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捕诉一体论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闵丰锦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闵丰锦,男,1987年7月生,河南南阳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检察院检察二部检察官助理,重庆检察理论人才、重庆检察外事人才。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司法制度。在《江淮论坛》《新疆社会科学》《检察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全文转载。在《法学研究》2019年论坛、《北大法律评论》2018年论坛、中国刑事诉讼法治与司法改革2017年论坛等会议上做主题发言。 目录 上编 “捕诉一体”模式之理论研究 第一章 “捕诉一体”模式的正当程序证成 一、问题的提出 二、实践肯定:捕诉改革的三维动因 (一)宏观动因:权力转隶引发改革契机 (二)中观动因:做优刑事检察的关键一招 (三)微观动因:公正执法的客观义务使然 三、理论否定:捕诉改革的话语撕裂 (一)学者观点:以否定为主 (二)检察系统观点:从否定到肯定 四、争论之根:批捕权何去何从 (一)猜想之一:权力捆绑,以此守住批捕权 (二)猜想之二:釜底抽薪,加速批捕权转隶 (三)猜想之三:时移事异,批捕权改革破冰 五、多维重构:“捕诉一体”的正当程序 (一)承认批捕权的共性与特性,不反对转隶 (二)大幅度降低批捕率,保持批捕权独立性 (三)重塑内部监督机制,对顽症下猛药 六、小结 第二章 “捕诉一体”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批捕与公诉的权力合一 (一)“捕诉一体”权力配置的合法性 (二)从“捕诉合一”到“捕诉一体” 二、批捕与公诉的人员合一 (一)批捕干警与公诉干警配对重组 (二)“捕诉一体”改革后检察办案的碎片化现象 第三章 捕诉标准合一的隐忧与出路 一、问题的提出 二、捕诉关系调整对捕诉证明标准的影响 (一)“捕诉分离”时,批捕引导侦查,逮捕标准低于起诉标准 (二)“捕诉合一”后,公诉引导侦查,逮捕标准趋同起诉标准 三、逮捕标准的人为“拔高”之惑 (一)存在“高于逮捕标准、低于起诉标准”的中间状态吗 (二)正确理解“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四、逮捕标准提高后的隐忧 (一)“捕诉一体”后的批捕权“虚化”隐忧 (二)辩证看待捕诉标准合一 五、重塑逮捕的高证据标准要求 (一)“捕诉一体”对案件质量的提升 (二)完善检察机关内部考核机制 第四章 “捕诉分离”与“捕诉合一”的对比 一、问题的提出 二、“捕诉合一”相比“捕诉分离”的优势 (一)提前介入力量显著增强 (二)控辩协商提前到批捕环节 (三)公诉阶段可自行决定逮捕 三、“捕诉合一”相比“捕诉分离”的隐忧 (一)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实效降低 (二)轻微犯罪的未决羁押现象增多 (三)刑事辩护难度增大 (四)认罪认罚真实性的弱化 四、小结 中编 “捕诉一体”模式之实证研究 第五章 “捕诉一体”模式下的批捕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 二、“捕诉一体”模式下批捕数据的三维动向 (一)存疑不捕率提高,本质是公诉标准“取代”批捕标准 (二)相对不捕率降低,表明起诉便利性“入侵”逮捕必要性 (三)诉讼化审查批捕趋无,实乃办案时间“碎片化”使然 三、批捕权“公诉化”的三重样态 (一)逮捕证据要件“公诉化”,“捕诉一体”改革优势凸显 (二)逮捕必要考量“公诉化”,“捕诉一体”改革弊端初现 (三)逮捕审查方式“公诉化”,“捕诉一体”改革附带后果 四、批捕权“公诉化”的矫治之道 (一)辩证看待捕诉权力合一,坚持批捕行权独立性 (二)大幅提高相对不捕率,力证“捕诉一体”正当性 五、小结 第六章 “捕诉一体”模式下的公诉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 二、创新一:“捕诉一体”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相结合 (一)基本案情 (二)批捕环节:告知后果,相对不捕 (三)公诉阶段:宽严相济,兑现承诺 (四)审判阶段:法检沟通,多方共赢 三、创新二:“捕诉一体”与以审判为中心相结合 (一)基本案情 (二)诉讼流程 (三)法理分析 四、创新三:“捕诉一体”模式下轻罪案件从快不捕 (一)从快不捕机制的解读 (二)轻罪案件从快不捕机制的构建 五、创新四:“捕诉一体”起诉书写入批捕翻供情况 (一)基本案情 (二)诉讼流程 (三)法理分析 六、改革际遇与经验分析 (一)提升刑事检察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二)体现检察监督体系下的公诉担当 (三)深化公诉职能的“加减法” (四)促进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主导作用 第七章 “捕诉一体”模式下的新型检警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共赢之一:提前介入引导侦查能力显著增强 三、共赢之二:有效填补捕后诉前的侦查“真空” 四、共赢之三:控辩协商提前到批捕环节 五、共赢之四:减少轻罪案件未决羁押率 六、小结 第八章 “捕诉一体”模式下的新型检律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一种现实:刑事辩护难度增大 三、一种必要:重塑新型检律关系 四、一项策略:抓住捕前辩护的黄金期 五、个案剖析:速裁案件应当“快速”辩护 第九章 “捕诉一体”模式下的内部监督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二、否定同事易:“捕诉分离”时的检察权内部制约 (一)公诉制约批捕:较为常见,力度较大 导语 以检察实践为基础,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客观公正为指引,总结“捕诉一体”模式之理论与实证,体现新时代刑事检察干警之担当与使命 序言 前言 在职务犯罪侦查权转隶、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等司法体制改革大背景下,从理论 体系到实践运行,检察权都面临着重构与调整的机遇。 如何做优刑事检察工作,夯实刑事检察权在检察权中的 核心地位?检察机关选择了“捕诉合一”的内设机构改 革道路,并在内设机构改革之后,将“捕诉合一”的动 态改革升级为静态运行的“捕诉一体”办案机制,成为 新时代检察权内部整合后的做优之举与关键一招。历经 2018年下半年部分省市试点、2019年全国范围内推广之 后,恰逢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对于涉疫情犯罪案件,检察机关均提前介入、引导侦查 、完善证据,发挥“捕诉一体”办案机制优势,将“从 严从重从快”与“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 诉”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 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然而,与检察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捕诉一体” 改革不同的是,理论界、律师界对“捕诉合一”改革的 疑问、质疑与反对声频发,甚至在中央政法委于2018年 7月在深圳举行的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上提出 “探索捕诉合一”后,依旧有学者公开撰文反对,捕诉 关系的改革存在实践“肯定”与理论“否定”的话语冲 突乃至“撕裂”现象。一方面,从此次捕诉关系调整后 各界反应来看,自2018年年初“捕诉合一”的风声初起 ,刑事诉讼法学界、检察机关内部就产生了较大争议, 支持者言之凿凿,反对者声势浩大,高校研讨会、律所 论坛、检察院辩论赛等频出,不少微信公众号内掀起文 章论辩。另一方面,从检察系统有关捕诉关系的历史观 点来看,以《检察日报》《人民检察》《国家检察官学 院学报》《中国刑事法杂志》等检察系统报刊所刊发的 新闻、论文为例,如今的支持立场与10余年前的反对立 场截然不同,不少检察系统的学者也从以前的反对者成 了如今的支持者,体现了“世易时移”带来的截然变化 。 自2019年年初起,以最高人民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 为标志,“捕诉合一”改革已成为全国检察机关正在做 的事,但在探索为主的改革初期,对捕诉关系调整的研 究力度相对较弱,“捕诉合一”可能带来的弊端多为理 论探讨、推断,检察系统内部对“捕诉一体”办案模式 的实践状况研究较少,立足“捕诉合一改革只能继续深 化的现实”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也有不足。笔者作为从 事八年检察实务工作者的一员,兼具诉讼法学的博士研 究生身份,既能在检察实践中对“捕诉一体”办案机制 进行实证研究,也能在基本法理与比较分析上对捕诉关 系展开理论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再回理论,笔者对“捕 诉一体”的态度经历了“将信将疑—深信不疑”的升级 转换,本书为笔者践行“捕诉一体”模式近两年的潜心 之作。故不畏粗浅,就本轮“捕诉一体”办案机制的若 干研究整理成册,以供学术界和实务界批评。 内容推荐 本书共3篇12章。上编理论研究,从捕诉一体改革的理论争议出发,系统解读权力合一、人员合一、标准合一的三重内涵,并将捕诉分离与合一全面对比,提出捕诉一体的正当程序证成之路。中编实证研究,以最新捕诉一体办案数据,分享作者捕诉一体办案中积累的批捕、公诉经验,重塑捕诉一体下的新型检警、检律关系,创新捕诉一体下的内部监督机制。下编前景展望,纵向对比批捕权改良的正面样本——诉讼化审查逮捕机制、负面教训——附条件逮捕制度,横向对比批捕权改良与看守所管理权改良、执行权改良,提出深化捕诉一体改革的本土进路。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