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荷花淀(孙犁中短篇小说选)/时代记忆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孙犁
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曾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和工作。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30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散文集《晚华集》《秀露集》等。
目录
第一辑 光荣
光荣
麦收
走出以后
丈夫
黄敏儿
杀楼
村落战

“藏”
第二辑 荷花淀
琴和箫
荷花淀
芦花荡
新安游记
采蒲台
嘱咐
第三辑 山地回忆
山地回忆
邢兰
战士
女人们(三篇)
山里的春天
蒿儿梁
吴召儿
第四辑 村歌
村歌
第五辑 铁木前传
铁木前传
第六辑 嚣磊小说
鸡缸
女相士
高跷能手
言戒
三马
小D
王婉
冯前
附:麦田中
精彩页
走出以后
南郝村虽然说不上什么山光湖色,有出奇的风景可看,却是大平原田园本色。围村一条堤,堤外接连不断已经收割起庄稼的田亩,杨柳树也很多。村西有一条大河绕过,隔河望去,又是一围村庄,一片田亩苇坑麻地。倘在夏秋两季,也一定有些风光景致。
正是冬天,快要过旧历年了,我在这村子住下。房东老伴儿两个,待我很好。那男的,属于乡村的要看女人眼色行事的那一种,但对熟人也能谈论一番。女的干净利落,能说会道,顶多半个男人,据说事变前有些“潦倒气”,可也没有大不好,只是成成女人赌局,取乐抽头,现在连这个也免了。
房东只有个女儿,今年十八岁。从小娇惯,抗战以来,更当男孩子看待,说一不二。我们不久就熟起来。这姑娘,在多么生人面前也没红过脸,忸怩过。听说我又是一个乡亲同志,就更随便一些。
我的习惯,不喜欢女人那一种张狂,她却以张狂为能事,也是她的习惯。说话哼哼唧唧,不撇嘴就跺脚。我最不爱看她那走路的样子,特别在大街之上,两只手垂直,手心向后,稍稍外张,两个脚尖向里靠,两只眼睛看着脚尖前行,两手就急急摆动。远远望去,使人想到鸭子.袱水,我一见,就笑。既然在空气里走动,为什么把两只手当作蹼来运动呢?难道以为人会在空气里沉底,害怕淹死吗?她却交游很广,认识许多女孩子,不但本村,外村也有许多姐妹。同时,她的好处也很多。为人慷慨,大有母亲作风,对抗日工作热心,敢出头,所以也着实令人赞佩。
不久,她一定要去升学。我写了一封信,介绍她到抗属中学附设的卫生训练班去试试,却录取了。回来,和她母亲说了没三句话,搬起脚来叫我看看鞋底,说是磨破了;就跑到街丢,找她的伙伴们去了,气得她母亲埋怨半天。到夜晚回来,带来一个同她年岁差不多,比起她那细长个子,算个中等身材,比起她那尖长脸,算是圆脸,细眉大眼的女孩子来。说是她一个干妹妹,也要去升学,叫我写介绍信。
当时我不明底细,只随便谈了谈,房东姑娘却在一边笑。那个新来的叫王振中,自己说十七岁,家里愿意叫她出去。这个女孩子说话声音低,但听来很清楚响亮,老是微笑着,还有些害羞。说话和房东姑娘不同,很少流行的新名词,但是道理说得也很明白,叫人相信;只是在说话中间,有时神气一萎,那由勇气和热情激起的脸上的红光便晦暗下来,透出一股阴暗;两个眉尖的外梢,也不断簌簌跳跃,眼睛对人有无限的信赖。她把要说的说完,就要走;我也随便答应,明天再说,可以写个信去考考。
女房东是没事,也要一天找我谈上一个甚至两个钟头的。她的道理是:同志住在家里不分彼此,这样才显得亲近,何况我是一个乡亲,和别人就更不同些,有东西随便拿着吃就是了,她有什么话也就全告诉我,叫我出个主意。这回,王振中走了,她就过来,和我讲说了王振中的家:王振中是这村北头赶大车王六儿的女孩子,也是独生女,家里虽然穷,但也因为这孩子从小就仁义懂事,爹娘也娇养惯了的。
P28-29
导语
孙犁,1913年旧历四月初六日(公历5月11日),生于河北省安平县东辽城村(今改名为孙遥城村),学名孙树勋,保定育德中学高中毕业;家道匮乏,无力支持他上大学深造(他说,那时供一个大学生,需要经营地主的经济实力)。嗣后,在北平两年,当过小公务员、小职员。1936年暑假后,去白洋淀边的同口小学教书,1937年,学校被日本侵略者所毁。1938年春,参加党领导的抗日队伍,开始革命文学创作,并以笔名孙犁行世。《荷花淀(孙犁中短篇小说选)/时代记忆文丛》是孙犁的一部中短篇小说集。
序言

接触的现实主义文学家
孙犁 刘宗武
孙犁,1913年旧历四月
初六日(公历5月11日),
生于河北省安平县东辽城
村(今改名为孙遥城村)
,学名孙树勋,保定育德
中学高中毕业;家道匮乏
,无力支持他上大学深造
(他说,那时供一个大学
生,需要经营地主的经济
实力)。嗣后,在北平两
年,当过小公务员、小职
员。1936年暑假后,去白
洋淀边的同口小学教书,
1937年,学校被日本侵略
者所毁。1938年春,参加
党领导的抗日队伍,开始
革命文学创作,并以笔名
孙犁行世。
他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成
长起来的作家。《孙犁文
集·自序》中明确地说:“我
的创作,从抗日战争开始
,是我个人对这一伟大时
代、神圣战争,所作的真
实记录。其中也反映了我
的思想,我的感情,我的
前进脚步,我的悲欢离合
。反映这一时代人民精神
风貌的作品,在我的创作
中,占绝大部分。其次是
反映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
的作品,还有根据地生产
运动的作品。”(《孙犁文
集》补订版1卷)这是真诚
的自白。
孙犁自幼喜爱读书,十
岁时就读了《封神演义》
《红楼梦》等古典文学名
著。中学的初中阶段,年
仅十六七岁,就创作了小
说发表于育德中学的校刊
《育德月刊》上。但他正
式地从事革命文学活动,
却是在抗日战争之初。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他
就参加了抗日宣传的各种
活动,如编诗歌集、撰写
论文和编演话剧等等;
1939年春,从家乡冀中调
到晋察冀边区(主要的活
动地区在阜平、平山等地
),如他自己说的:“在这
一地区,随着征战的路,
开始了我的文学的路。”“它
们都是时代的仓促的记录
,有些近于原始材料。有
所闻见,有所感触,立刻
就表现出来,是璞不是玉
。生活就像那时走在崎岖
的山路上,随手可以拾到
的碎小石块,随便向哪里
一碰,都可以进射出火花
来。”(《在阜平》)又说
:“它们是:有所见于山头
,遂构思于涧底;笔录于
行军休息之时,成稿于路
旁大石之上;文思伴泉水
而淙淙,主题拟高岩而挺
立。”(《关于散文》)而
且,他参加抗日的队伍,“
则是带着一支笔去抗日。
没有朱砂,红土为贵。穷
乡僻壤,没有知名的作家
,我们就不自量力地在烽
火遍地的平原上驰骋起来
。”“那时的写作,真正是一
种尽情纵意,得心应手,
既没有干涉,也没有限村
,更没有私心杂念的,非
常愉快的工作。这是初生
之犊,又遇到了好的时候
:大敌当前,事业方兴,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文字生涯》)孙犁是以
一种极为愉快、极为兴奋
的心情描绘了他开始文学
生涯的过程和心境。那时
,虽然物质条件极其困难
,忍饥挨饿,受苦受冻,
还要躲避敌寇“扫荡”,颠沛
流离,担惊受怕;但是,
不论身体,还是精神,都
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

…… 在《芸斋小说》
里,作家采撷了人们习以
为常、司空见惯的细节,
取材虽小,喻事却大。《
言戒》取材生活末事,却
给人惊骇的结局。因写作
取得报酬的“我”遭人忌羡,
“我”以“你也写吧”反唇相讥
,却被对方怀恨在心。在
动乱时期对方当上造反派
头头,对“我”“百般凌辱”几
致殒命。至于高跷能手,
国破家亡之日,为敌人献
艺,临死之时,仍不以为
耻,糊涂至极。女相士巧
舌如簧,乘国难之机,以
相术大发其财。她与“我”在
菜窖里谈些闲话,也被革
命群众视作“反动”阶级的新
动向。所以作者认为,“十
年动乱,较之八年抗战,
人心之浮动不安,彷徨无
主,为更甚矣。”在《冯前
》里,有这样一个细节,“
他发言时,却别出心裁:
事先坐在最后一排,主席
一唱名,他一边走,一边
举手高呼口号,造成全场
轰动,极其激昂的场面,
使批判会达到出乎意外的
高潮”。只要是亲身经历过“
文革”的一代人,对这个场
景都会有难以磨灭的记忆
。在《芸斋小说》中,最
令人痛心、最令人悲伤的
是三马之死。三马是一个
很善良、很懂事、很有同
情心的青年,只是由于父
亲问题两个哥哥到了结婚
的年龄而找不到对象,患
上精神病。他不愿和他们
俩住一起,偷偷住进了“我”
留下的一小间空房,竞被
管房的逼迫自杀身亡。“痛
定思痛,乃悼亡者,终以
彼等死于暗无天日,未得
共享政治清明之福为恨事
。此所以于昏吒之年,仍
有芸斋小说之作也。”(《
三马·芸斋主人日》)这段
文字,深刻地阐述了作者
写作的主旨。总结孙犁的
《芸斋小说》,可用他在
《书衣文录》中的一段话
概括:“当变革之期,群众
揭竿而起,选士用人,不
可拘泥细节。大局已定,
则应教养生息,以道德法
制教化天下。未闻有当天
下太平之时,在上者忽然
想入非非,迫使人民退入
愚昧疯狂状态。号称革命
,自革已成之业,使道德
沦丧,法制解体,人欲横
流,祸患无穷,如‘文化大
革命’所为者。”(《孙犁文
集》补订版7卷)
最后,综观孙犁一生的
文学创作,我想最好用他
的老战友,作家、文艺理
论家、资深文学编辑秦兆
阳的话表述之:“孙犁的正
气和清纯的风范,唯清纯
始能持正,因正气更显清
纯。
内容推荐
本书系《时代记忆文丛》之一,收录了孙犁颇具代表性的多篇小说,包括《荷花淀》《芦花荡》《山地回忆》》等,主要表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人民的斗争和生活,通过在我国革命进程中那些最普通、最常见的生活事件,表现出作家所经历的那个时代和特定环境中人们的精神风貌。孙犁在刻画塑造人物形象时,虽着墨不多,却深入细致,善于捕捉人物心理瞬间活动,以极凝练的语言表现出来,他的小说赞颂了根据地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淳朴善良、机智勇敢等品质,深情讴歌了战争年代的人情美、人性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3: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