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在中国传统中,“懂得等”比“让人等”高明,而真正的掌控,便是每人对自己个人时间的掌控。对于中国人而言,时间既不是一支射向靶子的飞箭,也不是一个度量流沙的沙漏,而是流水。水有时会吞噬我们,但却又承载着我们、怀抱着我们;它似弱实强,任何物事都无法阻止它奔流入海。行走在时间里的中国人,既紧张急迫又耐心灵活,他们在在快慢之间切换,在感情与理智之间切换,随时间之流流淌。在北京生活了近二十年的法国人佳玥,通过自己切身的观察和思考,通过与艺术、文学的连结,指出:中国人对待时间的智慧,或许是医治西方人“时间病”的一剂良方。 作者简介 柯思婷·佳玥,自2003年起在北京生活,发现自己的“法国皮囊中住着一颗中国灵魂”。她是很艺术的哲学家(当过哲学教师,艺术之家“艺术8”的创始人),是企业家(“欣德新思”负责人),也是作家(著有《看,是一种艺术》《当蒙娜丽莎遇到中国人》等作品)。但对她来说,很重要的身份,是中法文化的摆渡者(中法文化论坛副主席)。 目录 引言 时间总是不够 一、跑个不停 二、西方的时间是“僵死”的 三、在场的质与量 四、为什么会不耐心? 五、时间面前人人平等? 六、“放下!说时容易做时难……” 七、毁人的时间 八、盗时间 九、这一章只占你两分钟 十、做事要快 润物细无声:中国人的时间观 一、时间可两用 二、与人相处的时间 三、播种与拔苗 四、准时的艺术 五、给自己自由 六、蓝医生的银针 七、理性眠,蝴蝶生 八、一时间创造,一时间蜕变 九、中国人的灵活性 十、一炷香的工夫 深化的时间 一、为何要深化? 二、文化的时间 三、偷闲之必要 四、看的时间 五、情的时间 六、付出的时间 七、我有两个未来 八、向流逝的时间祈祷 九、倦鸟恋巢、及时行乐或满腔热血 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