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什么是民粹主义(精)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作者 (德国)扬-维尔纳·米勒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扬-维尔纳·米勒(Jan-Werner Müller,1970— )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教授,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任教于纽约大学雷马克研究所和哈佛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并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分别主讲“卡莱尔讲座”和“丹纳讲座”,长期为《卫报》、《纽约书评》等主流媒体撰稿,是年轻一代政治学者中影响较大的翘楚人物。著有《宪政爱国主义》、《另一个国度:德国知识分子、两德统一及民族认同》、《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等。
书评(媒体评论)
米勒这本小书……对澄清“什么是民粹主义”做
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阐释,并针对当下的政治现象提出
许多敏锐而深邃的批判分析,这是这本书获得广泛影
响的原因,也是值得读者思考与借鉴的价值所在。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教授,刘擎
米勒定义了民粹主义的几大显著特征:反对精
英、反对多元,以及排除异己。它的体系成功地解释
了民粹主义者。书很简短,每一页都精彩。
——《华盛顿邮报》
民粹主义不仅反自由,而且反民主,它是代议制
民主永恒的阴影。这便是米勒在这本书中的核心论
点,目前市面上论述民粹主义的作品无出其右者。
——《纽约时报国际版》
目录
中译本序言(刘擎)
导 论 人人都是民粹主义者吗?
第一章 民粹主义者的话语
第二章 民粹主义者的行为或掌权的民粹主义者
第三章 如何对待民粹主义者
结 论 七论民粹主义
注 释
致 谢
精彩页
人人都是民粹主义者吗?
在当代人的记忆中,从未见证过任何一次美国大选像2015年到2016年正在展开的这场选举一样,如此频繁地调动起了“民粹主义”。唐纳德·特朗普和伯尼·桑德斯都被贴上了“民粹主义者”的标签。这个词常常被用作“反建制”的同义词,似乎与任何特定的政治观念无关;相对于态度而言,它的内容其实不重要。因此,这个词首先与特定的情绪和感受联系在一起——民粹主义者都是“愤怒的”,民粹主义者的选民都是“失落的”,或饱受“怨恨”之苦。类似的论断也同样被用于评价欧洲的政治领袖和他们的追随者:例如,玛丽娜·勒庞和海尔特·维尔德斯通常被称为民粹主义者。这两位政客明显都是右翼。但是,正如以桑德斯为代表的现象一样,左翼的搅局者们也常被贴上民粹主义的标签:如希腊的激进左翼联盟,一个于2015年1月上台执政的左派同盟,以及西班牙的“我们能”党,一个与前者一样坚决反对安吉拉·默克尔应对欧债危机的紧缩政策的政党。这两个政党,尤其是“我们能”党,强调自己受到了拉丁美洲常被称为“粉色浪潮”的鼓舞:诸如拉斐尔·科雷亚、埃沃·莫拉莱斯,尤其是乌戈·查韦斯等民粹主义者的成功。但是,所有这些政治人物究竟有什么共同之处?如果我们认同汉娜·阿伦特关于政治判断力就是进行合理区分的能力这一观点,那么在谈及民粹主义时将左右两派合并讨论的普遍做法就应令我们迟疑。把种种不同的现象都一律判定为“民粹主义”,难道不正是政治判断力的衰败吗?
本书首先认为,面对种种关于民粹主义的论述(保加利亚政治学家、当今最敏锐的民主生活分析家伊万·克拉斯泰夫甚至将我们的时代称为“民粹的年代”),我们完全不清楚自己是否了解所谈论的对象。我们完全没有任何关于民粹主义的理论,我们在判定某个政治人物何时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民粹主义者时也缺乏统一的标准。总而言之,所有政客,尤其在选举主导的民主国家里,都需要诉诸“人民”,都需要使自己讲的故事令尽可能多的民众理解,都需要对“普通民众”的想法尤其是感受保持敏感。一个民粹主义者可能是一个成功但不受人民喜爱的政治家吗?“民粹主义”这一指控本身可能是民粹主义的吗?或者归根结底,正如克里斯托夫·拉什所坚称的那样,民粹主义会是“民主真正的声音”吗?
本书试图帮助我们认识和对待民粹主义。这一目标将以三种方式实现。首先,我想要说明什么样的政治人物符合民粹主义者的条件。我认为,批评精英只可算作成为民粹主义者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否则,例如希腊、意大利或美国等国中任何批评现行体制的人都符合民粹主义者的定义。以及,不管人们如何看待激进左翼运动、贝佩·格里洛反建制的五星运动或是桑德斯,就事论事来说,很难否认他们对精英的攻击经常是正当的。况且,如果批评现在的精英就足以符合民粹主义,那么几乎每一位美国总统候选人都是民粹主义者——毕竟,每个人竞选时都会“反对华盛顿”。
除了反对精英之外,民粹主义者通常反对多元主义。民粹主义者宣称,他们且唯有他们才代表人民。例如,试想土耳其总统塔伊普·埃尔多安在一次党代会上回击国内众多批评者时所发表的言论:“我们就是人民,你们算什么?”他当然知道他的反对者也是土耳其人。这种排他性的代表权宣示,并非是依据事实经验的,而总是带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民粹主义者在竞选公职时常常把他们的政治竞争对手描绘成邪恶的、堕落的精英集团的一分子;他们在执政时则拒绝承认任何反对派的合法性。民粹主义的逻辑同样暗示着凡是不支持民粹政党的人都不是严格意义上人民的一员——人民永远被定义为正义的、道德纯洁的。简而言之,民粹主义者不会宣称“我们是99%”,他们实际表达的则是“我们是100%”。
对民粹主义者来说,以下等式永远成立:任何他们以外的人都可以被斥为不道德的,从而不是严格意义上人民的一员。换言之,民粹主义总是某种形式的身份政治(尽管并非所有类型的身份政治都是民粹主义的)。基于把民粹主义视为某种形式的排他性身份政治这种理解,便可得出民粹主义往往对民主构成威胁。因为民主制度要求多元化,以及承认我们必须要有寻求一种公正准则的共识,使我们作为自由、平等又不乏多样性的公民得以共同生活。将人民视作单一的、同质的、纯洁的观念是一种臆想;正如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所言,“人民”一词只能以复数的形式出现。这种民粹主义观念更是一种危险的幻觉,因为民粹主义者不仅会借助冲突而得势,煽动极化对立;他们更会将自己的政治对手视作“人民的敌人”,寻求将他们完全排斥在外。
导语
扬-维尔纳·米勒坚持民粹主义的核心就是对多元主义的否定。民粹主义者永远主张只有他们才能代表人民的和人民的利益。如果民粹主义者实力足够强大,他们将建立一个排除他们所认为的“非人民”群体的威权国家。在本书中,穆勒为自由民主主义者提供了与民粹主义者抗争的策略。作者是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现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副教授,是颇具影响力的新生代学者。该选题话题性较强,较为贴合当今世界各国主流政治思想,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序言
“民粹主义”(populism)是西方政治学研究中的重
要概念,近年来成为公共舆论中频繁使用的热词,以此描
述一种令人注目的新兴政治势力:从英国独立党领导人法
拉奇,美国总统特朗普,法国“国民阵线”主席勒庞,到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以及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等。这些政治
人物呈现出某种“家族相似”特点,他们强硬而富有煽动
力,鼓吹极端的理念和政策,宣称代表底层民众,诉诸民
众被漠视的利益和被压抑的愤怒,发誓彻底改变腐败和无
能的建制派精英们所造就的黑暗现状,并许诺民众一个崭
新的光明未来。在许多评论家看来,民粹主义是一个现成
可用的概念,得以把握当下一种重要政治动向的特征。这
个概念也因此走出了学术研究的象牙塔,成为公共领域的
一个焦点议题。
在近年大量出现的相关著作与文章中,米勒的《什么
是民粹主义?》脱颖而出,甚至被誉为“对民粹主义现象
最好的理论解释”。1这本书在2016年4月由苏尔坎普出版
社推出德文版,英文版于8月出版(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
社),次年12月企鹅书局又发行了新版(增加了新的后
记),至今已经有20多种语言的译本出版,获得了广泛的
引用和评论,颇具轰动效应。
这部篇幅短小的著作得以产生如此影响,或许与作者
本人日渐上升的声誉有关。米勒是1970年出生的德国人,
曾在柏林自由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和牛津大学学习。1996
年成为牛津大学全灵学院的“获奖学者”(Prize
Fellow),七年之后在圣安东尼学院的现代欧洲思想与欧
洲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员。2005年开始在普林斯顿大学政治
学系任教,目前是政治理论教授。米勒在欧洲思想史与政
治理论领域的研究成就卓著,从2000年起先后出版了七部
著作(其中《另一个国度:德国知识分子、两德统一及民
族认同》、《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
特》和《宪政爱国主义》等已有中译本出版),受到学界
的关注与赞赏。同时,米勒对社会公共事务怀有热忱,曾
于2000年在柏林创办了欧洲文理学院(Europea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这是德国第一所英语授课的私立文
理学院。他还是活跃在公共领域的知识分子,积极介入当
代思想辩论,在重要报刊媒体发表文章、接受访谈,在许
多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参加会议、发表演讲(2018年10月
曾应邀在北京大学举办讲座)。他的视野开阔、思想敏
锐、文锋犀利,又有非常出色的学术训练,在当今欧美思
想界越来越引人注目,已经成为中生代自由派的思想健
将。
《什么是民粹主义?》正是一部介入思想争论的著
作。民粹主义的概念相当复杂,也容易被滥用。早在半个
世纪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曾为此召开过学术研讨会,与
会者们一致同意,民粹主义这个术语虽然有用,但含义太
过模糊,以至于无法形成单一的确切定义。1概念上的这
种含混歧义一直持续至今,也反映在最近的公共论述中。
米勒这本书的一个主旨就是要做概念清理。他反对时下对
民粹主义一词过度宽泛的使用。民粹主义可能表现为反建
制、敌视精英、愤怒、非理性、不负责任、仇富、排外
……但所有这些都不是其独有的特征。米勒认为,民粹主
义的“界定性特征”(defining feature)不是反对精
英,而是对“人民”代表性的垄断:民粹主义者们宣称,
他们而且只有他们才代表“真正的人民”及其意志和利
益。这种对政治代表性的道德垄断才是民粹主义的独特之
处。
诉诸“人民的意志”意味着信奉“人民主权”原则,
因此民粹主义与民主政治具有令人迷惑的相似性,也总是
如影随形。米勒认为,民粹主义是代议制民主无法摆脱的
“永恒的影子”,是一种“源于民主世界的内部”的危
险。民粹主义要维持其对代表性的垄断,就必须抹杀现代
社会的多元性,也就必须压制和排斥部分民众的意志和利
益,从而反讽地陷入它所指控的那种精英政治罪行(压制
与排斥)。在根本上,反多元主义(anti-pluralism)的
特征使民粹主义不仅是反自由的,最终也是反民主的。
米勒对施米特有过深入的研究,特别对施米特的“同
质化人民”做过尖锐的批评分析,这使他对民粹主义的反
多元主义特征抱有特殊的敏感性。在他看来,一个复杂多
元的现代民主社会中,绝不存在单一的政治意志,更不用
说单一的政治观点了。这是所有欧美社会的政治现实。英
国脱欧公投中有48%的投票者选择留在欧盟,美国总统大
选中,希拉里?克林顿获得超出特朗普286万张的大众选
票,欧尔班在匈牙利策划公投“抵制布鲁塞尔在移民问题
上发号施令”,但投票人数未达到一半,实际上失去了法
定效力。但所有这些事实都不妨碍民粹主义政客声称他们
代表全体人民。法拉奇宣称,英国公投的结果是“真正的
人民的胜利”,这意味着反对脱欧的公民算不上“纯正的
英国人”;特朗普也曾在竞选集会中宣称“真正重要的事
情是人民的联合一体,因为其他人毫无意义”。显然,民
粹主义者需要制造一个神话:世上存在一个真正的“人
民”群体,一个同质性的、永远正直的人民,全体人民可
以通过一
内容推荐
在本书中,米勒定义了民粹主义的核心要素:它反对多元主义,垄断对人民的定义,剥夺持反对意见者的人民资格;民粹主义并非民主政治的正当组成部分,而是它挥之不去的永恒阴影。
在米勒看来,危险和误解都源于概念的模糊不清。只有明确了民粹主义的本质,我们才能在民主政治的实践中更好地应对它的挑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7: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