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唐长孺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古代史分期魏晋封建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一生治学谨严,论著宏富。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产关系、阶级结构、土地和赋税制度、兵制、门阀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及文化等问题详加论证,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唐长孺(1911~1994),江苏吴江人。193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毕业后在兰田国立师范、武汉大学等单位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并任武汉大学历史系主任,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主任,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早年从事中国辽、金、元史的研究。1944年后,专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并从事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的整理和研究。 目录 魏晋南北朝史论业 孫吴建國及漢末江南的宗部與山越 一 宗部的意義 二 宗部與山越的關係 三 孫吴的建國 四 孫吴的領兵制度 五 結論 晉書趟至傳中所見的曹魏士家制度 西晉田制試釋 一 曹魏屯田制度的意義及其破壞 二 占田與課田的解釋 三 户調式中的田租問題 魏晉户調制及其演變 一 户調制的起源 二 户調與户貲的關係 三 南朝的布舆調 四南朝的折變 九品中正制度試釋 一 九品中正制創立的原因與曹魏政治 二 中正的職權、组織及品第 三 九品中正制與門閥的配合 晉代北境各族「變亂」的性質及五胡政權在中國的統治 一 魏晉北境各族的内遷及其所受待遇 二 晉末各族「變亂」的經過 三 人口的掠奪和占有 四 固有封建势力之保存及其發展 五 後論 拓跋國家的建立及其封建化 一 拓跋國家的建立 二 草地上的牧人和授田制度下的農民 …… 魏周府兵制度辨疑 清談與清議 魏晉才性論的政治意義 魏晉玄學之形成及其發展 讀抱朴子推論南北學風的異同 魏晉雜胡考 跋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