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檀传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德育原理、教师伦理学、教育基本理论、美育理论、教师教育等,主持承担过多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研究。 截至2015年,已发表学术论文、学术评论等180余篇,出版《德育美学观》(1996)、《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1999)、《教师伦理学专题》(2000、2010)、《浪漫:自由与责任——檀传宝德育十讲》(2012)等个人专著10部及诗文自选集《作为一棵风中的树》(2003、2009),主编、合著《公民教育引论》(2011)、《学校德育诊断案例研究》(2012)、《教师德育专业化读本》(2012)、《当代东西方德育发展要览》(2013)等著作20余部。著作曾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重要学术奖励。 目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何谓——经典论述的时代诠释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与劳动教育观——经典文献的研析 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 劳动教育如何“不忘初心”?——劳动教育的价值本质、现实畸变与合理回归 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劳动价值观——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公民与道德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 开展劳动教育必须解决好的三大理论命题 如何认识与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 新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劳动教育——《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序言 加强劳动教育一定要贯彻与时俱进的原则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前世今生——新时代劳动教育可以从历史经验中学习些什么? 劳动教育之新旧——我的三点忧虑 劳动教育的中介地位初议 附录一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 附录二 劳动、劳动集体与劳动教育——重思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内容与特点 内容推荐 本书从学理和实践层面,对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经典论述和基本概念基本内涵做了深刻分析,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如何理解和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本书是作者对劳动教育跨越20多年之久的持续且逐步深入的思考文集,对新时代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推进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切实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我们需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新的社会劳动形态和时代特点,结合具体教育实践,从立场、内容、功能三个主要层面,阐发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及其实践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