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超重力反应工程(精)/化工过程强化关键技术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化学工业
作者 陈建峰//初广文//邹海魁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陈建峰,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86年浙江大学本科毕业,1992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6月浙江大学博士后出站至北京化工大学工作。曾任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客座/兼职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环境科技研究院研究员。兼任/曾任世界化工联盟(WCEC)执委,国家“863”计划纳米材料与器件主题专家组召集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执行主编,国际杂志Reaction?Chemistry?&?Engineering、Chemical?Engineering?&?Technology等编委。化学工程专家,长期从事纳米材料和超重力技术领域的研究。提出微观混合反应工程理论,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开拓了超重力反应工程新领域,并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为我国超重力技术由合作跟踪到国际工业引领的转变做出了突出贡献。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等。发表SCI论文4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60余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另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专利金奖和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各1项等。获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基金创新奖、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
目录
第一章 超重力反应工程概论
第一节 超重力强化技术简介
第二节 超重力反应工程
一、创建跨尺度分子混合反应工程模型,提出超重力反应强化新途径
二、建立超重力反应器科学放大方法,突破装备大型化关键技术
三、创制系列超重力反应强化新工艺,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
第三节 展望
一、在工业催化中的应用
二、在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应用
三、在化工生产本质安全工艺和流程再造中的应用
四、在纳米材料及纳米分散体制备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超重力反应器内的流体力学行为
第一节 超重力反应器内流体流动现象及描述
一、流体在填料中的流动形态
二、液体在填料中的不均匀分布
三、液体在空腔区中的流动形态
第二节 超重力反应器内流体流动的特征参数
一、旋转填充床内液相流动特征
二、旋转填充床内气相流动特征
第三节 超重力反应器内填料的持液量
一、持液量及测量方法概述
二、旋转填充床内持液量研究
第四节 超重力反应器内液体的停留时间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超重力反应器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超重力反应器的总体设计思路
第二节 超重力反应器的结构设计
一、主要部件的几何尺寸的确定
二、转鼓的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
第三节 超重力反应器功率计算
第四节 超重力反应器结构及其发展
一、超重力反应器结构发展
二、新型超重力反应器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液-液体系超重力反应强化及工业应用
第一节 分子混合及其模型化
一、分子混合的概念与显微可视化
二、分子混合实验研究
三、超重力反应器分子混合模型
第二节 超重力缩合反应强化及工业应用
一、缩合反应概述
二、超重力缩合反应新工艺
三、工业应用与成效
第三节 超重力磺化反应强化及工业应用
一、磺化反应概述
二、超重力磺化反应新工艺
三、工业应用与成效
第四节 超重力聚合反应强化
一、聚合反应概述
二、超重力聚合反应新工艺
第五节 超重力烷基化反应强化
一、烷基化反应概述
二、超重力烷基化反应强化新工艺
第六节 超重力卤化反应强化
一、卤化反应概述
二、超重力卤化反应新工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气-液体系超重力反应强化及工业应用
第一节 超重力反应器内传质行为及模型化
一、超重力反应器内气- 液传质行为研究
二、超重力反应器内传质行为的模型化
三、超重力反应器内气- 液两相流动的CFD模拟
第二节 超重力反应吸收
一、超重力反应脱除CO
二、超重力反应脱除H2S
三、超重力反应脱除SO
四、超重力反应脱除NOx
第三节 超重力反应分离耦合
一、超重力反应分离耦合技术生产次氯酸
二、超重力反应分离耦合技术在液化气脱硫醇中的应用
第四节 超重力氧化反应
一、超重力氧化环己烷制备环己酮
二、超重力高级氧化技术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气-固体系超重力反应工程
第一节 超重力反应器内气- 固多相体系流体力学特性可视化研究
一、超重力反应器内气- 固多相体系流体流动可视化观测
二、气相流场的可视化分析
三、气相流场的影响因素的实验结果分析
第二节 旋转填充床内气相流动的CFD 模拟研究
一、旋转填充床内气相流动模型的建立
二、旋转填充床内气相流场CFD 模拟
三、操作参数对气相流动特征的影响
四、气相停留时间分布的模拟
第三节 气-固多相体系超重力催化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一、旋转填充床内气-固催化反应模型的建立
二、旋转填充床内气-固催化反应特性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气-液-固体系超重力反应工程
第一节 超重力反应器中有机相强化K2CO3/KHCO3溶液吸收CO
一、苯体积分数、转速的影响
二、气相与液相流量的影响
三、温度、NaClO浓度的影响
四、关联式建立
五、三种有机相吸收CO2效果对比
第二节 超重力催化α-甲基苯乙烯加氢
第三节 超重力蒽醌法制双氧水
第四节 超重力催化氧化脱硫
一、废碱液催化氧化脱硫的原理
二、各种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第五节 超重力生化反应
一、内循环超重力机
二、旋转填充床强化胞外多糖A发酵性能研究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超重力反应结晶及工业应用
第一节 超重力反应结晶制备纳米材料的基本原理
一、液相法纳米粒子形成过程分析
二、超重力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气-液-固相超重力反应结晶制备纳米粉体
一、超重力法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原理与工艺
二、超重力法制备纳米碳酸钙过程特性研究
三、操作参数的影响
四、纳米碳酸钙的形貌控制
五、不同纳米碳酸钙制备方法的比较
第三节 气-液相超重力反应结晶制备纳米粉体
一、超重力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铝
导语
本书是中国化工学会组织编写的《化工过程强化关键技术丛书》的分册之一,旨在通过对超重力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工业应用成效的系统介绍,正确引导超重力反应强化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发行,促进我国过程工业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
内容推荐
《超重力反应工程》是《化工过程强化关键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本书提出并阐述了超重力强化分子混合与反应过程的新思想,系统论述了超重力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反应强化技术的典型工业应用案例及成效,以启发研究思路,帮助产业技术人员更加科学地选择反应强化技术路线。全书共八章,包括超重力反应工程的创新发展历程,超重力反应器内的流体力学行为、装备设计原理与方法,液-液、气-液、气-固、气-液-固等多相反应及反应结晶过程强化原理和成效,并对超重力反应强化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热点应用领域进行了展望。
《超重力反应工程》是作者及其团队在超重力强化液-液、气-液、气-液-固等多相反应领域的新理论、新工艺、新工业成果的研究结晶,是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73”计划、“863”计划等多项国家项目的系统总结,其中涉及的多项原创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应用,效果显著。本书可作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化工、材料、环境、生物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参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2: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