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雄,1965年生,内蒙古武川人,理学硕士,法国工商管理博士(DBA),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兰州大学兼职教授,南方科技大学产业教授,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在研究机构、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和国有大型企业任职,从事企业战略、企业管理和能源资本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已出版《经济学笔记》、《非常责任:一个挂职市长的思考》、《诸葛亮治军方略》、《诸葛亮治政方略》、《知与行:核电站大修管理思辨录》、《企业执行力》和《至乐斋诗抄》(三部)等专著,以及《武装未来》、《新干涉主义:冷战后美国军事力量的使用》和《里根政府是怎样搞垮苏联的》等译著共21部,发表论文30多篇。
父亲手中的笔,映射着孩子脚下的路。这是一套一位普通的父亲完整记录一个平常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的书信体著作,堪称“当代《傅雷家书》”。作者自女儿上小学开始,坚持每周给女儿写一封信,一直写到女儿高中毕业。女儿小学六年期间,共写了251封;初中三年期间,共写了149封;高中三年期间,共写了154封。十二年期间,共写了554封。这一封封信,虽然不是优美的散文,也不是严谨的科学论文,更没有诗词的飘逸,但它们把父亲对女儿的爱鲜活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平凡,是生活的底色。这套书中所说的事情,都是一些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家长里短”,作者传递给女儿的一些为人处世的原则或信念,却有其独到之处。比如,作者一直教育女儿要做一个“大气、大度、大方”的人,而且在不同的场合下告诉女儿什么是“大气、大度、大方”;再比如,作者要求女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也经常提醒女儿哪些事情是她“自己的事情”。从这些生活理念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作者是希望女儿成为一个能够在社会中正常生活的正常人。作者认为,生活的底色就是平凡。因此,他对女儿的期望,就是“做一个平凡而踏实的人,宁肯与群星作伴,莫要与日月争辉”。这是对很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价值观的一种颠覆。这种平凡而踏实的价值理念,值得所有的父母们加以借鉴。
小学篇
序一
序二
序曲:水调歌头·致女儿
一年级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生事业自今开
发芽的种子
我们就是一伙的
分数不是最重要
自由的小金鱼
走错路是难免的
世上最数妈妈好
爸爸打给你的“借条”
应该给爸爸开门
“家丑”不能外扬
“打死我也不说”
妈妈只想做“博士后”
方格内找数字规律
考试前的叮咛
不错的“收成”
充实的暑假
二年级 学贵有恒无技巧,勤能补短惜余时
背诵诗词是“童子功”
爸爸猜出了你的谜语
爸爸也参加考试
悠闲的国庆节
爸爸要“上学”去了
有文化的“民工”“这个叔叔挺好的”
爷爷奶奶又老了
咱们的“比赛”要继续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初中篇
高中篇
一部《傅雷家书》,曾经唤起多少子女对父母情感的回归与缅怀。在每一个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永远是值得珍视的最爱。“神马”都是浮云,惟有舐犊之情恒久不变。人生不论目的,只是一个过程。“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的情境,流泻在笔尖下,凝固在书册内,存放在记忆中。人生没有回头路,脚下的足迹,便是通向未来的单行道。假如每位父母都能用手中的笔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它必将成为父母与孩子们共同的宝贵财富,为将来的生活预付许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