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大智慧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胡阿祥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胡阿祥,1963年生,安徽桐城人。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六朝研究所所长。六朝博物馆馆长,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百家讲坛”主讲人,书香江苏形象大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荣誉副会长,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会长。主要学术领域为中国中古文史、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地名学。 书评(媒体评论) 葛剑雄 复旦大学资深教 授 智慧来自历史,大历史 蕴含大智慧,但须有大家广 采精酿,方能为众人理解汲 取。此书的十大系列,百篇 趣文,的确值得品味。 康震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历史是真实的大智慧。 历史智慧属于过去,启迪当 代,瞩望未来。这是一部可 读、可思、可藏的“胡”说《 资“智”通鉴》。 于赓哲 陕西师范大学教 授 上下五千年,纵横一万 里,天地人神,经史子集, 这是三栖四喜胡阿祥感悟的 《中国大智慧》,也是你可 以随时查阅的智慧工具书。 后记 2019年12月,在肖海鸥 编辑的热心张罗下,上海文 艺出版社与我签订了《中国 大智慧》的出版合同。那么 ,一直嚷嚷着忙乱异常的我 ,怎么会有心、得闲写这样 一本书呢?简而言之,这本 书来自缘起偶然、却也收获 丰厚的一门音频课程。 先说缘起偶然。2018年7 月10日,我为复旦大学中国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地理演 化的人文印迹”暑期学校开 讲“地名:历史印记与文献 资料”讲座。记得那天下午 ,天气炎热,教室爆满,气 氛活跃,我一口气讲了近四 小时,尚且意犹未尽。待到 讲座结束,喜马拉雅的“课 探”叶康先生向我表达了约 请开讲音频课程的愿望。其 实那时,我与朋友们合作的 《中国通史大师课》已在喜 马拉雅上线三个多月,不仅 好评如潮、订阅量惊人,而 且一批“跟风”的“大师课”也 如“雨后春笋”,陆续冒出, 于是我愉快地答应了叶康编 导的约请。接下来,思维活 跃、真情付出的叶康团队与 我颇多沟通,商议讲题,到 了11月初,双方终于达成共 识:立足“真历史”,畅谈“ 大智慧”,兼顾“义理”与“经 世”两方面,准备“中国大智 慧”百集音频课程。准备的 过程也颇漫长:从2018年 11月到2019年4月,是规划 内容、设计提纲阶段;从 2019年4月到7月,是撰写 样稿、尝试录制阶段;从 2019年7月到2020年6月, 则是断断续续地改定讲稿、 一周三集地录制上传的阶段 。而如此算来,这真是一场 地名讲座引出的两年“智慧” 长跑了…… 再说收获丰厚,这有三 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我的弟子们得 到了锻炼。在规划内容、设 计提纲之初,我在“四喜斋” 师生微信群里发出了“悬赏” 广告,并与应招的诸位已毕 业、正在读的弟子或多次聚 会讨论,或往返斟酌纲目, 或反复批评建议,或退回责 令重写。在这样的交流过程 中,弟子们“寓学于做”,最 终形成了近25万字的初稿, 并且在学业上取得了颇多进 步。诸位弟子及各自承担的 系列是:刘志刚(常熟理工 学院)之“帝王”,白雁(《现 代快报》社)之“人居”,张 仲胤之“处世”,吴致均、刘 志刚之“为官”,雷兴鹤之“ 教育”,王靖楠之“军事”, 陆帅(南京师范大学)之“商 业”,王玥之“外交”,刘萃 峰(安徽师范大学)之“科技” ,张兢兢(湖州学院)之“思 想”。 另一方面,我本人获得 了充实。在这两年的时间里 ,上下五千年的“真历史”、 天地人神鬼的“大智慧”,成 了我写作与讲课、思考与检 讨的“关键词”。写作与讲课 ,即在弟子初稿的基础上, 按照上线的节奏,通过增删 、置换、调整与修改、润色 、核实,而形成既相对独立 又彼此勾连的10个系列、 147集的喜马拉雅音频课程 讲义,以及42万字的上海文 艺出版社书稿;思考与检讨 ,是在写作与讲课的过程中 ,我总在想着如何既重旨趣 、也接地气地完成“胡”说版 的《资“智”通鉴》,总在想 着怎样落实史学大师吕思勉 先生的箴言:“史也者,所 以求知过去者也,其求知过 去,则正其所以求知现在也 。能知过去,即能知现在, 不知过去,即必不知现在, 其故何也?”然则这样难得 的两年经历,诚如本书“导 论”与“结语”所言,使我更 加明白了“我”是谁、“我”该 怎么做的哲学之问,使我向 着“感悟经典智慧,完善智 慧人生”的目标更进了一步 。 又一方面,我切身感受 了听众与读者的特别陪伴。 在“中国大智慧”课程上线的 一年时间里,听音频的朋友 们、读文稿的朋友们的赞赏 、鼓励、建议,让我开心、 提气、来神,听众朋友们与 读者朋友们的改错、正音、 批评,也让我感谢、感动、 感念;而因为这门特别平台 上的特别课程,我还结识了 或者思想共振,或者心灵契 合,或者志趣相投的不少朋 友,如大牛牛、臧萍、阿克 巴大帝、缤纷的时光、狐了 个狸2、初心不改、池州学 院学生黄先吉、 1868909xbdw、Yilshirlev… …这更是让我欣慰、让我依 依不舍的特别收获! 也是因为这样三方面的 丰厚收获吧,我在课程快结 束时,已在考虑是否适时开 讲“中国大智慧”的第二季了 。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茫茫一万里的九州大舞台 ,孕育了说不尽的“中国大 智慧”。随便举例,以言人 与天的关系,天文分野如何 对应大地域分?历法、节气 如何影响政治、农事?以言 人与地的关系,在国家的层 面,如何划分行政区域,是 顺应自然的山川形便,还是 方便控制的犬牙交错?在个 人的层面,如何与大地和谐 相处,是顺遂还是改造?是 抗争还是迁离?以言人与人 的关系,如何协调阴与阳? 如何选择主动与被动?凡人 如何变成神与鬼?神与鬼又 如何作用于凡人?以言作为 天、地、人综合体现的中华 文化,其独特的象征符号, 诸如太极、四象、五行、八 卦、算命、看相、摸骨,龙 凤狮麟、梅兰竹菊,又蕴含 着怎样的理念?诸如此类, 再梳理出天文智慧、地理智 慧、信仰智慧、象征智慧、 文字智慧、数字智慧、名称 智慧、饮食智慧、制度智慧 等系列,而成“中国大智慧” 第二季,也的确是值得我再 次努力的。所以“ 目录 导论:我是谁?我该怎么做? 帝王智慧 引言:治国与谋身 大禹与周厉王:疏与堵的对立选择 后唐庄宗李存勖:创业难,守成更难 齐威王与唐太宗:“寡人”不能“寡听” 萧道成:为每个萝卜找到合适的坑 隋文帝与隋炀帝:“成由勤俭破由奢” 汉宣帝:戒急用忍,步步为营 刘邦与项羽:得人心者得天下 齐襄王与宋太祖:高明的帝王之“术” 北魏孝文帝:师法先进,厉行改革 乾隆皇帝:开编《贰臣传》的“创意”之举 人居智慧 引言:人,诗意地栖居 何谓风水:迷信还是学问? 理想家园:寻求自然的庇护 安居乐俗:摆布装饰有道道 中和刚健:北京城中轴线的奥秘 堪天舆地:南京城布局的玄机 桃源何处:神州处处有福地 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庭院深深:体现伦理、适应自然的四合院 丹凤朝阳:坐享自然的馈赠 榫卯斗拱:让房子像鸟儿一样自由 万年吉地:节俭的道光皇帝在这事上不抠门 风水初程:理论与实践 处世智慧 引言:如何处世,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东方朔:大隐隐于朝的“狂生” 马援:任劳任怨的伏波将军 司马懿:在蛰伏中等待时机 阮籍:乱世中的保命秘诀 谢安:年过四十,为何还要出山? 陶弘景:和皇帝做笔友的山中宰相 长孙皇后:李世民背后的调节器 司马光:诚正刚直的“迂叟”先生 宋濂:无道则隐,有道则出 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的“逆天”之人 为官智慧 引言:做官、做事与做人 周公旦:孔子为何总梦见他? 商鞅:惨遭“车裂”的大改革家 张良:功成身退的大汉留侯 王导:不愧“千古一相”的美誉 魏徵:成就唐太宗千古美名的“乡巴佬” 冯道:“狼虎丛中也立身”的官场“不倒翁” 韩熙载:夜宴上的他为什么不开心? 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寇准:敢说敢做的直臣 耶律楚材:“楚材晋用”的“大胡子” 海瑞:不合时宜的“模范”官员 曾国藩:“比贼笨”的晚清中兴名臣 教育智慧 引言:好的教育像一束光 孔子与韩愈: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王烈与周处:感化熏陶,幡然醒悟 杨震与湛氏:身正为范,言传身教 项羽与王献之:发掘禀赋,因势利导 子路与谭其骧:我爱我师,也爱真理 陶行知:生活教育,知行合一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梅贻琦:通识之用,不止博雅 折箭与磨针:寓理于物,借物点拨 科举作弊:是魔高一尺,还是道高一丈? 军事智慧 引言:高考还能复读,战争不能重来 师出有名:给战争披上“正义”的外衣 紫电青霜:扭转战局的“神兵利器” 兵家巨擘:不只是“纸上谈兵” 疑兵重重:从诸葛亮的“空城计”说起 出其不意:神兵天降的奇袭战 谍影疑云:小间谍有大作用 斩首行动:制胜法宝便是“擒贼先擒王” 以弱胜强:各有各的道道 攻心为上:刀光剑影背后的心理战 借力打力:水火无情却给力 商业智慧 引言:“无奸不商”其实是个误解 子贡:既儒又商,儒商鼻祖 范蠡与卓氏:择地生财,因地制宜 白圭:人弃我取,贱买贵卖 吕不韦:奇货可居,巧取富贵 沈万三:锐意开拓,灵活调整 盛宣怀:“一手官印,一手算盘” 乔致庸:创新模式,注重管理 晋商常家:培养人才,家族经营 广告营销:丰富多彩,匠心独运 商道朝宗:诚信不欺,以义取利 外交智慧 引言:外交无小事 合纵连横:天下大势,由这张嘴说了算 远交近攻:兔子专吃窝边草 以夷制夷:班超定远西域 和亲策略:出嫁即出使 “妙选行人”:有时,舌比剑更加锋利 左摇右摆:结盟还是背盟? 城下之盟:退一步海阔天空 朝贡册封:“宣德化而柔远人” 转型变性:大清帝国的“裱糊匠”李鸿章 夹缝求生:弱国也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外交 科技智慧 引言:所谓“李约瑟难题”与“四大发明” 墨子:大师+大匠 扁鹊:望闻问切 华佗:妙手回春 许慎:说文解字 裴秀:制图六体 贾思勰:地方官的“齐民要术” 54l 李冰:“天府之国”的由来 潘季驯:束水攻沙,蓄清刷黄 一行和尚:“玩物”而不丧志 沈括:《梦溪笔谈》里的“梦幻”百科 思想智慧 引言:百家争鸣的思想界才是辉煌灿烂的 儒家:“中庸”与“权变” 道家:师法自然,无为无不为 墨家:兼爱与非攻的呐喊与实践 法家:法术势的结合 名家:所谓“诡辩”的逻辑 兵家:“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阴阳家:五德终始与大九州说 玄学:“名教”与“自然”的关系 禅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理学:“道问学”与“尊德性”的鹅湖辩论 结语:感悟经典智慧,完善智慧人生 附录:喜马拉雅课程《中国大智慧》推介词 后记 精彩页 如何理解“老生常谈”的智慧? 我们知道,传统时代的中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经济是什么经济?是经验经济。什么是经验?老年人出门看看天,就知道会不会下雨,要不要带伞,年轻人做得到吗?清除不尽的江湖游医小招贴,总是吹嘘自己是老中医,拥有祖传秘方,朋友们没有见过宣称自己是年轻的中医,开发了创新的秘方吧?而相对于“老生常谈”,我们也总说年轻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是因为年轻人相对缺乏经验。那什么是经验呢?‘经”是经历,‘验”是验证,老年人经历的时间长,验证的事情多,所以能够“常谈”。“常”就是“经”,“经”就是“常”,织布先要拉出经线,再穿梭着织纬线,所以“经”是根本,“经常”就是经过验证的“老生常谈”。换言之,“老生常谈”就是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而汲取历史的经验,接受历史的教训,也就化为现实的“智慧”了。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并且践行“尊老爱幼”,“爱幼”是为了我们种族的延续,“尊老”其实就是敬重历史、敬畏历史,因为“真历史”中充满着“大智慧”。 懂得了“真历史”中的“大智慧”,我们就会明白“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这句箴言,比如我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们,听我话的,工作与事业、购房与家庭等等,发展得基本上都不错,而不听话的,大多因为折腾,往往平添了许多的蹉跎。 推而广之,那些懂得从悠久历史中获取丰富智慧的人,自然也不例外,这就是“老生常谈”的“读史明智”的道理,这也本是最浅显也最深刻的道理。然而让我心生感慨的是,在课堂上,在社会上,竟然常常有人问我,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信息爆炸,股市涨跌难以捉摸,房价冷热无法把握……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现在与未来,过去的历史,对于现代人还有直接的意义吗?我的回答是:这真是浅视到极点的无厘头问题。 读者朋友们想想,古往今来,人的衣食住行甚至诗书礼乐,是不是实质上都差不多?放大些说,对于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而言,是不是同样如此?历史就像一条河,从上游流到下游,从支流汇到干流,所以下游的水里、干流的水里,总有上游的水、支流的水;同样,没有历史的传承,哪来的现实?没有现实的存留,又哪来的历史?现实中有活着的历史,历史传承至今也就成了现实。想清楚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油然而生种种的认知:比如看过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难道不能推测以后50年的历史?比如吸纳了士农工商、渔樵耕读、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的智慧,难道不能提升我们自己的智慧?毕竟,历史是最真实的过去,经过历史验证的智慧,当然也是最真实的智慧。 在中国历史与中华文化的语境中,“真历史”中的“大智慧”,会让我们真正明白我是谁,我该怎么做。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 诸位静下心来想想,人活在世上,会跟哪些方面发生关系?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家族,人和自身(即你和你自己),是不是就这几对关系?还能想出其他的关系吗?似乎想不出来了。而中国大智慧,规定了我们每个人在这四种关系中的行为、心态、做法以及价值观。我们不妨按照这个线索,展开说说。 第一层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这是最根本的关系。 上面说了,传统时代的中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或汉族的农业经济有一些基本逻辑。比方说农业是靠天吃饭的,靠天吃饭某种意义上就是靠水吃饭。谁管水啊?天管水,所以中国人敬天、畏天,慢慢发展下去就是天命观念。天命观念决定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在这种天命观念中,中国人讲究人和自然的和谐。什么叫人和自然的和谐?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可以不需要人,人却需要大自然。所以再强的人,强不过时间,再狠的人,狠不过大地。 比如东北的狩猎民族跑到黄河流域来了,蒙古的游牧民族跑到黄河流域来了,这些征服民族强到后来、狠到最后,还是得按照黄河流域农耕社会的路子来玩,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制度的道理。推而广之,我们也就理解了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回事,比如西方的民主政治很好,中国的民心政治也很好,但是彼此置换一下就都不好了,这就叫各走各的路,各有各的道,这是自然环境决定的经济形态、经济形态决定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这也就是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说的‘大白话”:“‘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第二层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这是最广泛的关系。P2-4 导语 胡阿祥最新力作,葛剑雄、康震、于赓哲联袂推荐; 谭其骧学生、卞孝萱弟子、南大历史学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 《中国地名大会》点评嘉宾,《百家讲坛》、喜马拉雅FM主讲人。 “胡”说资“智”通鉴, “胡”说者,高风朗朗,汪洋恣肆,谈笑间,敢爱敢恨敢言: 资“智”者,星辰灼灼,耀古烁今,方寸内,鉴物鉴人鉴世。 内容推荐 本书以智慧为经,以历史为纬,从十个方面:帝王智慧、人居智慧、处世智慧、为官智慧、教育智慧、军事智慧、商业智慧、外交智慧、科技智慧、思想智慧,发掘“中国大智慧”,通过分析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家族、人和自身四种立身处世的关系,揭示作为“中国人”,如何格致诚正、安身立命、奉献社会、完善人生,弘扬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书稿选取鲜活的历史事件与人物,解读中国人数千年来的生存智慧,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作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