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孙燕传/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更义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孙燕院士50多年来一直从事肿瘤内科治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工作,是我国肿瘤内科治疗学奠基人之一。本书将围绕孙燕院士在我国肿瘤领域发展的亲身经历讲述其发展史,文中记录了期间发生的各种故事、重要事件、所感所想所悟所得。
作者简介
李更义,1953年11月出生于北京,当过工人,1990年在北人集团党委宣传部任《北京印机报》编辑室主任。1994年毕业于中国记协新闻学院,在《北京工人报》(后更名为《劳动午报》),先后从事记者、编辑、审读,曾任维权部副主任,新闻部副主任。新闻从业20余年,多次获得市级、国家级新闻奖。1998年4月被北京市新闻学会评为“深入实际好记者”荣誉称号。参与撰写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市总工会组织出版的《京华群英》文献丛书。
目录
第一章 少年立志学医报国
一、乐亭沿海小村走出的院士
二、少年立志学医报国
三、人生的第一次抉择
第二章 燕大三年风华正茂
一、习医起步
二、激情燃烧的岁月
三、燕大的影响
第三章 协和八年荣辱相伴
一、进入最高医学殿堂
二、参军分配到神经精神科工作
三、协和对孙燕一生的影响
四、后补为“右派分子”
五、对人生的反思和收获
第四章 调入日坛重新起步
一、进入临床肿瘤科领域
二、与末代皇帝谈幸福
三、在林县医疗队
四、与杨贵成为至交
五、“文化大革命”经受考验
第五章 落户定西造就名医
一、定西安家落户
二、进入科室工作
三、难忘的1971年
四、定西名医
五、临行前感人的乡情
六、“开山之作”奠基础
七、“扶正之父”为定西人民脱贫带来的福音
八、“感动甘肃”的代表
第六章 回到北京重建专业
一、重回日坛医院,恢复专业
二、难忘的1976年
第七章 高发现场接近工农
一、半个世纪的林县情结
二、总理急令赴云锡
第八章 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
一、时代的伟大转折和机遇
二、改革开放的春风
三、第一次走出国门
四、到达目的地——休斯敦
五、在著名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
六、扶正中药促进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合作研究
七、同舟共济的情谊
八、在美国两年间的“课外”活动
九、爱国情怀
第九章 借助春风传承创新发展专业
一、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努力发展,临床肿瘤学科
二、传承综合治疗原则
三、落实综合治疗的原则使他成为“肿瘤治疗的战略家
四、享誉全球的“中国版
五、创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实现“桃李纷飞”的夙愿
第十章 开发新药造福患者
一、毅然踏上“造弹”路
二、开发抗肿瘤新药的成绩
三、国家新药(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
四、孙燕是一部中国肿瘤内科发展史
五、创建抗肿瘤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
第十一章 中西融合大医精诚
一、孙燕怎样走上了中西医结合的路
二、通过现代医学方法开展扶正祛邪研究的开端
三、开发中药对肿瘤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四、对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理性思考
五、把中医中药推向世界
第十二章 保健专家不辱使命
一、从年轻就参与保健工作
二、两个皇帝的故事
第十三章 教书育人,学术生命延续
一、教学相长的过程和体会
二、桃李纷飞满园春
三、和青年医生谈如何成才
四、大医精诚,成就一代宗师
五、热心科学普及工作把真理交给群众
第十四章 和睦家庭避难港湾
一、为父母争气的孩子
二、在燕大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侣
三、西堂子胡同的蹉跎岁月
四、崔伯和他的家族
五、和睦家庭温暖的港湾
六、感恩家庭
第十五章 人生风采德艺双馨
一、幸福家庭幸福源
二、丰富心灵天地宽
三、情播艺海话儒医
第十六章 感悟人生精神财富
一、孙燕的人生感悟——没有祖国就没有个人的一切
二、医海钩沉撷心语
第十七章 师友评述人间真情
附录
附录1 孙燕年表
附录2 孙燕科研成果及受奖
附录3 孙燕主要学术论文(按发表年份排列)
附录4 孙燕主要著作
附录5 孙燕主要媒体访谈
附录6 访谈选录
序言
20世纪是中华民族千载难逢的伟大时代。千百万先烈
前贤用鲜血和生命争得了百年巨变、民族复兴,推翻了帝
制,抗击了外侮,建立了新中国,独立于世界,赢得了尊
严,不再受辱。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科教兴国,生产力
大发展,告别了饥寒,实现了小康。工业化雷鸣电掣,现
代化指日可待,巨潮洪流,不容阻抑。
忆百年前之清末,从慈禧太后到满朝文武开始感到科
学技术的重要,办“洋务”,派留学,改教育。但时机瞬
逝,清廷被辛亥革命推翻。五四运动,民情激昂,吁求“
德、赛”升堂,民主治国,科教兴邦。接踵而来的,是14
年抗日战争和3年解放战争。恃科学救国的青年学子,负笈
留学或寒窗苦读,多数未遇机会,辜负了碧血丹心。
1928年6月9日,蔡元培主持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国
立综合科研机构——中央研究院,设理化实业研究所、地
质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和观象台4个研究机构,标志着
国家建制科研机构的诞生。20年后,1948年3月26日遴选出
8l位院士(理工53位,人文28位),几乎都是20世纪初留
学海外、卓有成就的科学家。
中国科技事业的大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1949年11月1日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郭沫若任院长。
1950-1960年有2500多名留学海外的科学家、工程师回到
祖国,成为大规模发展中国科技事业的第一批领导骨干。
国家按计划向苏联、东欧各国派遣1.8万名各类科技人员
留学,全都按期回国,成为建立科研和现代工业的骨干力
量。高等学校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200所增加到
600多所,年招生增至28万人。到21世纪初,高等学校有
2263所,年招生600多万人,科技人力总资源量超过5000
万人,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才达1600万人,已
接近最发达国家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从一穷二白成长为科
技大国。年产钢铁从1949年的15万吨到2011年的粗钢6.8
亿吨、钢材8.8亿吨,几乎是8个最发达国家(G8)总产量
的两倍,20世纪50年代钢铁超英赶美的梦想终于成真。水
泥年产20亿吨,超过全世界其他国家总产量。中国已是粮
、棉、肉、蛋、水产、化肥等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保障了
13亿人口的食品和穿衣安全。制造业、土木、水利、电力
、交通、运输、电子通信、超级计算机等领域正迅速逼近
世界前沿。“两弹一星”、高峡平湖、南水北调、高速公
路、航空航天等伟大工程的成功实施,无可争议地表明了
中国科技事业的进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全国工作转向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实现工业化是当务之急。大规模社
会性基础设施建设、大科学工程、国防工程等是工业化社
会的命脉,是数十年、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中国科学
院张光斗、王大珩、师昌绪、张维、侯祥麟、罗沛霖等学
部委员(院士)认为,为了顺利完成中华民族这项历史性
任务,必须提高工程科学的地位,加速培养更多的工程科
技人才。中国科学院原设的技术科学部已不能满足工程科
学发展的时代需要。他们于1992年致书党中央、国务院,
建议建立“中国工程科学技术院”,选举那些在工程科学
中作出重大创造性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的科
学家和工程师为院士,授予终身荣誉,赋予科研和建设任
务,指导学科发展,培养人才,对国家重大工程科学问题
提出咨询建议。中央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于1993年决定建
立中国工程院,聘请3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遴选66名院士
共96名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4年6月3日,召开了中
国工程院成立大会,选举朱光亚院士为首任院长。中国工
程院成立后,全体院士紧密团结全国工程科技界共同奋斗
,在各条战线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新的贡献。
中国的现代科技事业起步比欧美落后了200年,虽然在
20世纪有了巨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祖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任重路远,还需要数代人
的持续奋斗才能完成。况且,世界在进步,科学无止境。
欲把中国建设成科技强国,屹立于世界,必须继续培养造
就数代以千万计的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服膺接力,担当
使命,开拓创新,更立新功。
中国工程院决定组织出版《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
书,以记录他们对祖国和社会的丰功伟绩,传承他们治学
为人的高尚品德、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他们是科技战线
的功臣、民族振兴的脊梁。我们相信,这套传记的出版,
能为史书增添新章,成为史乘中宝贵的科学财富,俾后人
传承前贤筚路蓝缕的创业勇气、魄力和为国家、人民舍身
奋斗的奉献精神。这就是中国前进的路。
宋健
导语
孙燕热爱生活,喜欢文学、音乐、体育和到世界各地观光。在中学和大学他就是学校合唱队、歌诗班和篮球队队员,在协和还是团支部副书记和文艺骨干。至今还经常去听音乐会、歌剧和看话剧,经常游泳锻炼身体。他很喜欢和年轻人交往、谈心,他是一个既会学习、工作又会生活的人。这使他具备做一位好老师的素质。
他人生另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炙热的仁爱之心。他所受到的教育几乎使他能将儒学、佛学和基督教的教义融为一体,就是体现在“仁”之中。他信奉我国自古以来的“医乃仁术”,把学习医学当成自己借以报国、报效人民的途径。
后记

经过近五年的数次补充、修订。《中国工程院院士传
记——孙燕传》即将付梓。读懂和进入孙燕的思想世界并
不容易。倒不是我和他不够熟悉也不是他很难接近,恰恰
相反他是个喜欢与人交往,也很爱谈谈过去和各个阶段思
想变化,聊聊自己许多过错与缺憾的普普通通的北京老人

孙燕成长的主线是他常说的“与同时代青年一样的报
国思想”。他用一生书写了他的人生追求——成为一个爱
国者的过程。因之他总是比较勤奋,由于家庭环境和以后
的遭遇,他总是比其他人更为勤奋地读书;花更多精力兢
兢业业像“苦行僧”一样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他为了集中
精力学习,从小学就谨遵父训戒掉下棋的爱好,从不打牌
包括扑克牌,更不接近烟酒,到中学毕业还没有进过电影
院;到了1958年被打入“另册”以后,他总是不求名利辅
助老师和他人做更多工作;甚至在改革开放以后,他宁可
“夹着尾巴做人”,甘当副手、顾问而不与任何人争地位
;正因如此,他能包容全国同道一道工作,受到爱戴,成
为业内的泰斗和一代宗师。
但你可千万别把孙燕看成是一个严肃、刻板、不食人
间烟火的书呆子。他热爱生活,喜欢文学、音乐、体育和
到世界各地观光。在中学和大学他就是学校合唱队、歌诗
班和篮球队队员,在协和还是团支部副书记和文艺骨干。
至今还经常去听音乐会、歌剧和看话剧,经常游泳锻炼身
体。他很喜欢和年轻人交往、谈心,他是一个既会学习、
工作又会生活的人。这使他具备做一位好老师的素质。
他人生另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炙热的仁爱之心。他
所受到的教育几乎使他能将儒学、佛学和基督教的教义融
为一体,就是体现在“仁”之中。他信奉我国自古以来的
“医乃仁术”,把学习医学当成自己借以报国、报效人民
的途径。所以他从来都把患者“以生命相托”看作最重要
的事,认真对待,十分敬业。正因如此,他一生都得到患
者的爱护与尊重。他把患者尤其是老患者当成挚友,因为
他们共同与癌症做过斗争,靠着相互信赖、共同努力取得
胜利。每次在他受到表彰的时候,他总要提到感谢患者。
很多人不解,他会说:“没有患者的合作与受苦你将一事
无成”。对于目前医患关系不好,他十分遗憾。他认为做
医生有个最主要的底线就是不能触犯患者的利益。如果违
背了那就亵渎了医生的称号。他甚至训斥学生说:“你这
么爱钱,何必受这么多年的苦学医,还不如去从商!”他
的逻辑是:医生与经商的思路是不同的。患者来到你面前
是寻求帮助,你的回应就是如何根据他的需要提出“最新
、最好的诊疗选择”;而商人面对客户想的是如何从对方
牟利。如果一个医生在患者面前哪怕有一闪念想到从中攫
取一点利益,就违背了救死扶伤的职责。所以他痛恨药厂
给医生回扣,因为这样会腐蚀医生的灵魂,破坏他的团队
。以至在他当主任期间,曾经将一个大的跨国公司的药物
开除。对于后来大环境的关系一度回扣泛滥,他感到十分
痛苦,所以他举双手支持国家坚决杜绝药品回扣的措施。
孙燕毫不掩饰他有很多缺点。他不怕上级或同行的批
评训斥,能平心静气地思考“有则改之”;但他怕其他人
在他面前流泪或苦苦哀求,有时就感情用事失去原则。
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大家读懂孙燕,更希望读者能了
解他的人生经历和信仰,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
李更义
2019年冬于北京
精彩页
他生于民族危亡的时代
但也是民族觉醒的时代
少年立志习医报国
成就了孙燕一生平凡而又坎坷的传奇
一、乐亭沿海小村走出的院士
1.孙燕的家世
步入甘肃陇药博物馆,一尊雕像迎面而立,“扶正之父”孙燕慈祥地矗立在他所热爱的这片土地上。
站在孙燕的雕塑前,仰目凝视,心一下沉静了下来,头脑里闪现出一串跳动的语言,合着心跳和脉搏默默私语:一介布衣,一个农村的孩子,生于乱世,再经二十载苦难折磨……汇集孙燕一生命运与理想的传奇和励志的故事,像过电影一样在大脑中一一闪现。敬畏,人杰也!敬佩,民之脊梁也!
孙燕身穿白大衣,圣洁如玉。寓意着孙燕“备愚公之愿,即可移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学医报国不悔的人生。
听诊器挂在胸前,神圣至尊。揭示出孙燕“一个崇高的灵魂是从所有的举动中透露出来的”,济世救人一生的使命。
左手握着一本书,小臂90度轻轻抬起,渊博儒雅。展示出孙燕“著书百卷始通神,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
右臂笔直自然下垂,五指微握,光明磊落。刻画出孙燕“抱负永远是一种欢乐,拥有伟大的抱负,就能造就成伟大的人”。
睿智而又坚定的双眸,凝视着远方,披肝沥胆。表现出孙燕“深挖自己立足的地方吧,在那里一定有泉水”“信仰是生存的力量,如果一个人活着,他就是有信仰的炎黄子孙”。
历史被感动了,迫不及待地把长焦调到燕赵大地,它告诉雕像——乐亭县,历史悠久,教育昌盛,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大家都知道那里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故乡。它濒海傍河,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素有“燕东天府”“冀东粮仓”的美誉。但是在半个多世纪前孙燕出生的年代,那里还是河北东南一个战乱频发的沿海县份。
乐亭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南部,环抱京唐港,毗邻曹妃甸,距北京230千米、天津150千米、唐山70千米、秦皇岛118千米。全县陆地面积1308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51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24.9千米,是河北省第一沿海大县。全县管辖14个镇乡和1个街道,533个行政村、12个社区,人口50万,其中农业人口40.5万。
乐亭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商、周属孤竹国,秦属辽西郡,汉晋属平州,北魏置乐安亭,唐属马城县,金大定末年(公元1189年)置乐亭县,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乐亭自古雅重教育,文化昌隆,人文荟萃,从金代置县到清末共出进士55人、举人167人,近代出自乐亭的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地方和军队高中级干部上千人。其中乐亭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有10人,是长江以北院士最多的县。
孙燕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东南曹庄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侯庄,距离渤海5千米。侯庄向南左前方是孙燕上小学的刘小庄,右前方是他姥姥家所在的钟庄东井上。东井上只有十户人家,坐落在目前唐山沿海经济开发区的门口。
孙燕的曾祖父名福广,字裕恩,家住乐亭县汤家河乡南孙庄,根据县里考证,那里的孙姓是明朝初期由山西移民过来的。孙福广因家贫到东北谋生,就是中国历史著名的“闯关东”。祖父名兆思,字锡三,15岁时到长春学徒,后与人合伙创办“天锡昌绸布店”,1912年稍有积蓄迁到祖母所在的侯庄盖房、置地。父亲孙桂林,字昕山(1910-1998年),就出生在侯庄。他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自幼在家乡读私塾,后来随祖父到长春就读于长春商业学校,毕业后在乐亭县刘家办的益发银行学徒。孙燕父亲是一位天赋很高的人,而且有爱国心和正义感。由于家贫和所受教育的限制,他必须自立自强、不断奋斗、刻苦工作,但仍有很多理想无法实现,所以他把自己未完成的理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父亲一直严格要求孙燕,并尽力给他提供较好的教育。母亲钟冰茹(1908—1989年)出生在东井上,读过三年私塾,婚后在家操持家务,她心地善良,虽然对国家大事并不了解,但她看不得当时农村的苦难,常常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帮助别人。
1929年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二,在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孙家长孙诞生了,添丁无疑给孙家上下带来了无限的期盼和喜悦。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知书达理、忧国忧民的孙家,把成千上万普通中国老百姓的心愿注入在了这个孩子身上,给孩子取个名吧!
河北,燕赵大地,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中国的发展史上造就了一批批忠心报国的志士英雄。生长在燕赵大地的人民,祖祖辈辈传承着凿刻在骨子里的英雄气节,这就是“燕人”。
燕子,是吉祥鸟,是春天的象征。国家的春天尽快到来,造福百姓、人民安居乐业是孙家最美好的愿望。人是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在别人的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的,两个哭声之间就是人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但愿这个孩子有所作为。在龙年末尾,蛇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孙家给这个孩子起了单名一个“燕”字,于是在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