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细读三国一百年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南门太守 |
出版社 | 华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历史从未走远,细读看见真相。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真正的实力派去了吗?陈宫“捉放曹”的故事可考吗?曹操为何杀声望更高的高顺而留下张辽?孙策真是死于刺杀那么简单吗?真实版“单刀会”的男一号是关羽吗?魏延的“子午谷计划”可行吗? 作者简介 南门太守,本名陈忠海,男,生于70年代初。2005年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酷爱文史,尤其致力于后汉、三国历史的学习和研究,多年来穷搜广集,遍访各地历史遗迹。写史态度严谨,考证翔实,忠于史实,从不戏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已出版诗集两部、散文集一部,历史著作《曹操秘史》(三卷)等六部。在《中国发展观察》《中国经济报告》杂志、《我们爱历史》《历史风云》《历史文学作家》等网络平台设有专栏,已发表文章两百余篇。 目录 第一篇 日薄西山 “造反者”头上裹着黄头巾 刻意挑选的日子成败笔 外戚何进与汉灵帝的恩与怨 袁绍是导致局势失控的罪魁祸首 董卓成功策反吕布靠的不是一匹马 在这件事上董卓和袁绍都没有退路 “十八路诸侯”为什么打不过董卓 真正的实力派们集体缺席 第二篇 群雄混战 曹操与袁绍:不得不说的秘密 一对亲兄弟何以势不两立? 扑朔迷离的曹操杀吕伯奢案 屡有曹操屠城的记载但不是真相 陈宫“捉放曹”的故事没有发生过 “拥曹”的人变成了“反曹”急先锋 危难时刻袁绍帮曹操渡过难关 刘备是汉室宗亲却不是“刘皇叔” 陶谦“让徐州”是明智选择 吕布再次反水杀董卓的深层原因 王允杀大学者蔡邕的隐秘动机 貂蝉、赤兔马和方天画戟的史实与传说 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利与弊 第三篇 大浪淘沙 孙策得高人指点到江东谋发展 袁术迷信“代汉者当涂高”的预言 公孙攒突然间从巅峰跌落 公孙攒构筑的“易京”颠覆传统 因一个原因刘备等人离公孙攒而去 吕布为何“辕门射戟”救刘备 曹操白门楼上杀吕布并不犹豫 袁绍败于世故,吕布败于人情 吕布是三国时代有名的“妻管严” 陈宫宁死也不愿再与曹操合作 曹操杀声望更高的高顺留下张辽 第四篇 官渡之战 “衣带诏”事件让刘备左右为难 青梅煮酒曹操为何不动手 表面顺从的孙策突然要偷袭许县 孙策之死背后有多少种可能 孙策横扫江东留下的深深隐忧 孙策临终前做出的反思很重要 张绣放弃袁绍投奔欠有血债的曹操 刘表内心深处不愿告人的秘密 一篇 信息量很大的战斗激文 官渡之战其实算不上兵力很悬殊 斩颜良、诛文丑与“过五关、斩六将” 为什么许攸一句话能扭转乾坤 历史给的很多机会都让袁绍浪费了 曹操杀许攸却没人说过河拆桥 第五篇 统一北方 袁氏集团受打击后内斗更激烈 曹操着力经营邺城不再去许县 司马懿为何装病回绝曹操征召 不顾多数人反对曹操决意征乌桓 大胜后曹操奖赏持反对意见的人 郭嘉之死对曹操造成沉重打击 华佗被曹操杀了到底冤不冤 曹操的“头风”究竟是一种什么病 为关羽“刮骨疗毒”的人不是华佗 曹操促成“文姬归汉”的真实目的 第六篇 天下三分 没有三顾茅庐诸葛亮还会不会出山 刘表临终前以荆州相托但刘备不敢接 刘备在长坂坡脱险有隐情 曹操真打算率八十万大军灭孙权吗 赤壁之战中双方兵力相差不算太大 赤壁之战未能立即促成天下三分局面 刘备“借荆州”其实只借来半个郡 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还有其他动机 刘璋请刘备带兵去益州的真正原因 张松究竟有没有给刘备“献地图” 葭萌关起兵才是三国鼎立的开始 刘备刚进成都时发生了一场经济危机 三国争霸中也有一场激烈的“金融战” 第七篇 孙刘联盟 马超全家被杀自己反受世人指责 张鲁是割据群雄中结局最好的人 曹操得陇不望蜀并非过于保守 益阳城外真实的“单刀会” 刘备甘愿吃亏实为迫不得已 刘备汉中称王时劝进名单上的排名 刘备任命的“四方将军”中没有赵云 刘备出人意料提拔魏延守汉中 曹操知人善任造就了“八百破十万” 鲁肃为何临终前不推荐吕蒙接班 关羽突然北伐事先没有请示过 孙权为什么突然从背后袭杀关羽 刘封不救关羽有难言之隐 诸葛亮借孙权之手除掉关羽的说法可信吗? 关羽被尊为武圣与战绩无关 第八篇 王者之路 曹操颁布《求贤令》的背景与深意 曹操亲自撰写的一篇 “自传” 曹操花大力气修建铜雀台的用意 选曹植做接班人的结果只会更差 曹操一生征战未能统一天下 站在历史角度评价曹操这个人 围绕魏明帝曹叡的一些传说 夺嫡失败后的曹植处境尴尬 刘备急于称帝其实有很现实的原因 诸葛亮为何不劝阻刘备东征? 刘备东征为何不带诸葛亮和赵云? 夷陵之战没有摆下“七百里连营” 托孤堂帷帐后不可能埋伏刀斧手 第九篇 鞠躬尽瘁 “七擒孟获”是历史真实还是传说? 诸葛亮多策并举保证南中长治久安 诸葛亮发动的北伐究竟有几次 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的理由 马谡不听嘱托带兵上山并非出于弱智 诸葛亮没有给司马懿上演过“空城计” 诸葛亮斩马谡不是找人“背黑锅” 诸葛亮为什么格外器重姜维? 魏延的“子午谷计划”可行吗? 诸葛亮率十万大军为何攻不下陈仓? 司马懿“借刀杀张郃”的疑案分析 诸葛亮弹劾李严不是推卸失利责任 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东西? 诸葛弩和八阵图是传说还是真有其事? 魏延为何没有参加“五丈原会议”? 司马懿是不是很忌惮诸葛亮? 诸葛亮北伐不是为保住权力地位 第十篇 三国归晋 曹爽为何斗不过司马懿? 曹爽为何轻信司马懿不杀他? 司马懿政变成功后不称帝并非虚伪 “暨艳事件”的幕后推手是孙权 孙权纵容校事弄权的真实意图 孙权晚年亲自挑起了“南鲁之争” 导语 狭义的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三个政权并存的时期。广义的三国,则要从公元184年算起,至280年止,约100年。这是因为,人们通常所熟悉的许多三国人物,如曹操、袁绍、袁术、吕布、公孙瓒、董卓等都活跃在三国政权真正建立前的30多年里,本书稿提出的“三国一百年”即这段大三国时代。书中着重解读了大三国时代的关键时刻和有诸多争议的事件背后的历史真相。力求依据史料,呈现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背后隐藏的故事,重新塑造这些历史人物的刻板化、单一印象,为读者还原一段全面、真实的历史。 精彩页 “造反者”头上裹着黄头巾 1 读三国,通常要从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开始读起。狭义的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三个政权,曹魏建立的时间最早,是在公元220年,而黄巾大起义爆发于公元184年,中间相差了三十六年。读三国为什么要从三十多年前就开始呢?这是因为,人们通常所熟悉的许多人物,如曹操、袁绍、袁术、吕布、公孙瓒、董卓等,都活跃在这三十多年里,真正意义上的三国开始时,这些人已经离开了人世。广义上三国的时间范围大约有一百年,所以,要读完整的三国,必须将时间的坐标往前移,加上东汉末年这一段。东汉末年发生了许多大事,其中黄巾大起义就是一个重要节点,上面提到的那些著名人物,他们多多少少都与这场大起义有关,正是有了这场农民大起义他们才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说起这场著名的农民起义,有令人扼腕叹息的地方。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最早跟着他们干的不到一千人;刘邦斩蛇起义,当时只有两千人;西汉末年的绿林军起义,努力了数月,队伍还不到一万人,而张角等人所筹划的汉末黄巾大起义“阔气”得多,准备了十几年,仅正式成员就有数十万人。起义军建立了严密的内部组织,北方主要州郡都有他们的分支和眼线,对百姓的发动工作也做得十分充分。按理说,这场起义成功的概率应该是百分之百,不成功真没有地方说理去,但这场起义却失败了,而且失败得十分迅速。 2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经济困顿,朝廷里宦官专权,他们的爪牙在各州郡为非作歹、欺压百姓,皇帝被宦官、外戚轮流操控,朝中即使有正直的清流官员也被打压或禁锢,东汉王朝发展到这时,已经到了日薄西山的状态。一部分人看到了眼前的现实,心里有了想法,打起了推翻朝廷的主意,出身于冀州的农民张角就是其中之一。张角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张梁,一个叫张宝,张角领着他们,手持一根九节杖,经常在冀州一带活动,用符水、咒语等给人治病,深得穷人的拥戴。张角名气一大,就有人跑来给他当学生,于是张角开始吸收徒众。来的人越来越多,多得让张角都感到吃惊。不过张角不害怕,因为他与普通的农民不太一样,他有文化,而且有胆识。 受当时流行的一本神秘书籍《太平清领书》的影响,张角创建了太平道。当时社会上有大量失去土地、无家可归的流民,这些人都是土地兼并的受害者,没有人关心他们,他们也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太平道的出现至少给了这些人温暖和希望,不用动员,这些人都追着赶着来入道。还有一些人虽不是流民,但看到太平道挺厉害,也主动加入进来,这些人里有基层官吏,也有地方的豪族,甚至还有宫里的宦官。为了入道,有的人甚至变卖家财远道来投,以至于道路堵塞,《资治通鉴》上说:“未至病死者亦以万数。” 张角自称大贤良师,是太平道的总首领,张梁、张宝自称大医,是太平道核心领导成员。张角派出八个弟子到四面八方宣传教义、发展徒众。经过多年发展,太平道的势力遍布了东汉全部十三个州中的八个州,徒众达数十万人。张角把这些徒众划分为三十六个“方”,大的万余人,小的六七千人,每个“方”都设一名渠帅作为首领。 3 太平道大张旗鼓地做着这些事,朝廷难道没有丝毫察觉吗? P3-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