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别样红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维红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王维红,安徽含山人,教育工作者,现居合肥。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月亮湾作家村驻村作家。出版《心灵蓝叶》、《幸福的米香》等文集。
书评(媒体评论)
叶子爱花爱草。她的散
文亦像她的人和她笔下的花
草一样,散发着幽兰般的淡
的芬芳。
——苏北
这是作者用心编织的一
个花环,上面有晶莹的露珠
,在清晨的熹光里闪亮。
——许若齐
作者爱花爱画爱生活亦
爱文字。这是她的第三本书
,这本书显得更成熟也放得
更开,因为这期间她已经开
始画画,显然文字里会有更
多画面的呈现和色彩的表达

——马丽春
文字是有限的,生活却
是无限的。而作者在写作过
程中,却找到了无限的可能
与希望。
——程耀恺
后记
别样红
在大自然众多的色彩中
,我最喜欢红色。家中大的
物品,小的用具,一向偏好
红色。自己穿的四季衣服,
单的棉的,几乎都有红色。
就这样,一次次去服装店,
看来试去,依然钟情红色。
是因为自己名字中有一
个“红”字的缘故,还是性格
色彩里热情的成分居多的缘
由,还是审美概念里对红色
的喜好?不得而知。早些年
甚至还埋怨被人称为先生的
父亲,在给子女们取名字没
花心思,姐妹几个叫着“芳
、玲、萍、红”,除了女性
化色彩,实无学问和意义。
再后来,觉得“维红”这名字
也挺好。读师范那会,教我
们中文的老师,是一个头发
只稀疏几根,额上常架着一
副老花镜的老学究。那日课
上,他正讲解王维诗词的意
境,而我低头在桌下看闲书
。后听到他一字一顿地拉长
音:“王维——红,请你来
朗读一下王——维这首诗。
”我一惊,这才从闲书的情
境中出来,全班同学哈哈大
笑。瞧,这名字离大文学家
也只差一个字呀。
前些年取笔名蓝叶子,
后发觉这名字很多网站已有
注册,于是改最后一个字为
红。这名字似也有些俗,可
俗就俗吧,接受俗气的名字
也如同接受普通的自己一般
,毕竟这世界自己才是独一
无二的。
文友圈子里叫我本名的
少,叫叶子和蓝叶红者多。
有人问,蓝叶红是怎样一种
红呢?我笑而不语。
名字,是一种符号,但
名字也具有特别的意味。于
我来说,名字随意,生活态
度,与人相处,也都随和随
意。朋友夸我人缘好,有感
召力。人贵自知,优点的背
后常伴随缺点。因为随和,
个性总是磨灭掉一些,对事
对入就不那么有原则,“和
稀泥”的时候多;人缘好,
倒是因为懂得退让与换位,
与人处求大同存小异;有感
召力,也意味着牺牲自己的
时间,经常去号召、去组织
一些活动,不怕累。如此而
已。
这也是自己所愿意的吧

更多的时候对自己的认
同非常重要。各人有各人的
活法。那么,你愿意像别人
那样去活吗?答案是否定的
。同样的,如果想把自己的
意志加在别人身上,那也是
恐怖的事。生活的意义,在
于各自去寻味。
电影《黄土地》里有一
群生活在荒凉的土地上,像
土一样,甚至一辈子,连名
字都没有的人。但他们都努
力地活着,努力地相信活着
是有意义的,这或许也是另
一种形式的生命意义。
在渐渐接受我是我,我
就是我这样一个人的过程中
,我们长大了,成熟了。经
过时间与空间的慢慢沉淀,
最终懂得,每一个人都是独
立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
特的个性。因为你身上有着
别样的东西存在,这,就是
你自己的本质。
这几年除了读书写字,
自己又爱上了绘画。有朋友
说我兴趣太广杂了。是的,
业余时间我还喜欢旅行、唱
歌、瑜伽、美容等等。朋友
似为我可惜:画画就画画,
写作就写作,活动太多,精
力有限,难免一事无成。我
也懂得“掘井九眼,不如深
挖一井”,可我不能单纯到
只一心去写作,也不能做到
只画画不写作。“写作是清
晨叫醒我的鸟鸣,也是午后
阳光的流年”,更是安妥心
灵和表达思想的方式。而画
画是读书写字之后的调剂,
涂抹心情,非纸上蹁跹不可
。再者,周末与朋友聚会打
牌,假日与家人携游,皆不
可或缺。“我们于日用必需
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
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
觉得有意思”,知堂先生的
语录,亦是我一以贯之随意
自在的生活哲学。
回顾这几年的文字生涯
,总有百般感慨。冰心曾说
过这样一段话:“爱在左,
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
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
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
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
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
不觉悲凉!”记得几年前,
我的散文集《幸福的米香》
在杏花公园签售时,一位白
发老人走到我的展位前,紧
紧拉着我的手,说她读过我
那篇刊发在《新安晚报》上
的《一碗汤的距离》,还推
荐给儿子读,促使儿子真动
念要在她现住的小区买房。
前几日,在朋友的新书发布
会上,一位陌生的读者打听
,问我可是写《请给蔷薇让
条道》的作者?说那篇文章
写得很有情怀。想到每次我
有小文登报,总有朋友发来
信息告知并表达读后感受;
想到我的学生们还常问老师
可出新书了?想到家人同学
文友们时常的关注与鞭策,
所有这一切都给了我很大的
鼓励与支持,让我有理由和
信心继续写下去。
这本小书中有很多篇回
想的经历,有无数条路通向
记忆深处的那片乡野,却没
有一条路可以走出,如同写
这篇文字时,我有无数种开
头的方式,却怎么也找不到
一种适合的方式去结束。最
近几年拉拉杂杂地写了一些
文章,一直犹豫是否结集出
版。五年前共同参与“合肥
姐妹”丛书的文友们大都相
继写出新书。作为同一群体
的一个,我内心多少有些掉
队的恐慌。想到年底即将退
休,如同每年辞旧迎新之际
总得写上一篇总结与展望般
,似乎出本书留给岁月,这
辈子的职场生涯才算完整。
于是,在对近几年发表在各
类报刊公众号上的文字进行
筛选和整理后,最终汇集出
这本文集
目录
序 跟着群主去心游(许辉)
草木闲情
文竹
春花三帖
那些黄花
邂逅虞美人
红花草
太阳花
荻花秋红草红
婆婆纳也有春天
请给蔷薇让条道
认养
我的后花园
白菜与玫瑰
左手白菜右手玫瑰
提起竹篮上菜场
路遇
鸟窝
人字瀑下闲读
只待秋风起
修行的蛤蟆
运漕早点
你那么在乎天
和蒋勋一起散步
闲与忙
喀秋莎
记忆串烧
记忆串烧
我的小学我的老师
我的童年我的游戏
扎窝
锅巴控
声声敲山醒
心静自然凉
凼子圩与大圩
童年的端午节
旧时年味
白水坝旧忆
农科南路40号
回不到从前
悠悠我心
豆蔻
两把梳子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母亲的南瓜地
父亲与书
给自己送束花吧
在华盛顿过年
连续梦
山里的小屋
176岁老人
好人万安
高洪其人
冷月蓝
好人万安
小大人周大宝
祖母
老季
且行且珍惜
听归隐者说
天柱山散板
不负银杏不负秋
择一河而居
永远的大庙村
零下29摄氏度的爱
美国小镇
西藏去来
海上慢生活
日记抄
在浦江书院的日子
大山村手记
巴尔的摩日记三则
驻村日记
后记 别样红
精彩页
文竹
进门,开窗。每日第一眼,总会落在窗台的文竹上。
这盆文竹,伴随我也八九年了吧。
之前的办公室,有一对用于接待的木制沙发,中间茶几上常年摆着这盆文竹。
办公室摆文竹最适合不过。当然,我是极喜文竹的。
忙碌工作的间隙,坐在沙发上读书或思考,有文竹相伴,似乎多了兴味与宁静。周末,我担心它干涸,总给它喝足水。周一,我早早地进办公室,一番打扫后,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侍弄文竹。将其搬到室外水池边,适当补水,然后修剪。养花多年,一直不能容忍枯枝败叶,总爱修修剪剪,就连文竹细小泛黄的绒叶也不放过。当然在修剪时使其疏朗有致,保持外形的美感也尤其重要。几年下来,培于白色瓷盆的这丛文竹,枝茎高低错落,叶色青葱翠绿,丰姿绰约,它俨然成了我的一幅山水小品,文雅而不俗。有客至,赏其美姿,夸赞几句,我自然欢喜。
我知道文竹有多个名称:云片松、刺天冬、云竹等。但我更喜“文竹”二字。文雅之竹,似一首轻音乐般给人以美感,多好听。
“纤枝却见松竹骨,柔叶也含云水心”,都道文竹兼具竹的气节和松的俊秀。文竹虽不是竹,但它枝干有节,外形似竹,与竹相比,它又凸显姿态的文雅。习画亦有几年,感觉在造型和笔意上,文竹简直就是松之微缩版,它兼具了松的品性——经冬而不凋谢,挺拔而不媚俗。
闲时,对着一盆文竹发呆。那旁逸斜出的细叶,层层叠叠,似绿云缥缈,俊秀而柔美。观之越久,则越认同“阅之顿生美感,阐释自显多余”。这小小的自然世界和人的内心在审美上是多么相通。
客厅、书房、案头,置文竹一盆,似乎就有了文人的品性和书香的气息。
好像很多年了,我都坚持养文竹。
家里也是不能没有文竹的。阳台上一大一小两盆文竹。大的那丛,栽于赭石色陶瓷盆内,浑然天成般地就有了古雅的韵味。小的那株,用景泰蓝的圆形花盆培植,则置于我书画台一角,也附庸“一丛袅袅案边盈”之风雅。去年暑期去西藏前,一再叮嘱先生别忘了给阳台的花们浇水。一个月后归来,一数,近四十盆花草,死了三盆。那小文竹也枯黄得似乎点把火就着了,这把我心疼得。拿先生是问,他辩解——自己可是都天天浇水的。想想这平日里不谙花事的人,哪知文竹娇气,喜阴又怕湿,更不能暴晒的道理?本准备扔掉,后观其竹茎还透着绿,便一顿修剪又进行换土抢救,过了几天,看它渐渐恢复元气,泛青的秆子边,还冒出了嫩绿的小叶来,这才舒了一口气。
无论在家还是在办公室,每日有文竹相伴,日子悠然似水,素净简洁。
办公室这盆文竹,早成了我心爱之物。敲字累了,举目窗外,文竹便入眼人心。层层绿波,将疲惫的双眼浸染得空翠清远,那一刻,如置身于华严境界般,一念清净。
有时看这文竹,也会想起旧时光。想起校园里的花花草草,想起课间嬉闹的孩子,想起批改不完的作业,想起每当假期来临时的种种憧憬。
去年暑假,当目送最后一个学生迈出校门后,我的教师职业生涯也结束了。那儿倾注了我几十年辛勤劳作的汗水,那里的教室、操场、旗杆,那里的一花一草一木,都牵动着我太多的情感。告别那天,整理旧物,可除了带走一大包二十余本工作日记外,我又能带走什么呢?
临出门,再一次回望多年伏案的办公室。忽而,文竹柔弱的身姿,映人我眼帘。或许是时光让物品有了人格,有了灵魂,或许是内心存留一点唯心色彩和坚信万物有灵的执念,那一刻,那盆文竹,像极了一个楚楚可怜的孩子,它对我张望,央求我带它走。
心,忽然痛了。草木有本心,我对它付出情感,它对我也多有不舍吧。
还好,在新的办公环境中,有一件旧物陪伴。“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虽此竹非彼竹,但更令我心仪迷恋。无限感念,逝去的岁月是美丽的,因为它留给我们永不能再得的惆怅,也就有了永远的回味。
P3-5
导语
王维红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知识女性。她能歌善舞,歌甜人美,在学校学习期间、在工作单位、在群里,都是一位文艺骨干;她是一位小学校长,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为孩子们编印作文汇编,课余教孩子们识花认草,让孩子们从小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她爱绘画,画风质朴,暗含童年印象,闲时抹上几笔,心静意远;她崇尚文学,她的散文,题材丰富,语言醇实,人物鲜活,她以山泉般叮咚畅流的文笔,描述过往的记忆,抒写心底的情感,复现身边的人物。
翻开她的这本《别样红》,跟着作者去探一探她的亲情、爱情和友情,去窥一窥她丰富的情感世界,去读一读她内心的文艺梦想,去瞄一瞄她的婆婆纳、太阳花、虞美人以及各种花花草草,去感受一下她的童年游戏、焦香的锅巴、爽口的早茶和夏日双抢……
序言
跟着群主去心游
许辉
微信出现以后,诞生了
一个新的社会兼职:群主。
群主的责任和义务就是管理
好一个由或兴趣相近,或职
业相似,或性别相同,或经
历相当的同事、同好、同学
、朋友参与的群,聚拢好这
个群里的成员,使人们在传
统的社会生活之外,还能友
好地参与一个或几个带有一
定隐私性质的小圈子,共同
提升新时代里新生活的获得
感和质感。入群,有时候是
一件能让人兴奋的事。人们
在这个小圈子里较易找到生
活的归属和认同;在这个小
圈子里,大家可以放飞心情
、读书写作、谈天说地、回
忆往事、雅集品趣、共赴远
方。维护经营得好的群,就
是一个对所有成员有益的小
社会,就是一块梦幻的小天
地,就是一畦让人留恋的自
留地,就是一种可依可附的
好心情。而一个群经营得好
不好,主要看群主的聚合力
、奉献心和责任感。王维红
女士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群主

这是一个以文学为底色
的朋友群,在王维红女士带
领下,在全体成员努力下,
这个群积极组织采风、采访
活动,先后到含山凌家滩、
合肥紫蓬山、江苏洪泽湖、
长丰吴山庙、宿州新汴河、
肥东中庙镇、天柱山卧龙山
庄、蚌埠禾泉农庄、霍山东
西溪、肥东撮镇镇、黄山员
外村、望江石莲洞、石台大
山村等地采风、采访,深入
山水社会,贴近时代生活,
感受岁月流年;这个群里人
人都创作不辍、比学赶帮,
时常占领一块块报刊版面;
这个群还时兴出版文学专著
或合集,今年你一本,明年
他一册,交流互鉴,共同进
步;这个群常有群员召开新
书发布会、新书分享会,既
为自己积累,也为社会贡献
;这个群爱慕才华,崇尚学
习,敬畏努力,群风清朗;
这个群与铁凝主席交流互动
,与王蒙老师合影同游,并
常常零距离感受学习诸多中
国当代文坛大家风范;这个
群时常到群员老家读冬小麦
、逛分水岭、品老鹅汤、游
芦苇荡、摘野蓝莓、挖野荠
菜、寻蒲公英;这个群还不
时开展支文支教活动,和乡
镇中小学学生共度六一儿童
节,为山区孩子讲文学、才
艺、摄影、手工课,为行政
村基层干部讲文化时政课…
…在群主王维红的操持下,
这个群便如此这般地厚实和
快乐起来。
王维红是一位多才多艺
的知识女性。她能歌善舞,
歌甜人美,在学校学习期间
、在工作单位、在群里,都
是一位文艺骨干;她是一位
小学校长,与孩子们打成一
片,为孩子们编印作文汇编
,课余教孩子们识花认草,
让孩子们从小就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她爱绘画,画风
质朴,暗含童年印象,闲时
抹上几笔,心静意远;她崇
尚文学,她的散文,题材丰
富,语言醇实,人物鲜活,
她以山泉般叮咚畅流的文笔
,描述过往的记忆,抒写心
底的情感,复现身边的人物
;她乐好诗意的远方,常流
连山水、涉足幽林、行走戈
壁、酣眠深村;她痴花草,
慕兰竹,真个是见花留人、
闻香移步;她喜读书,闲来
一盏茶,冬深阳自暖。在自
家花草拥簇的阳台上,品茗
、读书,且别有一番心意在
其中;她关注社会,推崇公
德,热爱家园,见到杂物乱
堆乱放,她忍不住要打市长
热线反映,看到花事受阻,
她也忍不住奔走呼吁,直到
圆满解决,为社会奉献了一
种纯洁与美好;她同情弱者
,对看大门的、卖烧鸡的、
扫地的老人、格桑花助学对
象,她都抱有一种同情与友
爱;她有组织才能,能守持
耐心、不计烦琐、贴工贴油
、聚友凝情。
这样一位群主,还不值
得跟着她的这本《别样红》
,去探一探她的亲情、爱情
和友情,去窥一窥她丰富的
情感世界,去读一读她内心
的文艺梦想,去瞄一瞄她的
婆婆纳、太阳花、虞美人以
及各种花花草草,去感受一
下她的童年游戏、焦香的锅
巴、爽口的早茶和夏日双抢
,去跟随她的足迹游历一番
远方的山、远方的水吗?
祝贺群主的新书面世!
2019年9月28日于合肥南
艳湖竹柏簃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
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
协会全国散文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作家协会原主席)
内容推荐
本书是散文集,分七辑,收录了《太阳花》《路遇》《记忆串烧》等随笔,记录了在草木闲情光阴里朴素日常的人与事,以及与自然草木亲近,对故乡童年的怀念和与珍惜。抒发了一页山水,一页草木,一柸故土在心底的珍重与美好。以草木本心平常生活诠释自然生命的纯粹、纯真,倡导绿色人文与心灵环保的理念。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0: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