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引论、、第二章、第三章、余论五个章节,就列宁关于革命与专政的理论阐述了不同于靠前外学术界观点的创新观点。核心内容是、二、三章;引论部分阐述了恩格斯晚年的思想,意在为列宁的理论提供基石和出发点,余论部分研究和阐述了斯大林的一个理论,是对列宁理论研究的延伸,意在给出列宁相关理论的后续发展以及结果。上述恩格斯晚年的思想、列宁的思想、斯大林的思想均围绕着俄国十月革命以及它的后续发展而展开,五部分构成了一个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本书对落后的俄国进行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思想启示意义。
前言1
引论恩格斯晚年关于俄国革命与西方革命“互相补充”的思想及对1917年革影响1
一、关于未来俄国革命与西方革命“互相补充”的思想3
二、恩格斯的“互相补充”思想对1917年俄国革影响9
三、对恩格斯晚年关于俄国革命与西方革命“互相补充”思想的科学性的评估14
章对社会主义史上一个迷案的透视——关于所谓“一国或数国社会主义首先胜利”的理论19
一、作为信仰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并懂得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我们,是否认同“一国或数国社会主义首先胜利”的理论22
二、两种非科学的辩解29
三、列宁从未说过自己提出了“一国或数国社会主义首先胜利”的理论,是斯大林说列宁提出了这样的理论36
对列宁两段话的解析42
五、在俄国革命与欧洲革关系上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第二章关于列宁的十月革命战略思想77
一、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概念79
二、1917年列宁不主张在俄国立即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83
三、将俄国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准备阶段”103
弄清楚列宁十月革命战略思想的意义107
第三章关于列宁“易生歧义”话语的正确解读111
一、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是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政权”113
二、关于“我们就是坚持”125
余论斯大林提出“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139
一、斯大林“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及内容142
二、“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作用和理论缺陷150
三、斯大林“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159
后记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