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原始人传奇(3野马河谷)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琼·奥尔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简介

孤独无依的流亡路上,爱拉决定去寻找新兴人种的部落,但首先她必须想办法熬过即将到来的残酷冬天。也许是图腾灵的庇佑,爱拉意外发现了一座美丽丰饶的野马河谷……

作者简介

琼·奥尔,美国有名女作家,人类学文化学者,荣任波特兰大学、缅因大学等4所大学荣誉教授,获颁法国政府文化部文艺骑士勋章。1980年,《原始人传奇》系列册面世,炸弹般引爆优选,蝉联《纽约时报》畅销书榜41周,并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该系列陆续出版,与《哈利·波特》《指环王》共同获评BBC“很喜爱的一百本书”,被译成31种语言,横扫48国,优选狂销4500万册,引发了从美国到全世界的原始人文化热潮。为了呈现蛮荒狂野、危机四伏的原始人世界,琼·奥尔钻研了冰河时期相关的考古学、古地理学、古人类学的各种学术著作;向专家请教如何狩猎、取火、在雪洞中过夜,如何敲制石斧、搓绳、编制篮筐、鞣制皮革,如何识别野菜、野果和用于治病的草药;并到欧洲的史前人类遗址实地考察,远赴法国、澳大利亚、捷克、俄罗斯做研究;还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相关论文,她的书房里还留存着自己搜集和专业人士陆续赠送的4000多份珍贵的文献资料。

精彩页

她已经死了,死人又何必在乎那冰针似的寒雨打得她遍体鳞伤。年轻女人眯着眼睛逆风前进,把狼獾皮兜帽拽得更紧些。狂风吹扫着熊皮斗篷,绊住了她的脚,让她举步维艰。
   

那片树林是在前方吧?她依稀记得以前眺望这一带时,曾发现地平线尽头有一排参差不齐的树木。要是当时多留意一下就好了,或者自己的记性能跟其他穴熊族人一样好也行。即使到了现在,她还是认为自己属于那个部落,尽管族人一直把她当外人,现在又把她当成了死人。
   

从北方骤然袭来的暴风把她吹扫得低头弯腰,她迫切想找个地方避风。然而,这儿离洞穴已经好远,周遭的地形全然陌生。出洞至今,月圆月缺已经循环了一个周期,她还是不知何去何从。
   

她只晓得要往北走,离开半岛进入大陆。那一夜,伊札临死的时候曾叮咛她离开,还说布劳德当上头目后会想尽办法害她。伊札说对了,布劳德果然没放过她,而且手段粗暴,远超出她的想象。
   

爱拉认为布劳德夺走她的儿子杜尔克简直毫无道理,对她的诅咒更是无凭无据。冒犯神灵的是他,引起地震的也是他。尽管这次她有心理准备,事情还是来得太快,就连族人也花了好一段时间才接受她已经不在人世的事实。虽然对其他族人来说她已经死了,不过他们无法阻止杜尔克盯着她瞧。
   

布劳德是因为暴怒而对她下诅咒的,不像布伦第一次诅咒她时,是几经思量而且有凭有据的——他有理由这么做,大家知道他非给她下死咒不可,而且这个表面上的诅咒其实是要放她一条生路。
   

她抬头迎向凛冽的寒风,却发现周遭的光线越来越黯淡。天快要黑了,她的脚冻得发麻。尽管脚上包着兽皮,兽皮里头还填塞了薹草以便御寒保暖,仍旧挡不住冰冷雪水的渗入。直到一棵歪扭的矮松映入眼帘,她才总算松了一口气。
   

大草原上难得见到树木,得要水分充足的地方才会长树。如果地上出现了两排松树、桦树或是柳树,通常就是水源的记号。这些长年受强风吹袭的树木既长不高也长不好,然而,在干旱的季节里,能在这片地下水源短缺的草原上见到它们的踪迹总是令人欣喜。当暴风自北方冰川呼啸而来时,这几排树虽然稀疏了点儿,多少还是可以提供庇护。
   

没走几步路,这年轻女人便来到一条溪边,溪流两岸早已冰封,只剩一道细细的水流。她转向西方,沿岸边往下游走,寻找树木更茂密、比那片稀疏的树丛更能遮挡强风的地方。
   

她奋力前进着,把皮帽又往前拉了些。忽然,风势停止了,她抬头一看,原来对岸有一面低矮的崖壁阻绝了狂风。虽然冰水持续渗进兽皮脚套里,填塞的薹草早已湿透而失去保暖效果,不过能够脱离暴风吹袭已经够让她谢天谢地了。那面土壁上有一个崩塌形成的凹洞,洞顶端垂挂着裸露纠结的草根以及干枯的植物,底下则是一片干地。
   

爱拉解开湿淋淋的皮背带,将背上的篓子卸下,从篓子里掏出一块厚重的原牛皮以及一段去除了杂枝的结实木条。她以大石头和浮木压住牛皮边缘,再用那根结实的木条在牛皮中央撑起一道开口,搭成一顶低矮的帐篷。
   

接着,她以牙齿解开缠在手上的兽皮。这些兽皮略呈圆形,包住手掌,束在腕上,掌心处有一道切口,以便伸出拇指或其他手指来抓东西。裹在脚上的也是类似的圆形兽皮,只是脚板部位没有开口。她吃力地解开绑在脚踝处、泡得发胀的细皮带,松开兽皮脚套,小心翼翼地捞起湿淋淋的薹草。
   

最后,她把熊皮斗篷摊在帐篷内的地上,湿的那面朝下,再将薹草和包裹手脚的兽皮铺在上面,然后脚先头后地钻进帐篷,以熊皮裹住身躯,再把篓子拖过来挡住开口。她揉搓着冻僵的双脚,直到潮湿的兽皮有了暖意,才蜷起身子合眼睡去。
   

苟延残喘的严冬吐出最后一口气,不情愿地让位给春天。只是早春就像善变的情人,料峭春寒让人想起之前天寒地冻的日子,那蠢蠢欲动的丝丝暖意却也承诺了炎夏的来临。就那么一夜的工夫,风暴骤然停歇。
   

爱拉被沿岸冰块所反射的炫目阳光与耀眼的蔚蓝天空唤醒,只见片片碎云往南方飘然远去。她爬出帐篷,顾不得脚底冰冷,抓起水袋、光着脚丫奔向水边,将包着皮革的动物膀胱装满溪水,喝了一大口。在岸边解过手后,她又钻回兽皮里取暖。
   

不过她并没有待太久,迫不及待地想要再度出发。如今,暴风袭人的危险已过,太阳也露脸了。于是她拿起被体温捂干的兽皮裹脚,把昨晚垫在地上睡觉的熊皮斗篷系好,然后从篓子里拿出一块肉干,最后收拾帐篷打包,以兽皮裹住双手,嚼着肉干继续上路。
   

P2-4

导语

美国重量作家,很会讲原始人故事的奶奶琼·奥尔一生只写《原始人传奇》,奉献所有热情和心血只为讲述关于原始人的故事。本书呈现蛮荒狂野、危机四伏的原始人世界。与《哈利·波特》《指环王》共同获评BBC“很喜爱的一百本书”,被译成31种语言,横扫48国,优选狂销4500万册,引发了从美国到全世界的原始人文化热潮。

序言

致中国读者的信
   

得知中国也有许多对我的作品感兴趣的读者,我十分欣喜。我想,所有作家都渴望达成这样一个目标,那就是利用自己的言语和文辞,在自己独特的故事中表达出普适的人性,让读者在阅读中寻得一些联系与共鸣。你们让我感到自己在这个目标上获得了成功。
   

1977年1月一个寒冷的冬夜,灵感突然造访,让我想到了这个生活在与自己不同的人群中的年轻女孩的故事,连我自己都不 道这个念头从何而来。虽然我一向喜爱读书,但此前从未亲自动手写过小说。不过,当我坐下来开始尝试写作的时候,我发现写作实在是非常有趣。
只是我对自己要写的东西几乎一无所知,因为我对考古学和人类学毫无研究,好在我知道可以从哪里开始学习。图书馆实在是个美妙的好地方,我正是从那里开始了这次我至今都乐在其中的探索之旅。它开拓了我的视野,将现代科学讲述的冰川时代先民的迷人故事呈现在我眼前——我说的可不是那些拖着长胳膊的类人猿,而是人类的故事。我在这里也找到了许多关于小说写作技巧的书籍
,它们让我学会了如何把有趣的故事讲出来。
   

在我刚刚开始写作的时候,这个系列的故事都是由情节推动的——我会首先想到故事情节的点子,然后深入研究,为这些故事提供更丰满的灵感。我原本按部就班地走着求学——
成家——工作的道路,获得
工商管理学位后,我辞去了工作,不过并不是为了写作,而是因为我相信自己可以在商界找到更好的工作。孩子们升入高中和大学后,我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想干什么。有一天,
我萌生了创作关于一个年轻女孩的故事的念头,她生活在与自己不同的人群中,她像我们一样是现代人,身边的人却认为她与众不同。我当时想的是,也许我可以把这个点子写成一部短篇小说,这也是我最早开始写作的动机。初次尝试写小说的感觉很有意思,不过我很快就发现,我既不了解自己描写的主题,对自己塑造的人群也一无所知,于是我开始了一次小小的研究。
   

我的研究是从百科全书开始的,我在书中发现在史前时代的某个时期,曾经有两种不同的人类在同一个地区生活。这个发现让我走进图书馆,搬回了好几摞书开始研读,我从这些书里读到的东西彻底点燃了我的想象力。我此前知道的只不过是九牛一毛。现代人到达欧洲的时候,欧洲地区已经分布着另一种人类了,那就是尼安德特人。创作这些故事的灵感正是由此而来。
   

来自科学家的最新消息表明,早期现代人来自非洲。走出非洲后,他们首先一路向东前往了亚洲。他们极有可能在那里发展出了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语言能力,这些能力与技巧是他们刚刚离开非洲时尚不具备的。接下来,一部分现代人向西迁移,并在几千年后到达了欧洲。这批先民此时早已不是智力低下且凶残野蛮的克罗马尼翁人——好莱坞呈现的那种“穴居人”形象——而是彻头彻尾的现代人。他们生活在一个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求生方式和不同的文化与价值观。
   

尼安德特人依旧被谜团笼罩,然而他们也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先进许多。比方说,假如人们发掘出了这样一具尼安德特老人的遗骨:骨架上的痕迹表明
,他很小的时候就有一只眼睛失明,还有一条胳膊自肘部以下被截断了,走路时一条腿是跛的……不用猜就知道,他无法像同胞一样去追猎猛犸象。这就带来了许多有意思的问题
:是谁替他完成的截肢手术?是谁替他止血?谁能帮他应对截肢的剧痛刺激?他是怎么活到老年的——
很明显有人照料他,但真正的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会是因为他们爱着这个人吗,还是因为他们有着照料老弱和伤员的文化?或许“茹毛饮血”并不是对我们这些远亲最恰当的形容。
   

我们的先祖到达冰川时代的欧洲后,在至少一万
年的时间里,他们都与尼
安德特人共享着这片古老
的寒冷大地,甚至有些研
究认为这一时段长达两万
年。这些知识深深地迷住
了我,让我发现短篇小说
远远不够,要写成一本完
整的书才行。当时我将这本书命名为《大地之子》
,随着写作不断继续,它
逐渐变成了一部需要分成好几个部分的长篇小说。
我最初写好了大约45000词的草稿,打算一边修改,
一边进行分割与删减。但是重读这些草稿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还不太会写小说。于是我又回到图书馆,开始阅读小说创作方面的书籍。
   

我的研究依旧为我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灵感。每当我读到关于某些特别的化石或者文物的资料时,我都会忍不住联想为什么它们会出现在这里,并且尽情畅想可能的答案。比如说,有一次,我读到了关于出土的一批杂物的消息,这些古怪的物件之间并没有任何关联,唯一的联系就是它们被放在了一起
。这让我不禁想到,会不会是有人在刻意收集这些东西?它们会不会原本装在什么容器里,比如说一个皮制的小口袋之类的,只不过现在这个容器不存在了?这个念头后来成了《洞熊部落》中爱拉护身符的灵感来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