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卡夫卡日记(1914-1923)(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奥)弗朗茨·卡夫卡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卷记录了卡夫卡这十年间的日记读书、人际交往、对生活与文学的思考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卡夫卡对于其日常生活的描述,更进一步体会到卡夫卡全身心投入文学生活的焦灼内心世界,对于自身外在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的无力感和对文学世界的极致追求之间的挫败,时刻纠缠着他最敏感的神经。从后期的日记中也能明显地感觉到,卡夫卡对于生命与存在的绝望挣扎。 目录 第九册 卷帙 第十册 第十一册 第十二册 序言 日记是内心世界最便 捷、最真实的写照,卡夫 卡这个为“写作”而生、为 “写作”而亡的人,对这种 表达方式欲罢不能。在 1909—1923年这十余年 时间里,卡夫卡的创作灵 感和思路、精神和身体状 况的变化、情感世界的纠 结、生活的困惑和对社会 伦理的思考,通过这三本 《卡夫卡日记》淋漓尽致 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是卡 夫卡本人较为真实、多面 的解剖图。细细品味,就 会走近卡夫卡的内心世界 。它们对研究卡夫卡其他 文学作品的创作动机和背 景以及揭开卡夫卡人生诸 多未解之谜,具有重要意 义。 卡夫卡的心思细腻, 思想深邃,日记中每一个 字、每一个标点都是他当 下身心状况的体现,因此 译文尽可能在选词、语序 和标点符号上尊重原著, 仅在个别不利于理解的部 分对标点(极少)、语序 做了调整,所以读者也许 会看到有些段落突然中断 ,或者结束时缺少标点符 号,这是卡夫卡日记原本 的样子。或许这缺失的结 尾背后有当时的创作环境 、思路、情绪、身体状况 的影响,或许只是单纯的 忘记,无论如何,这就是 卡夫卡日记的本来面貌。 从卡夫卡的日记中可 以看出,他唯一的热爱就 是写作:不停地思考,不 停地写作。他的工作、婚 姻、社交等都是围绕着能 够让他专心写作、为写作 创造条件展开的。卡夫卡 是一个内心羞怯、矛盾和 自我封闭的作家。他一方 面想要融入世俗,让家人 满意,为此也曾试图承担 一份婚姻,尽管他本人对 婚后一起生活、对性没有 一丝兴趣,甚至有极大反 感;另一方面却极其厌倦 世俗生活,想要逃离,灵 魂的自由是他毕生的渴望 ,而只有在写作中,他的 灵魂才是自由、满足的。 卡夫卡日记中有一些 反复、断裂、混乱的地方 ,这是卡夫卡内心矛盾的 一种体现,卡夫卡对此有 明确的认识。不了解卡夫 卡的人,看到这些会觉得 他是个头脑混乱的疯子, 但这或有意或无意的笔触 正是卡夫卡那段时期精神 世界最真实的反映。读者 从日记里看到的,卡夫卡 也看得到,作为一个只对 写作葆有热忱的人,卡夫 卡清楚自己写下的每一个 字的用意,也知道它在读 者眼里或许会呈现出怎样 的卡夫卡。比如他在日记 里写道:“可以想象在过 去三四年里,同样内容出 现了一千次。我毫无意义 地消耗着自己……” 读卡夫卡日记,越读 越能体会到,卡夫卡是一 个很纠结、缺乏安全感的 人。他经常做梦,梦境丰 富且精彩,所以梦境也成 了他日记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他常常幻想,幻想 自己会如何自我了结。卡 夫卡内心的压抑通过拧巴 的表达方式可以看出,但 是他总归是个平凡的人, 他喜欢的、排斥的、向往 的、逃避的无非就是世俗 的烦扰与理想的安宁,只 不过他把这两种矛盾极端 化地表现了出来。 在现今生活里,每个 人都对工作有或多或少的 排斥和不适应,在家庭关 系中也会需要空间和独处 的机会,在爱情里也会不 断试探对方是否符合自己 的性格、脾性和生活习惯 ,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执着 的追求和偏好,不管是读 书、旅行、音乐、写作还 是游戏。所以说,卡夫卡 笔下的日记,将一个生动 、鲜活的社会矛盾体摆放 在读者面前,每个人都能 从他的描述中找到或多或 少的共鸣和自己的影子。 卡夫卡日记的意义在 于,让读者从最真实的记 录中发现他的心理状况、 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看 到他对教育制度、社会伦 理的讽刺和批判;从哪怕 是重复啰唆的话语里,读 出他内心的愤恨、矛盾、 焦虑、不安和渴望、向往 及偶尔出现的幸福;从日 常记录中读出他非常人的 一面,躯体的痛苦、精神 的压力都无法阻碍他对写 作的热忱。他只有写作, 他只要写作,婚姻、爱情 、家庭、工作对他而言都 是写作的负累。他想逃离 生活,逃离家庭,逃离爱 情,一度想要辞掉工作, 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写作的 追求。 本着信达雅的原则, 译文在语言处理上尽可能 尊重原文,保留原稿表达 的时代特色,同时尽力避 免晦涩的表达,尽可能将 译文处理得符合当下阅读 习惯和表达习惯,以期达 到可读、好读的效果。本 系列译自菲舍尔袖珍出版 社(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1994年版的卡夫卡日 记三卷本,分别是《卡夫 卡日记:1909—1912》 《卡夫卡日记:1912— 1914》《卡夫卡日记: 1914—1923》。这三卷 内容取自《卡夫卡日记》 ,第一版出现在马克斯· 布罗德(Marx Brod) 1937年于布拉格出版的 《日记和书信》中,第一 个完整版是马克斯·布罗 德1951年在S. 菲舍尔出 版社(S. Fischer Verlag )出版的《日记1910— 1923》。 导语 本书为《卡夫卡日记》三卷本第三卷。在其中,卡夫卡用深刻的自我观照剖析生活投射其身的每一个意义瞬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狄更斯、歌德等著名作家的评价,可以看到他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灵感瞬间的把握、对精神世界波动不安状态的细腻描述,以及对失眠及奇异梦境引起的特殊心理世界意识流的抒写。卡夫卡日记展示其内心时间诶的矛盾、精神与身体状况的变化、情感世界的纠结、生活的困惑及他对社会伦理的思考等,读他的日记,可以了解这位孤独而伟大的作家的真实生活状态,为了解其文学作品的内涵、解开他的人生谜题提供参照。 书评(媒体评论) 卡夫卡一生所经历的 不是可怕的孤独,而是一 个外来者的尴尬。这是更 为深远的孤独,他不仅和 这个世界、和所有的人格 格不入,同时他也和自己 格格不入。 ——作家 余华 是这样,绝对是这样! 与其他人相比,这位神奇 的天才看到的更多,他看 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更深 刻,更像天堂,也更像地 狱。但是他最终看到的是 什么?却只有自己。 ——卡夫卡的朋友 恩 斯特·魏斯 精彩页 我从房子里出来,想散散步。天气很好,但是街道十分空旷,只是在远处有一名市政公务人员,手里拿着一根水管,顺着街道喷洒出一股巨大的拱形水柱。“见所未见,”我说着,试了试那道水柱的力道。“一名小小的市政公务人员,”我说着,又看了一眼远处的这个人。在下一个十字路口的角落,有两个男人斗殴,他们扑向对方,把彼此撞飞,弹得老远,然后伺机再次扑向对方。“停下来,别打了,先生们。”我说。 大学生科泽尔坐在他的桌旁学习。他是那样沉迷于工作,以至于连天黑都没发现。虽然五月的天很明亮,但在这间位置糟糕的庭院房里,快四点的时候夜晚便已降临。嘴唇向上卷起,眼睛下意识地深埋在书里,他在读书。有时他停下来,在一个小本子上做简短的阅读摘录,然后闭上眼睛,喃喃自语地背诵那些写下来的东西。在他的窗户对面不到五米处,是一间厨房,一个姑娘在里面熨衣服,有时候向科泽尔看去。 突然,科泽尔放下铅笔,对着屋顶仔细听。有人在上面的房间里来回走动,他显然是光着脚的。每一步都发出巨大的啪啪声,就像跳入水中时一样。科泽尔晃了晃脑袋。他从大概一周前楼上的新住户搬进来开始,就不得不忍受楼上的这种散步了,这意味着如果他不采取什么反抗措施,那么泡汤的不只是他今天的学习,还有他的整个学业。脑力劳动下紧张的大脑是无法忍受这种事的。 有一些关系我能清楚地感觉到,但却无法辨认。如果能再下潜得更深一点儿就好了,可是这里的浮力偏偏如此之大,让我以为自己就在水底,感觉不到身体下面有水流涌过。无论如何,我转身去看那个高高的地方,那里的灯光千百次冲破黑暗,把我照亮。我上了楼,在上面四处晃悠,虽然我憎恨上面的一切。而目关于他 “导演先生,一个新演员来了。”人们可以清楚地听到仆人的报告,因为通往前厅的门大开着。“我只是想成为一名演员。”卡尔在为自己说,他想纠正那个仆人的说法。“他在哪儿?”导演说着,伸长了脖子。 1914年6月21日 村子里的诱惑。 这个老光棍儿的胡子样式变了。 白衣女子坐在金斯基宫的中央。尽管离得远,但傲然的双峰依然清晰可见。呆呆地坐着。 夏日的某个傍晚,我到了一个从未去过的村子。我注意到村子里的路是那么宽,那么空旷。农庄前面,随处可见古老的大树。一场雨后,空气变得清新,一切都让我觉得那么美好。我尝试通过跟人打招呼来证明这一点,他们站在门前,亲切地做出回应,尽管也有些含蓄。我想,如果能找到一家客栈,在这里过夜应该也不错。 我刚才从庭院里一面绿草丛生的墙边走过时,墙上的小门恰好打开了,三张脸从门后探出来,然后消失,接着门又关上了。“奇怪。”我冲着旁边的空气说,好像旁边有同行的人似的。这时,一个高大的男人真的出现在我身旁,仿佛故意要捉弄我似的。他没戴帽子,也没穿上衣,穿着一件黑色针织马甲,抽着烟斗。我立刻镇定下来,好像早就知道他在那里似的,说:“这扇门啊!您也看见了这扇小门是怎么打开的吧。”“是的,”这个男人说,“不过那有什么奇怪的呢,那些是房客的孩子。他们听到您的脚步声,想看看夜里这么晚谁会走到这里来。”“这样去解释固然容易,”我笑着说,“但是对一个外地人来说,一切都很容易显得奇怪。”我继续走。可是这个男人跟着我。原本我并不觉得奇怪,也许这个人跟我同路,但是这不是理由,为什么我们要一前一后而非并排走呢?我转过身说:“这是去客栈的路吗?”那个人站住说:“我们这儿没有客栈,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们这儿有一个,但是那儿是不能住人的。那家客栈属于教区,因为周围没人住,就把它给了一个瘸子,到现在教区都得照顾这个人。现在他和他的妻子一起打理这家客栈,而且人们基本上没法经过这家客栈的门,因为那里散发的臭味儿实在太大。客房里的油污厚得能让人滑倒。那是一家拙劣的小旅馆,它的存在是这个教区的耻辱。”我想反驳这个人,他的长相让人有反驳他的欲望,他的脸瘦成了皮包骨,面色蜡黄,皱巴巴的皮肤松松垮垮地耷拉在脸上,下巴一动,爬满整张脸的深深的皱纹也跟着一块儿动。“这样啊,”我说,没有对这种关系表达更多的惊讶,然后继续说,“那么,我肯定要住在那儿,因为我已经决定在这里过夜了。”“那么,当然,”这个男人匆忙说,“要去客栈的话,您的确得去这里。”他指向我来时的方向。“您走到下一个拐角,接着右转。然后您会立刻看见一块客栈招牌。就是那儿了。”我对他的回答表示感谢,接着又一次走过他身旁,这次他特别仔细地对我进行了一番打量…… 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