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整理柳堂杂著八种,以时间为断,将柳堂自传年谱《周甲录》放置于首,其后为柳堂任州县官期间的三部州政县政纪实类著述(《宰惠纪略》《牧东纪略》《宰德小记》),再按其人生经历接三部有关地方治乱类著述(《蒙难追笔》《灾娠目记》《东平教案记》),最后为柳堂致亲友书信集(《书礼记事》),统称“《笔谏堂文集》”。 《笔谏堂文集》汇集了柳堂个人的任宦历程、政治观念及诸多晚清史实,既为山东地方文献增添特色资源,又为我们研究清未民初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翔实可靠的资料来源,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作者简介 吴青,江苏南通人,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研究领域为中西文化交流史、历史文献学。出版学术专著两部,主持多项国家与省部级课题。 目录 导言 周甲录 周甲录序 凡例 周甲录卷一 周甲录卷二 周甲录卷三 周甲录卷四 周甲录卷五 周甲录卷六 宰惠纪略 宰惠纪略序 宰惠纪略目录 宰惠纪略题辞 宰惠纪略序 宰惠纪略卷一 宰惠纪略卷二 宰惠纪略卷三 宰惠纪略卷四 宰惠纪略卷五 牧东纪略 牧东纪略序 牧东纪略卷一 牧东纪略卷二 牧东纪略卷三 牧东纪略卷四 宰德小记 宰德小记序 禀筹办学堂经费并酌拟暂行章程 禀小学堂蒙养学堂一律开堂 禀捐廉购备图书并酌拟条规 禀学务处夹单附前正禀内 谕五乡首事出车章程 附复回惠民任禀教养局原款告罄另筹常年经费红白禀 蒙难追笔 灾赈日记 灾赈日记序 灾赈日记序 灾赈日记题词 灾赈日记自序 凡例十二则 灾赈日记卷一 灾赈日记卷二 灾赈日记卷三 灾赈日记卷四 灾赈日记卷五 灾赈日记卷六 灾赈日记卷七 灾赈日记卷八 灾赈日记卷九 灾赈日记卷十 灾赈日记卷十一 灾赈日记卷十二 灾赈日记卷十三 灾赈日记卷十四 灾赈日记卷十五 附春赈记事一则 跋 东平教案记 东平教案记序 上卷 下卷 书札记事 书札记事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附录一柳堂墓志铭两则 附录二柳堂生藏志一则 附录三柳堂父柳相林史料两则 附录四《申报》记载柳堂长孙柳式古捐书报道四则 后记 导语 《笔谏堂文集》是2015年度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柳堂著述整理与研究”的成果。柳堂(1844-1929),字纯斋,号勖庵,河南扶沟人,为近代华北藏书与金石名家。光绪十六年(1890)中进士,先后任山东定陶、惠民、东平、德平、乐陵、济宁、章丘等多地州县官,清亡后,开始遗老生活,优游林下,民国十八年(1929)逝世。柳堂著有《笔谏堂全集》存世,该集上函为诗集(六种附二种),下函为杂著(八种)。本次点校整理为柳堂杂著八种,均存于下函,分别为《周甲录》、《宰惠纪略》、《牧东纪略》、《宰德小记》、《蒙难追笔》、《灾赈日记》、《东平教案记》及《书札记事》,称为《笔谏堂文集》。柳堂的一生,与清末民初的重大历史事件均有密切关系,年轻时他遭到捻军掳掠,任知县时又亲身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处理过东平教案,也参与了清末新政的实际运作。柳堂不是一般的晚清地方官员,其嗜书成癖,多所博通,著述甚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笔谏堂文集》的点校整理,是研究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重要珍稀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