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鼠博物学/自然观察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朱耀沂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不难看出人类对老鼠根深蒂固的厌恶与唾弃。
这些看似渺小脆弱、不堪一击的老鼠,何以成为地球上最兴盛成功的动物之一?
本书从生态学、演化、形态与生理,以及历史、文学、童话等多个层面解读老鼠,反思老鼠与人类的复杂关系。
作者简介
朱耀沂,台湾研究昆虫的翘楚,也是昆虫学术界的重量级人物。1932年出生于台南,由于自小喜爱各种动物,高中毕业后就读台中农学院植病系(中兴大学前身),并在台大植病研究所取得硕士学位。后历任台大植物病虫害学系助教、讲师,并赴日取得农学博士学位,后应聘为台大客座副教授,再升任副教授、教授,至退休并获选为荣誉教授。其研究领域主要为水稻和果树害虫,退休后仍勤于著作,将其一生所阅览和收集的昆虫或其他动物的珍贵资料,写成一本本通俗的动物书籍,以期能影响更多莘莘学子喜爱动物、了解动物,甚而愿意选择生物学为一生之职业志向。朱老师常谦称自己是“昆虫杂货店”,其实若称他为“昆虫博物馆”似乎更能贴切地表达他的贡献与地位。著有《热带昆虫学》《午茶昆虫学》《黑道昆虫记》《人虫大战》《情色昆虫学》《成语动物学》等,《蜘蛛博物学》《老鼠博物学》《蟑螂博物学》均为大树文化博物学系列的重量级著作。《昆虫Q&A》是他写给青少年的第一本著作。
目录
推荐序—如“鼠”家珍
作者序
第一部分 认识老鼠家族
老鼠家族的崛起
假冒及被假冒的老鼠
老鼠“大体检
老鼠生活面面观
第二部分 家鼠篇
家鼠与野鼠的定义
家鼠的三大成员
成为家鼠的条件
家鼠征霸世界的过程
乡下老鼠和城市老鼠
家鼠在城市里的“无血革命
家鼠成灾
对抗家鼠的三大原则
第三部分 野鼠篇
野鼠列传
野鼠的生活
野鼠的功与过
第四部分 老鼠万花筒
台湾有多少种老鼠?
老鼠会传播哪些疾病?
老鼠传播的世纪性疾病—鼠疫
家鼠与柏氏禽刺螨
另一种鼠类寄生虫—多房棘球绦虫
老鼠、蛞蝓及蜗牛的三角关系
鼠猫之间
动物园中的老鼠
老鼠的远亲—兔子
坚果是大林姬鼠最爱吃的食物?
如何辨识食物中老鼠的遗留物?
老鼠的避毒保健法
当益兽的老鼠
当人类食物的老鼠
当实验动物的老鼠
《圣经》中的老鼠
宗教裁判中的老鼠
杀鼠游戏
受到尊敬的老鼠
成语中的老鼠
诗歌中的老鼠
童话中的老鼠
世界上最出名的老鼠—米老鼠
结语
作者后记
序言
很多人不解,为何中国人把老鼠列为十二生肖之首?
有一种说法:十二生肖是按照动物活动的时问排列顺序的
,老鼠主要在子时,也就是两日交替的午夜十二点钟前后
活动,所以被定为首位。也有民间故事称动物们在竞争首
位时,老鼠用狡猾的伎俩骗得了首位。其实,不论十二生
肖排序的由来为何,属于啮齿目动物的老鼠的确是种类最
多、分布最广、数量最可观的哺乳动物,其生存适应能力
也超越其他许多哺乳动物。因此,老鼠作为十二生肖之首
,实在当之无愧。
老鼠是人类最熟悉的动物之一。多数人厌恶老鼠,因
为它们生活在阴暗的角落,给人肮脏的印象;它们传染疾
病,有碍卫生;它们嗜啃咬,破坏器物及管线,甚至引发
火灾;更糟的是它们繁殖力强、扑杀不尽,令人头痛。但
是也有人欣赏老鼠灵活、机警的一面,一些卡通漫画、童
话故事,把老鼠描绘得十分讨喜,各种可爱的宠物鼠更是
受到玩家的喜爱,拥有广大的市场。此外,还有许多科学
家利用老鼠做实验,实验动物不能出差错,因此这批老鼠
就被奉为上宾,不但吃香的喝辣的,还有专人悉心照顾。
这么看来,不同的人对老鼠的观感有很大的差异,老鼠在
不同的人那里受到的待遇也不一样,绝非“过街老鼠人人
喊打”。
然而,大概很少有人真正仔细地研究过老鼠,也少有
人思考过为什么这些看起来脆弱、不堪一击,常被人类在
实验室中用各种方式摆布的小动物,居然可以在地球上如
此兴盛。人类绞尽脑汁、费尽功夫,都无法控制它们在自
然界的数量,遑论永久地扑灭它们。除了繁殖能力强之外
,还有哪些适应生存的条件与策略,能让老鼠如此成功地
占据地球呢?
朱耀沂教授是台湾极少数能把复杂的生物学,用深入
浅出、生动活泼的方式介绍给读者的学者、作家。他是知
名的昆虫学家,所以谈起昆虫如数家珍,不过,笔触所及
,总不免带出许多昆虫学以外的生物学知识,从分子、细
胞、形态、生理,一直到生态、演化,甚至文化习俗等各
方面的信息,不一而足,反映出朱教授学识渊博、涉猎广
泛。现在朱教授又挑战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介绍庞
杂的啮齿类动物。但见朱教授巧妙地择取与人类关系最为
密切的少数种类,蜻蜓点水、大笔一挥,就轻松勾勒出啮
齿类适应生存的主要特色,以及与人类的各种关系,让读
者能够一窥啮齿动物的全貌,实在令人打心底佩服!
朱教授撰写本书之际;全世界哺乳动物的分类正在进
行另一次大修订,最新的版本中,啮齿动物的种数又增加
了两百余种。撇开分类的问题不谈,朱教授这本书给我们
带来无限的兴味,让普通大众进人老鼠的生活,了解地球
上这群成功的生物。我非常高兴看到朱教授开启了这扇大
门,也盼望他(或其他作者)继续出版更多类似的作品,
带领读者登堂入室,深入探索啮齿动物复杂、奥妙的世界

台湾大学生态学与演化生物学研究所李玲玲
导语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从这句俗语以及众多与老鼠相关的成语不难看出人类对老鼠根深蒂固的厌恶与唾弃。其实很少有人真正仔细研究过老鼠,也从未思索为什么这些看似渺小脆弱、不堪一击的老鼠,竟是地球上最为兴盛成功的动物之一。
作者朱耀沂教授巧妙地选择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老鼠种类,以极其宏观的博物学视角,勾勒出老鼠生存的真实面貌,并从生态学、演化、形态与生理,乃至一般人都有兴趣的历史、文学、童话等各个层面,使普通大众得以进入老鼠的生活,了解这群成功的生物,也让人类重新反思老鼠与人类的复杂关系。全书分为四个部分:认识老鼠家族、家鼠篇、野鼠篇、老鼠万花筒,每部分分为若干个章节。
后记
我是搞昆虫的,退休前40多年以研究农业害虫谋生,
这种经历的人为何写起一本与老鼠有关的书?这当然与我
的“鸡婆”个性和自小对动物的喜爱有关。我和老鼠的渊
源可以从40多年前的1960年代讲起。
那时台湾的森林,尤其桧木、杉树遭受松鼠、鼯鼠的
危害,站在较高的地方嘹望,到处可见树皮剥落、因鼠害
而枯死的树木。当时台湾大学植物病虫害学系的系主任易
希陶教授(1903—1975)认为,本系的研究范围不应限于
植物的病害与虫害,应扩大为植物保护,可是他忙于系务
,无法亲自推动有关松鼠、鼯鼠的调查及研究。他看我身
体健壮、有多年打橄榄球的经验,又是当时昆虫组中唯一
的台湾原住民,跋山涉河、与地方上的居民沟通应该都没
问题,似乎是从事山林鼠类研究的理想人选,便指派我研
究松鼠。
当时有关松鼠、鼯鼠的资料不多,我只能尽可能地搜
集并参考在林地活动的野鼠的相关报告。就这样我逐渐走
进鼠类的世界。不过,这个计划三年后因为我赴日本进修
而停止。回台后我在研究农业昆虫的生涯中,深深感受到
野鼠在农业生产上的负面影响,虽然未直接参与防鼠工作
,但私底下仍旧继续搜集并阅读有关报告。当我对本业(
农业昆虫的研究)觉得有点厌倦或工作效率低落时,我会
跟那些鼠辈打打交道,借此转换心情。多年下来,我对它
们已有一些了解,退休后空闲时间较多,才有机会撰写这
本老鼠杂谈。
有些人或许会对这本书感到失望,因为我几乎没提到
杀鼠剂,对具体的驱鼠措施也甚少着墨。一方面因为这个
部分在其他一些有关“环境有害生物”的书籍中已有较专
业的介绍,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从1997年退休后就离开“杀
虫仙”的行业,除非不得已,我不想再对昆虫以及其他动
物杀生了。虽然如此,我仍然期盼读者通过本书对老鼠有
比较深入的认识,能从更广的角度来看鼠患或防鼠的问题

感谢为本书写推荐序的台湾大学生态学与演化生物学
研究所李玲玲教授。李教授是真正的一直研究哺乳动物的
老鼠专家,她愿意在百忙之中抽空为本书写下精彩的序,
让我受宠若惊。
也要谢谢八年来协助我处理文稿的编辑游紫玲小姐,
以及为本书画绝妙插图、补我文笔不周的黄一峰先生。最
后衷心感谢大树文化张蕙芬总编辑的鼓励与支持,使我完
成了几乎不可能达成的任务,迎接这2l世纪的第一个鼠年
精彩页
老鼠家族的崛起
老鼠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由于分类学家观点的分歧,哺乳纲可分为17至20目,4300至5400种,啮齿目共有1793至2277种,我们较为熟悉的老鼠、松鼠、豪猪、旅鼠、河狸海狸)、鼯鼠、旱獭(土拨鼠)都属于啮齿目。其中最小的是巢鼠属及侏鼠属,体重只有五六克,最大的是南美产的水豚),体重超过50千克,达前两者5万倍之多。
由于分类方法仍在不断修改,关于啮齿目的分类就有好几种版本,有的仅分为松鼠亚目和豪猪亚目,有的分为松鼠、豪猪和鼠形三个亚目,有的再加上啮齿亚目,分成四个亚目,复杂者可多达十几个目。本书采用分类学者威尔逊和瑞迪尔在《世界哺乳类种类》第二版的分类方法,分成松鼠亚目和豪猪亚目。至于中文译名,主要依据赖景阳编的《世界哺乳动物名典》(台湾省立博物馆,1986)。
本书介绍的老鼠以松鼠亚目的鼠科为主。鼠科包括1300多种,是哺乳类动物中种类数目最多的一科,占整个啮齿目的60%左右。较为人知的黑家鼠、褐家鼠和小家鼠,都属于鼠科。老鼠种类高达1300多种,这个事实反映出老鼠对环境的适应力很强,能在各种环境下生存。它们除了靠自己的本事分散、迁移外,也靠人类“帮助”它们迁移,将分布范围扩大到世界上大部分陆地。目前除了南极内陆、北极地区及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不见啮齿目动物外,老鼠的足迹遍及世界各个角落。事实上,对不会飞翔的啮齿目动物来说,海洋是一大障碍,让它们无法凭借自身力量扩大分布范围。
除了不会飞翔,老鼠可说是身手不凡的运动高手。但从两亿多年前中生代三叠纪的老鼠祖先化石骨骼来推断,老鼠原先只适合在平地步行,后来才逐渐发展出攀树、游泳、凿掘等活动能力。谈到在树上活动的高手,非黑家鼠莫属。黑家鼠除了因为体毛较黑,又叫黑鼠、熊鼠外,另有屋顶鼠的别名。从这个别名就知道,它是攀高的能手。至于长毛鼠类,也因为具有发达的脚爪和长尾巴,而擅长在树枝间移动。
啮齿目中的游泳高手是河狸,它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北美洲,利用木材、石砾等在河边建造大型窝穴,常阻碍水流,造成水灾。它之所以能在水中活动自如,主要是靠后脚趾间的蹼、扁平且被覆鳞片的尾巴,以及眼睛周围防止沙子飞入眼睛的瞬膜。至于适应干旱地域的老鼠,则有叙利亚仓鼠)、小沙鼠属和非洲跳鼠(又名沙漠跳鼠)等,它们以减少对水的需求的方式来应对缺水的危机。
挖洞是鼠类擅长的技能之一,褐家鼠、小家鼠在变成家栖性老鼠以前,就是在草原上挖土筑巢生活的。另外,多种广泛分布的田鼠、姬鼠、鼢鼠、盲鼠,以及生活在中国南部及中南半岛的竹鼠等,也都是挖土高手,善于利用发达的门齿挖土,技术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把它们放在平地上,往往不到五分钟,它们就可以把整个身体安全地埋藏在土中。
老鼠的上、下颌各有一对门齿,那是一生中持续生长的无根齿,功能相当于我们人类的手掌,可以抓握东西。它的臼齿像高性能的磨碎机;若有小臼齿,则上颌有两对、下颌有一对,大臼齿则是上、下颌各有三对,共有22枚牙齿,数目绝对不会超过22,这也是啮齿目的共同特征之一。不过臼齿和上下颌的构造,以及上下颌肌肉活动的方式,因老鼠种类而异。靠着尖利的牙齿,老鼠发展出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从北极的冻原雪地到热带的沙漠,从树上到地下,甚至南极调查站附近,都有它们的足迹;它们无孔不入地在陆地上立足。老鼠的另一大利器是我们常以“鼠算”来形容的旺盛的繁殖力,关于这些特征将另辟章节介绍。P8-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1: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