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沈浩(永远的红手印)/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中华人物故事汇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张吉宙 |
出版社 | 接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张吉宙,儿童文学作家。青岛市小作家协会主席、青岛市青少年阅读联盟主席、青岛市文联签约作家。出版(发表)有《青草湾》《燕明刀》《孩子剧团》《我的湾是大海》等多部长篇儿童小说及中、短篇小说。作品曾获冰心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奖、上海好童书奖、2017年大众最喜爱的鲁版图书等奖项。 目录 写给小读者的话 我是男子汉 二等助学金 新官上任 手捧水泥 沈浩挨打 “小香猪”照亮未来 雨天的担忧 盖起小洋楼 修建敬老院 九十八个红手印 蜗居 大学生创业 土地风波 春节前的走访 风雪夜归人 白发亲娘 黑珍珠 翻跟头 永远的红手印 纪念沈浩,就要把女儿培养成才 给爸爸的一封信 附录 沈浩日记 精彩页 我是男子汉 安徽省萧县,地处淮北平原北部,素有“四省通衢”之称。萧县境内,有个村庄,名叫孙秦庄。一九六四年五月五日,沈浩出生在这里。 沈浩一家九口人,除了父母,他还有四个哥哥,两个姐姐。随着大哥、二哥和三哥相继成家,两个姐姐也都出嫁了,家里的孩子只剩下他和四哥,与父母一起艰苦度日。当时,家里的情况很不好,父亲患有严重的肺结核,四哥不过十五六岁,沈浩年纪更小。由于家里生活很困难,沈浩连小学都没念完。生活的重担,几乎全部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这一切,让沈浩早早地产生一个念头:我要撑起这个家! 一九七七年,全国恢复高考。那年沈浩十三岁,他对四哥沈明儒说:“四哥,你继续上学去吧!” 沈明儒说:“还是你去吧!你年纪小,不上学可惜了。” 沈浩说:“正因为我小,以后还有机会。你上过初中,学习成绩又好,不去上学才可惜呢!” 沈明儒说:“就算我考上了,可咱家这日子……” 沈浩说:“放心吧!家里有我和娘呢!我们供你念书。” 沈明儒深受感动,一咬牙走进考场,最终考取了宿县地区农业学校。 村里人都说:“沈浩这孩子仁义,心里装着别人,长大了准有出息。” 为了供四哥上学,沈浩除了拼命干活儿,还不停地在心里琢磨怎样才能多挣钱,以便让四哥顺利毕业,让家里的生活更好一些。 两年后,村里实行大包干,沈浩家分到了八亩地。他每天早出晚归,下地干活儿。“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沈浩明白这个道理,可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买肥料,他便想出一个办法:拾粪。 冬天的早晨,天上挂着几颗寒星,地上下了一层白霜,天气很冷。每天,沈浩都早早起床,背上粪箕子,拿一柄粪叉,走到野外去拾粪。村里早起的人,常常能碰见他,远远地就能看见他瘦削的身影…… 不仅如此,沈浩还以一己之力,在黄河古道岸边的一片荒滩上,开垦出二亩荒地。繁重的体力劳动使他的一双小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沈浩整个人也晒黑了,累瘦了。 娘心疼地说:“孩子,悠着点,别累坏了身子骨。” 沈浩却说:“我是男子汉!永远累不垮!” 村里人都很佩服他。若不是具有超凡的毅力和吃苦精神,怎么能开出一片荒地?尤其对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来说,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沈浩将开垦出的二亩荒地,全部种上了棉花。棉花是经济作物,能给家里增加收入。这正是沈浩的聪明之处,他不光勤劳能干,而且凡事还肯动脑子。 秋后,棉花不仅带来丰收的喜悦,还是一道美景。棉花地周围的荒滩上,长满了红蓼,那低垂的花穗,随风摇曳,像一片投入大地的晚霞,红光氤氲。洁白的棉桃,如浮动的白云,一朵朵,一团团,舒舒卷卷。红蓼与棉桃,一片片的红,一片片的白,相互映衬,让人赏心悦目。 这是我画的一幅画,沈浩在心里说。 他久久地凝望着这道美景,心里生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沈浩一直在想,怎样才能为家里增加点收入,更好地供四哥上学。终于,他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年多养几头猪,卖了猪,手头就有钱了。于是,他和父母商量之后,一下子养了四头猪。喂猪的任务,他一个人揽了下来。拌饲料,打猪草,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地把猪养大。就这样,沈浩靠着卖猪的收入,既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又轻松地支付了四哥上学的费用。 沈明儒毕业分配工作后,对沈浩说:“五弟,我拿工资了,家里有我照顾着,你赶紧去上学吧!” 沈浩松了一口气,像完成了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但他不知道,不远的将来,还有更艰巨、更光荣的任务在等着他。 经过不懈的努力,沈浩考上了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在校期间,他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多次获得“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三好学生”等称号。 一九八六年七月,沈浩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全村人都为之骄傲,都说他以后是干大事的人。 沈浩的母亲说:“明月(沈浩小名)干啥事俺都放心,他从小就能吃苦。” 沈明儒说:“五弟是真正的男子汉,他有一副铁肩膀,再重的担子他都能挑起来。”(P1-5) 导语 本书是“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中的一册,以时间为线索,讲述共产党员沈浩一生的重要故事,着重突出沈浩在小岗村任书记期间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故事。沈浩继承和发扬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他舍家别亲,驻守在小岗村,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群众,把小岗村的老人小孩看成自己的老人小孩,把小岗村看成自己的家乡,为小岗村的建设和发展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本书以形象的故事、生动的语言、精美的插图,塑造了沈浩的平凡而伟大的形象,展现了他一生的光辉业绩和大公无私的崇高精神。 序言 亲爱的小读者,你知 道小岗村这个地方吗?在 中国辽阔的版图上,安徽 省凤阳县境内,有一个村 庄,叫小岗村。多年以前 ,小岗村很穷,十几个村 民冒着风险,在一份契约 上按下了红手印。从此, 揭开了改革的序幕,小岗 村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改 革第一村”。 从这份红手印开始, 小岗村发生了许多故事。 后来,有一个叫沈浩的人 ,为了让小岗村的明天更 加美好,他告别了亲人, 放弃了安逸的工作,到小 岗村担任第一书记。 他以身作则,吃苦耐 劳,带领村民修路,紧急 情况下用手捧水泥;他为 村里招商引资,东奔西走 ,数过家门而不入;他支 持大学生来小岗村创业, 陪他们共渡难关;他走访 贫困户,嘘寒问暖;他为 老年人建起了敬老院;他 为村民盖起了“小洋楼”… …他任期将满的时候,村 民们又按下了一份红手印 ,把他留在了小岗村,从 此,沈浩再也没有离开这 片他深爱的土地…… 这些红手印背后有什 么样的故事呢?打开这本 书,你会发现,一个个红 手印,诉说着一个人和一 个村庄的传奇。 内容推荐 一九七八年,小岗村人用十八个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包产到户的序幕。二十多年后,沈浩来到小岗村任第一书记,继续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修路资金短缺,请不起施工队,沈浩就带领村民自己修出了一条水泥路;贫困户的房子四处漏雨,沈浩常冒雨看望,路上泥泞,鞋子陷进了泥里,他干脆赤着双脚前进;他还带领村民建起了小洋楼、敬老院…… 沈浩任期将满时,小岗村人舍不得他离开,递交了一份按着九十八个红手印的请愿书,留下了这位好书记;小岗村发展得越来越好,沈浩却因过度劳累离开了乡亲们,小岗村人按下红手印,把他葬在了小岗村。沈浩的事迹厂为流传,网友们用鼠标为他按下了四十四万多个“红手印”,他成为二〇〇九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