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如山(1875—1962),原籍河北高阳。作家、学者,一代国剧理论家。穷极一生致力于国剧的研究,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他和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长达二十余年的合作,成为梨园传奇。
他还是活的历史的记述者,近代社会掌故的宗匠。他对于社会中的文化习俗、方言土语、风土人情等诸多方面都极感兴趣,并悉心加以调查研究,写了大量的民俗文章。本书文笔平实自然,亲切有趣,自成一家,是独具齐氏风格的“风土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面疙瘩(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齐如山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齐如山(1875—1962),原籍河北高阳。作家、学者,一代国剧理论家。穷极一生致力于国剧的研究,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他和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长达二十余年的合作,成为梨园传奇。 他还是活的历史的记述者,近代社会掌故的宗匠。他对于社会中的文化习俗、方言土语、风土人情等诸多方面都极感兴趣,并悉心加以调查研究,写了大量的民俗文章。本书文笔平实自然,亲切有趣,自成一家,是独具齐氏风格的“风土志”。 目录 辑一 中国馔馐谭 官席与火候菜 中国菜的种类——西菜主纯,中菜主和 中西宴席之差别 道地的中国食品 中国菜的烹饪法 因国宴谈到中国官席 谈炒木须饭及明朝太监 前清御膳房 辑二 食事如素 民食 喝粥 饺子 北平的饭馆子 山东饭馆规矩好 饭馆种类 我写《北京零食》 我写《烹饪述要》 辑三 谷蔬人家 大麦 稻 糯米 黍 玉米 黄豆 绿豆 蚕豆 马铃薯 落花生 莲子 韭 葱 蒜 白菜 菠菜 芥菜 茄子 萝卜 辣椒 黄瓜 北瓜 辑四 “面面”俱到 蒸之属 干饭 馒头 花卷 窝窝头 糍糕 黏糕 包子 团子 烫面饺 散蒸糕 煮之属 稀饭 粥 面条 面片 面疙瘩 和落 饺子 馄饨 熬菜 冷淘 烙之属 烙饼 火烧·烧饼 锅饼·锅炸·锅贴 褡裢火烧 煎饼 贴饼子·贴卷子 精彩页 谈炒木须饭及明朝太监 偶与几位友人谈天,忽谈到炒木须饭这个名词。一位说从前乘火车,在饭厅车上,常要道鸡蛋炒饭。在民国十几年以前,大家通通说是来一盘炒木须饭,后来就渐渐有人说要蛋炒饭了。一次在民国二十年乘车,对茶房说要一份炒木须饭,适该茶房是一很年青新上班者,不知此名,旁边一年稍长之茶房赶紧告诉他,就是蛋炒饭。后来此青年问年长者:蛋炒饭怎么叫做炒木须饭呢?年长者乐了,就对我说,蛋炒饭为什么叫做炒木须饭,他问过许多人都说不上来;问我知其来历否。我乐了,也说不上来,后来问过许多人,都不知其原因,此事在脑子中,已存留了三十多年,今天和您谈起来,我想一定知道。以上乃友人的一段话。我也乐了。 我说这件事情,无怪您不知道。此事实在是始自北平,但北平,虽然都是这样说法,可是知道它来源的人,就极少极少;北平以外的人,就可以说没有人知 道。如今事过境迁,更难遇到知者了。此事我倒确能知道一个大概,不过说来话很长了,我为考查这件事情,也费过二三年的工夫,问过许多人,才得到了点结果,如今您问起此事来,我倒是可以很详细地同您谈一谈。我起意考查此 事的原因,实因为刚一到北京入同文馆,吃饭时,同学们常常要种汤菜,名曰逛儿汤。这种汤的做法,是用高汤勾芡、再加打碎之 鸡蛋便成,吾乡即名之曰鸡蛋汤,或曰鸡蛋羹,同学们何以呼曰逛 儿汤呢?后来才知道,北京人都如此呼法,但谁也说不出理由来,因此我便注了意,问过很多的人,后问到大饭庄子中之老掌柜,才得到大概。最后遇到前门外樱桃斜街,宗显堂饭庄一位老掌柜,这个饭庄,历史最久,在明朝就很出名,这位老掌柜,已八十多岁,他对我说了一大套极有价值的话,不但是极有趣味的一件事情,且 是明、清两朝,北京很有价值的一段掌故。 他说此事实始自北京,且始自明朝,乃是由太监而起的。因为 明朝太监权势极大,又不通人性,所以人人惧怕,大家对于他们,都是躲得远远的,最怕得罪他们;不得已同他们说话时,也都极端 小心。因为太监们忌讳极多(一直到清朝末年还是如此),最忌讳的是“鸡蛋”二字,所以大家当着他们,万不敢说。尤其是在饭馆子中,常有太监去宴会,更要小心避讳,倘鸡蛋两字之下,还有别 的字,还可以将就着说,如烩鸡丝、爆鸡丁等是也。倘二字之下, 没有别的字,则非避讳不可,卤鸡曰卤牲口,酱鸡曰酱牲口。他还说,听得老辈们说,在明朝还严厉得多,到清朝已较随便多了。 我听他这一套话,高兴极了,后又在各处考查对证,他这话一点不错,且确是始自北京。因把各种菜名之改换称呼者,搜集了许多,曾记得有三十几种,目下却记不全了,只忆到二十来种,兹把它写在后边。按这样极小极琐屑的事情,似乎值不得这样郑重其事 地来做,但是这里边情形,不但可以算是北平小小的掌故,且于风俗考据也有相当的关系,所以不惮烦琐,把它大略谈上一谈。按它 改称的这些名词,有的只行于北平,他处听不到的;有的在北方尚 能通行的,有的传到各处,又有变动的,兹大致列下: 鸡蛋改名曰白果 鸭蛋改名曰青果 薰鸡改名曰薰牲口 卤鸡改名曰卤牲口 酱鸡改名曰酱牲口 以上几种,并没有什么道理,不过因为鸡蛋是白色,鸭蛋是青 色而已。所谓牲口者,不过因为它是兽类,然管禽类叫做牲口终归勉强,有人说是太监改的。按白果青果,两个名词在北平市面中, 并不甚通行,而天津倒盛行。鸡名曰牲口,则只北平如此说法,北平以外,很难听到。 蛋花改名曰甩果 如做一种汤(面条等等,也包括在内),将熟时,再把搅烂之鸡蛋,洒于汤面,便名曰蛋花;北平乡间,通通名曰乱鸡蛋。北方这个乱字,用法很宽,比方说勾芡,都叫乱面糊;北平则曰甩果,他处则无此名词。 炸鸡改名曰炸八块 《礼记》中载,雏尾不盈握不食,北平最讲究吃刚盈握小鸡,切成八块炸食,故即名曰炸八块;然鸡稍大,或座客稍多,都不能只用八块,不过因避讳鸡字耳。可是这个名词,便传留了几百年,至今北平仍用之。乡间从前无此名词,民国后始有之。 炒鸡蛋改名曰摊黄菜 溜鸡蛋改名曰溜黄菜 这两种无他意义,只是颜色发黄故名。按炒鸡蛋是极普通家家 有的一种菜,故名词更严格,北平饭馆中,绝对没有一人呼为炒鸡蛋者,临官路大道的客店,也是如此。而乡间则无此称呼,盖因北平太监多,官路客店,也常有太监来往,所以特为避讳;乡间则难得有太监踪迹,故无所讳忌,即此亦可见明朝太监之跋扈骄横了。 溜黄菜的做法,创自北平,又流传到乡间,故乡间亦名曰溜黄菜, 没有人呼为溜鸡蛋的。 P55-58 导语 这本书里,齐先生不谈戏曲,不谈梅兰芳,谈的都是最接地气的饮食文化」 齐如山是戏剧家,捧梅兰芳捧出一个名角;他更是杂家,近代社会掌故的宗匠,为美食走遍中国角角落落。齐先生谈吃,可谓老一辈知识分子中除汪曾祺先生之外最馋人的文字了。 一部齐式“谈吃大全”,重识齐先生美食家身份,谈吃经典首次完整辑录」 一是扭转读者对齐如山“戏曲理论家”的固定印象,重新认识被忽略的美食家身份。二是齐如山谈吃文章散见于各类文集,本书集中选编,选收最全,可谓齐如山式的“谈吃大全”。 主打寻常人家的吃食,品尝最家常的酸甜苦辣咸,重现老百姓的市尘百态」 齐如山先生笔下的饮食,不见得多好吃多华丽,但却实实在在贴近民间生活,这点非常难得。这本书里写的是平常人家的吃食,能品出祖祖辈辈惯常的生活与文化。 全书四大主题,精确归类,篇篇好读耐读,一部具齐式风格的“美食志”」 谈文化,谈传承,谈逸事,谈做饭的人,谈吃的事儿,将美食体悟、吃喝历史与趣闻,对饮食文化的精辟理解融为一体,文字风趣亲切,自成一家,独具齐式风格。 内容推荐 本书是齐如山先生谈吃的散文精选集,可以说是目前最全面收录齐如山谈吃的版本,试图重新将齐先生民间美食家的身份呈现给读者。在这本书里,齐如山先生谈的都是平民百姓的吃食,既谈及材料、品相、烹饪、馆子,也讲一日三餐必吃的百谷百蔬,各类面食。既涉及民间做饭的人,又不乏吃饭的趣事儿,他把中国饮食的文化和门道都写在里面了。谈菜中细节,品淡中滋味,带人重温最家常的酸甜苦辣咸,字里行间充满了家乡的味道和生活的味道。齐如山的文字思想厚重,有趣有料,充满人情味。就资料而言,固然弥足珍贵,就闲情来看,也相当开阔眼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