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暖舟/青铜葵花获奖作品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任富亮
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任富亮,青年作家,在《儿童文学》《十月少年文学》《少年文艺》《东方少年》《好儿童画报》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童话和童诗,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首届小十月文学奖等。《暖舟》获第三届青铜葵花小说奖潜力奖。
目录
第一章 龙的国度
第二章 邮票
第三章 晚餐
第四章 塘山路599弄
第五章 上海犹太青年会学校
第六章 珍儿
第七章 算命者的预言
第八章 绿房子
第九章 阿福
第十章 蓝袍先生
第十一章 FASHION服装店
第十二章 巨籁达路
第十三章 书信
第十四章 太阳旗
第十五章 酒吧
第十六章 日语课
第十七章 集中营
第十八章 春寒
第十九章 通行证
第二十章 小煤炉
第二十一章 音乐会
第二十二章 青鸟书店
第二十三章 黑封条
第二十四章 光
第二十五章 自由万岁
第二十六章 离别
《暖舟》专家评语
精彩页
第一章 龙的国度
“上海到了!”
“上海到了!”
参差不齐的模糊轮廓在朱利奥·切萨雷号游船前方渐渐变得清晰起来,甲板上站满了踮起脚尖朝前眺望的犹太难民,他们用德语交头接耳地说着。
中国上海是现在世界上唯一不需要签证的城市。
薇娜跟爸爸妈妈和姐姐苏珊也挤在甲板上的人群里,黄浦江涌到他们眼前。浑浊的黄浦江上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舢板,北岸烟囱林立,一个个码头和货栈从薇娜眼前掠过。薇娜看到妈妈把姐姐搂到了怀里,自从她们从柏林夏洛滕堡区的家里逃出来后,苏珊的情绪一直很低落。薇娜也有些失落,全家出发之前她刚过了八岁生日,爷爷奶奶送给她的那些礼物没有带在身边。她更担心的是爷爷和奶奶,去年的“水晶之夜”,犹太人大批大批地离开了德国,伯父是两年前到上海的,他给薇娜家写了信,告诉他们上海很安全,当薇娜全家决定离开德国时,奶奶和爷爷却不想离开柏林的家……现在薇娜想起爷爷奶奶同他们挥手告别的那一幕,鼻头不由一阵发酸。
“到汇山码头了!”薇娜听到旁边人在呼喊,她眼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码头,青水砖上标注着货栈的编号,码头站台上人山人海,停满了淡绿色的卡车。薇娜看到到处都是犹太人,她听爸爸说过,在上海的犹太人已经成立了“援助欧洲来沪犹太难民委员会”,这个组织是专门安置他们这些犹太难民的。
薇娜、苏珊跟着爸爸妈妈跑回船舱里收拾行李,他们一踏上站台就被援助欧洲来沪犹太难民委员会的志愿者围住了。爸爸和妈妈在摩肩接踵的人群里寻找着伯父。给伯父的书信是一个月前寄走的,但是朱利奥·切萨雷号游船在海上行驶得比较顺利,比预计到达的时间提前了三天。当船停靠在香港的时候,他们给伯父发了一份电报,可现在没有看到伯父的影子。
“伯父不会是搬家了吧?”妈妈突然想到。
爸爸恍然大悟,微微地皱起了眉头。
一个难民委员会的志愿者正在跟薇娜爸爸妈妈用德语交谈,爸爸把他们现在的处境告诉志愿者,并把那张写有伯父家地址的纸条给志愿者看,上面写的是公共租界东熙华德路怀兴里30号,雅格布·科恩。志愿者说居住在虹口的犹太人流动}生很大,很有可能已经搬家了。
薇娜看着爸爸、妈妈和志愿者一起想办法,周围的人挤来挤去,看到的不是腿就是胳膊,一会儿是中国人,一会儿是犹太人,有的中国人拉着黄包车在人群里揽客,她一点也听不懂黄包车夫说的话,不过偶尔会听到几个发音奇怪的英语单词。
“侬去阿里搭?you where go?”一个黄包车夫在问几个犹太人,“阿拉……外滩。”
薇娜想,这些黄包车夫说的可能就是伯父曾经在信里提到过的洋泾浜英语,一种上海方言与英语杂糅在一起的蹩脚英语。伯父的信里说在上海最适用的是英语,所以薇娜他们在柏林时就报了英语培训班,薇娜虽然比苏珊小三岁,但已经能听瞳英语了。
薇娜和苏珊又仔细地在人群里寻找了一遍,还是没有见到伯父的影子。那个难民委员会志愿者塞给薇娜爸爸另一张纸条,告诉薇娜爸爸,如果等不到接他们的人,可以先去到难民营。纸条上是难民营的地址,那里提供免费的食宿。
“谢谢。”薇娜爸爸和妈妈感激地与志愿者握手。
薇娜站得脚后跟都疼起来,苏珊也不停地抱怨着。九月末的上海,天气很潮热,薇娜紧抓着妈妈的手,妈妈的手心里沁满了汗珠,滑腻腻的,薇娜的手仿佛随时都会从妈妈的手里滑出去。(P1-3)
导语
第三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王泉根等专家倾力推荐!
《暖舟/青铜葵花获奖作品》还原历史现场的儿童文学作品,危难之中闪现崇高的人性光辉。
《暖舟》中有这样一句话:“困难重重,有舟可济。”整部小说恰围绕这样的主题展开。
序言
“青铜葵花”是一项文
学奖,像所有有着新型文
学主张的文学奖一样,此
奖也是一项对文学的解读
和阐释。
何为文学,文学何为
?文学的根本使命大概是
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
础,有此使命无疑是崇高
的。实际上,我们的文学
先人一直是这样看待文学
的。文学之所以被人类选
择,是因为人们发现文学
有利于人性的改造和净化
。人类完全有理由尊敬这
样的文学史和文学家。文
学从开始到现在,对人性
的改造和净化起到了无法
估量的作用。在现今人类
的精神世界里,有许多美
丽光彩的东西来自文学,
在今天的人的美妙品性中
,我们只要稍加分辨,就
能看见文学留下的痕迹。
没有文学,就没有今日的
世界,就没有今日的人类
。人类应当像仰望星辰一
样,仰望那些创造了伟大
作品的文学家。没有文学
,人类依旧还在混盲与昏
暗之中,还在愚昧的纷扰
之中,还在一种毫无情调
与趣味的纯动物性的生存
之中。
文学要有道义感。文
学从一开始就是以道义为
宗的。必须承认,固有的
人性远非那么可爱和美好
。事实倒可能相反,人性
之中有大量恶劣的成分。
这些成分妨碍着人类走向
文明和程度越来越高的文
明。为了维持人类的存在
和发展,人类中的精英分
子发现,在人类之中,必
须讲道义。这个概念所含
的意义,在当初必然是单
纯和幼稚的。然而,这个
概念的生成,使人类走向
文明成为可能。若干世纪
过去了,道义所含的意义
也随之不断地变化和演进
。但它也慢慢沉淀下一些
基本的、恒定的东西:无
私、真挚、同情弱小、扶
危济困、反对强权、抵制
霸道、追求平等、向往自
由、尊重个性、呵护仁爱
之心。人性之恶,也会因
历史的颠覆、阶级地位的
更替、物质的匮乏或奢侈
的原因和作用,时有增长
和反复。但文学从存在的
那一天起,就一直高扬道
义的旗帜,与其他精神形
式,比如哲学、伦理学等
,一道行之有效地抑制着
人}生之恶,并不断地使
人眭得到改善。
当年,徐志摩先生是
这样理解文学的。他说:
“托尔斯泰的话,罗曼·罗
兰的话,泰戈尔的话,罗
素的话,无论他们各家的
出发点怎样的悬殊,他们
的结论是相调和呼应的,
即使不是完全一致的。他
们柔和的声音,永远叫唤
着人们天性里柔和的成分
,要它们醒来,凭着爱的
无边的力量,来扫除种种
障碍我们相爱的势力,来
医治种种激荡我们恶性的
疯狂,来消灭种种束缚我
们的自由与污辱人道尊严
的主义与宣传。这些宏大
的声音,正比是阳光一样
散布在地面上,它们给我
们光,给我们热,给我们
新鲜的生机,给我们健康
的颜色……”没有道义的人
类社会,是无法维持的。
只因有了道义,人类社会
才得以正常运转,才有了
我们今天见到的景观。一
件艺术品,如果它不能向
我们闪烁道义之光,就算
不上一件好的艺术品。
今日的人类与昔日的
人类相比较,其区别在于
今天的人类有了一种叫“
情调”的东西。而在情调
的养成中间,文学有头等
功劳。人类有情调,使人
类超越了一般动物,而成
为高贵的物种,情调使人
类摆脱了猫狗一样的纯粹
的生物生存状态,而进入
一种境界。在这样的境界
之中,人类不再是仅仅有
用一种吃喝以及其他种种
官能就能满足的快乐,而
有了精神上的享受。一有
情调,这个物质的生物世
界从此变了,变得有说不
尽的或不可言传的妙处。
人类领略了种种令身心愉
悦的快意,天长日久,终
于找到了若干表达这些感
受的单词:静谧、恬淡、
悠扬、忧郁、肃穆、朴素
、高贵、典雅……文学形
式比其他任何精神形式都
更有力量帮助人类养成情
调。文学,能用最简练的
文字,在一刹那,把情调
的因素,输给人类的血液
与灵魂。但丁、莎士比亚
、歌德、泰戈尔、海明威
、屠格涅夫、鲁迅、沈从
文、川端康成……一代一
代优秀的文学家,用他们
格调高贵的文字,让我们
的人生,变成了有情调的
人生;从而使苍白的生活
、平庸的物象,一跃成为
可供我们审美的东西。情
调,改变了人性,使人性
在质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青铜葵花”是一项儿
童文学奖,它可能更在意
我们以上所说的文学原则
和景象。因为它的对象是
儿童,而儿童决定了未来
民族和人类的品质和质量
。道义、审美、悲悯情怀
等大概是这一奖项永恒的
取向。
内容推荐
《暖舟》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长篇儿童小说,作品以二战时中国上海收留无国籍犹太难民的真实历史事件作为创作背景,虚构了犹太少女薇拉一家四口逃难到上海,并在沪上度过的一段虽然拮据艰难,但充满温情、彰显人性光辉的感人作品,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控诉了战争对整个人类和世界带来的灾难与伤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2: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