。在这种情况下,近代自 然文学应运而生。 美国自然文学的缘起 在世界自然文学的发展 过程中,没有哪个国家像 美国,自然文学那样发达 、那样繁荣,其自然文学 的成就之大、场面之壮观 ,在全球范围内可谓一枝 独秀,在区区200年的时间 里人才辈出,佳作纷呈, 形成了群星璀璨、层出不 穷的局面,让人目不暇接 。美国自然文学的问世与 发展,自有其渊源。当年 ,与欧洲那片老大陆相比 ,美洲这个新大陆尚属蛮 荒之地,但在l’789年美国 建国以后的那几十年里, 工业飞速发展,经济建设 一路突飞猛进,经济实力 渐渐迎头赶上欧洲老牌工 业国。 然而,正是在那几十年 的飞速发展中,美国为现 代化进程付出了牺牲自然 环境的沉重代价,其自然 资源遭到了掠夺性开发, 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 比如,那条1869年竣工通 车的横跨美国大陆的铁路 ,一方面带活了沿线的经 济,为美国的进步和发展 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 面却让曾经在大陆上到处 漫游的野牛加速消失。这 条铁路建成通车之后,大 批猎人便蜂拥来到原来野 兽出没的蛮荒之地,致使 美洲野牛种群急剧减少。 这样的情况,美国第二十 六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 他的《美洲野牛的故事》 一文中有过详细的描述: “……铁路埘于猎人不可 或缺,为他们提供了前所 未有的廉价交通工具;同 时,市场对野牛皮长袍的 需求也有增无减,原本数 量巨大的野牛又相对容易 猎杀,于是就吸引了一群 群冒险者赶来狩猎,掀起 了一场世所罕见的野牛大 猎杀,结果在极短的时间 内,这种原本众多的大型 动物被消灭了,这是前所 未有的——好几百万头野 牛遭到了杀戮……在那场大 规模杀戮开始后的15年内 ,巨大的野牛群体几乎消 失殆尽。如今在美国大陆 上,据说很可能只剩下500 群野牛,而且自从1884年 以来,已经没有一群野牛 的数量超过100头了。” …… 自然文学在中国 近十余年来,随着国人 对自然的认识渐渐提高, 自然环保概念在中国得到 一定的深化,也出现了一 些所谓的“自然文学”。但在 我看来,目前这样的“自然 文学”不过是一种噱头。 首先,国内很多地方的 自然生态早已遭到了难以 复原的破坏,即便要修复 ,至少也得几十上百年的 时间,因此缺乏真正完整 的生态链——虽然有森林 ,但林中已没有大型动物 ——人类毫不留情地占据 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问,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自然 环境”仅存于少数极其偏远 的地区,一般人难以抵达 。 其次,作家创作缺乏自 发性和自觉性,也缺乏生 态良知。许多作家即便创 作了一些关于自然的文本 ,也往往是应景之作,并 非自发而为之,而且他们 还缺乏对自然深层次的体 验,因此,这样的作品虽 涉及自然,却也仅仅是触 及皮毛之作。这一点也恰 好反映了目前国内普遍存 在的一个认识误区,即很 多人认为,凡是涉及自然 的文学作品便是“自然文学” 。 一般作家往往缺乏深入 山林甚至独居山林的勇气 和耐心,不会像梭罗那样 把身心沉浸在静谧的湖水 中,或在山林间漫步,长 时间观察一棵树、一片叶 子在秋天如何变黄或变红 ,或在田野上品尝野果, 接受造物主对人类的馈赠 ;更不可能像美围“落基山 公园之父”埃诺斯·米尔斯那 样,在长达20年的岁月里 ,数百次往来于山林间, 或在山问小木屋观察生活 在屋檐下的那窝小蓝鸲, 或在林问溪畔追踪转移巢 穴的丛林狼,或在群山深 处拯救遭遇 内容推荐 《荒野牧草地》是帕卡德所著《四季物候志》中的“夏之书”,由11篇自然随笔组成。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夏季的种种物候现象为线索,描述了大自然在这个季节显现出来的自然风貌和人们可以进行的户外活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博大而深沉的情怀,向读者传达了一种沉浸在大自然中的崇高精神。在本书中,他以优美的笔调、流畅的语感,对夏天的景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记录,把夏天推进的整个进程描绘得淋漓尽致。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