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无形的传承(中国口头剧本研究)(精)/中国当代研学丛书
分类
作者 郑劭荣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郑劭荣,1971年生,男,湖南隆回人。硕士导师,教授。200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古代戏曲史、元明清文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项,其他省级课题5项。出版学术专著《中国影戏特征及其姊妹艺术》,在《文艺研究》《戏曲研究》《民族艺术》《戏剧艺术》《戏曲艺术》《文化遗产》《中华戏曲》《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口头剧本的产生及其成因
第一节 俳优戏弄与口头剧本的起源
第二节 说唱技艺与口头剧本的形成
第三节 口头剧本的社会基础与艺术成因
第二章 口头剧本的历史传统
第一节 元杂剧口头编创形态与特征
第二节 明清戏文即兴演剧形态
第三节 清代以来口头剧本繁盛概况
第三章 提纲本的形式特征及提纲戏的定型书写
第一节 提纲本的形式特征(上)
第二节 提纲本的形式特征(下)
第三节 提纲戏的定型书写
第四章 口头剧本的套语艺术
第一节 戏曲中赋的渊源
第二节 戏曲套语的来源与题材内容
第三节 戏曲套语的体式、艺术手法及其属性特征
第五章 提纲戏剧目编创与“说戏”制
第一节 戏班演出的剧目及其编创
第二节 提纲戏的“说戏”制
第六章 口头剧本的演出形态
第一节 戏词的舞台编创与即兴运用
第二节 音乐声腔与舞台动作的临场运用
第三节 舞台上的协作与交流
第四节 即兴演剧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第七章 表演技艺传习及幕表戏的活动现状
第一节 提纲戏的技艺传习
第二节 “幕表戏”的历史困境及其活动现状
主要引用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本研究主要探讨口头剧本的源流、形态结构、编排与表演、生存现状、技艺传承等问题,具体从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口头剧本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史。讨论口头剧本的起源、形成及其产生的条件;从古代剧本形态演变史的角度,重点阐述古代优戏、说唱技艺对口头剧本形成产生的影响。同时分析戏剧艺人的社会处境、文化素养以及戏班的活动方式等外部因素对口头剧本的催生作用。梳理自元至清末民初时期口头剧本的发展脉络。
第二,口头剧本的形态与结构。研究口头剧本的种类、文体特征以及剧本的构成要素。重点阐述演出提纲的类型、形态特征以及定型书写问题。戏曲套语是口头剧本非常重要的艺术表征与戏剧构件,研究“赋子”“水词”“肉子”等戏剧构件的来源、题材类型及其戏曲套语的体式、艺术手法及其属性特征。
第三,口头剧本的编创与演出。这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主要阐述口头剧本在舞台上的生成过程与规律,诠释口头剧本独特的存在方式。结合具体剧种,研究民间提纲戏编、导、演的流程与艺术机制,揭示口头剧本的编演规律。具体包括:戏班的剧目及其编创、戏词与剧情的即兴编创、音乐声腔与舞台动作的临场运用、提纲戏“说戏”制、舞台上的协作与交流等内容。
第四,提纲戏技艺传习与活动现状。阐述艺人的习艺历程、内容,学艺的途径与方法及目前传承人构成情况,目的在于说明提纲戏艺人是如何养成的;进入新时期以来,提纲戏(幕表戏)所处的社会环境面临诸多的起伏变化,深刻地影响了这种表演形式的命运、活动方式和艺术形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6: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