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业革命之路》: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人们对产品需求的变化,使得灵活性进一步成为生产制造领域面临的大挑战。具体而言,由于技术的迅猛发展,产品更新换代频繁,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对于制造工厂来说,既要考虑对产品更新换代具有快速响应能力,又要考虑因生命周期缩短而减小产品批量。随之而来的是产生了成本提升和价格压力问题。
工业4.0则让生产灵活性的挑战成为新的机遇,将现有的自动化技术通过与迅速发展的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相融合来解决柔性化生产问题。
从“工业3.0”时代的单一种类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到工业4.0时代的多个种类产品的大规模定制,既要满足个性化需要,又要获得大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所以,工业4.0和“工业3.0”的主要差别体现在了灵活性上。
工业4.0基于标准模块,加上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动态配置的单元式生产,实现规模化,并满足个性化需求。同时,大规模定制从过去落后的面向库存生产模式转变为面向订单生产模式,在程度上缩短了交货期,并能够大幅度降低库存,甚至零库存运行。在生产制造领域,需求推动着新一轮的生产制造革命以及技术与解决方案的创新。对产品的差异化需求,正促使生产制造业加速发布设计和推出产品。正因为人们对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强,当技术与市场环境成熟时,此前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的规模化、复制化生产方式也将随之发生改变。所以工业4.0是工业制造业的技术转型,是一次全新的工业变革。
“个性化”是有针对性的、量身定制的代名词;“规模化”意味着大批量、重复生产。工业4.0时代的智能制造就是让“个性化”和“规模化”这两个在工业生产中相互矛盾的概念相互融合的生产方式,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让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更加紧密联系、高效协作,使得个性化产品能够以高效率的批量化方式生产,也就是大规模定制生产。
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结合了定制生产和大规模生产两种生产方式的优势。大规模定制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是一种需求拉动型的生产模式,以模块化设计、单元式生产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大规模定制的基本平台,基于差异化战略获取更广阔的竞争优势。所以,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在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同时,能够实现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短的交货期。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大规模定制既保留了大规模生产的低成本和高速度,又具有定制生产的灵活性,将工业化和个性化比较地结合在了一起。大规模定制生产也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新方法,是制造业企业如何获得成功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大规模定制以顾客愿意支付的价位和能获得利润的成本,来高效率地进行产品定制生产,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