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汉英对照)
分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作者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编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亮点展示

8-商详.jp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学生,教师,一般读者

《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精选300条体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关键词,进行简明精准的中英文阐述;由国内外文史哲及英译领域专家编写,可作为大学师生研读、理解和翻译中华思想文化相关内容及写作论文时的重要参考。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汉英对照》是以大学生和教师为读者对象,特别是文史哲学科的大学生,为其写作论文提供关键词的中英文释义。所选300例文化关键词精选自"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已出版的图书1-7辑。按中文关键词拼音排序。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的成果之一,每辑收录100条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以中英文双语的方式进行阐释。这些术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民族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国核心价值,编写者用易于口头表达、交流的简练语言客观准确地予以诠释,目的是在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传播媒体等对外交往活动中,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国情、历史和文化。

作者简介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由袁济喜等人组成。袁济喜,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王博,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院长、道家研究中心主任。聂长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教授、日本研究中心学术企划部部长。

黄友义,曾任国际翻译家联盟副主席、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秘书长,现任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主任。

精彩书评

★《文心雕龙》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文化关键词是中国文化的钥匙与导航,循此可以举一反三,把握学术与写作的路径,洞察中西文化的奥秘。
——袁济喜(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就像是思想文化世界的一个个地标。我们选那些具代表性的概念,让读者通过它们探索中国思想文化。
——王博(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
  
★三百条关键词之于中华文化,犹如沙滩上美丽的贝壳之于浩瀚的海洋。
——聂长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几乎每一条文化关键词背后都是几千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思想要用简单的外文表达出去,这需要长期的努力。《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代表了传播中华文化的新努力。
——黄友义(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主任)

目录

八卦
八音克谐
白马非马
白描
百戏
保民
北曲
本末
本色
比德
变化
辨体
别集
别名
般若
博爱
参验
草书
成人
诚意
虫书
崇本举末
崇本息末
楚辞
传奇
春节
春秋
春秋笔法
词曲
辞尚体要
达名
大节
大收煞
大体、小体
大同
大学
大一统
大用
大丈夫
大篆
丹青
当行
德性之知
动静
独化
二柄
法治
泛爱
方便
非攻
非命
风骨
风化
风教
风神
风雅颂
封建
讽谕
赋比兴
感物
刚柔
刚毅
歌行体
革命
格调
格物致知
格义
公正
宫调
共名
古文运动
骨、肉
寡欲
卦爻
冠礼
国体
海内
汉乐府
合同异
洪范
化境
画道
化工、画工
绘画六法
婚礼
浑沌
活法
肌理
兼爱
见闻之知
建安风骨
教化
节气
结构
解蔽
尽心
经济
经、权
精气
境界
境生象外
楷书
科举
类名
离坚白
理趣
理一分殊
立主脑
隶书
良史
良知
两仪
六观
六义
六艺
轮回
矛盾
美刺
妙悟
庙算
民主
名实
明德
南北书派
南戏
内美
拟物立象
品题
齐物
奇正
气骨
气质之性
前识
亲亲
亲知
清明
情景
求放心
屈宋
取境
人道
人文
人治
镕裁
三表
三才
三玄
上帝
尚同
尚贤
社稷
神思
神与物游
审虚实
慎独
生生
盛唐之音
诗界革命
诗史
诗无达诂
诗言志
诗缘情
时序
识书之道
书道
书契
书圣
书院
率性
水墨画
说话
说知
私名
思无邪
思与境偕
斯文
四端
四海
四书
四象
宋杂剧
随物赋形
太极
太虚
太学
体性
体用
天道
天籁
天理
天命
天命之性
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
天人之分
天文
天下
天子
推恩
脱窠臼
王道
文界革命
文明
文气
文人画
文以载道
文质
闻知
无为
无我
无用之用
五经
五行
五行相生
五行相胜
五音
物化
戏文
乡愿
相反相成
象数
逍遥
消息
小节
小收煞
小说
小篆
写气图貌
写意
心斋
心知
兴观群怨
行书
行先知后
兴寄
兴趣
兴象
性恶
性分
性灵
性三品
性善
性善恶混
虚静
虚壹而静
玄德
玄览
选体
雅俗
雅乐
扬州八怪
养民
养气
一画
一物两体
以无为本
以形媚道
以形写神
义法
艺术
意境
意象
意兴
阴阳
隐秀
优人
有无
宇宙
元亨利贞
元杂剧
缘起
院本
乐教
正名
正声
正心
正义
郑声
政治
知先行后
知行
知行合一
知音
直寻
中道
中和
中庸
诸宫调
转益多师
滋味
紫之夺朱
自然
自然英旨
自生
自由
宗法
总集
尊碑贬帖
尊德性
坐忘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A Brief Chronology of Chinese History

精彩书摘

běnmò 本末?
Ben and Mo (The Fundamental and the Incidental)
本义指草木的根和梢,引申而为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

其含义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其一,指具有不同价值和重要性的事物,根本的、主要的事物为“本”,非根本的、次要的事物为“末”;

其二,世界的本体或本原为“本”,具体的事物或现象为“末”;

其三,在道家的政治哲学中,无为之治下的自然状态为“本”,各种具体的道德、纲常为“末”。

在“本末”对待的关系中,“本”具有根本性、主导性的作用和意义,“末”由“本”而生,依赖“本”而存在,但“本”的作用的发挥仍需以“末”为载体。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

The two characters literally mean the different parts of a plant, namely, its root and its foliage. The extended meaning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Chines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The term can be understood in three different ways.

1) Ben (本) refers to what is fundamental or essential, while mo (末) means what is minor
or incidental, two qualities that differ in value and importance.

2) Ben refers to the existence of the world in an ontological sense, while mo represents any specific thing or phenomenon.

3) In Daoist political philosophy ben is a state in which rule is exercised by not disrupting the natural order of the world, while mo refers to
moral standards and fundamental principles governing social behavior.

In any ben-mo relationship, ben is most important and plays a dominant role, while mo exists thanks to ben.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through the vehicle of mo that ben exerts its influence. Thus the two, though different, are mutually dependent.

引例 Citations:

◎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论语?子张》)
(子夏的学生,叫他们做打扫、接待、应对的工作,那是可以的,不过这只是末节罢了。而那些最根本性的学问却没有学习,这怎么行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