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从人权理论、利益平衡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三个方面论证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依据。围绕《伯尔尼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诸多靠前公约和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展开讨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间文艺版权的特殊保护、传统文化图像符号的商标保护、传统科学知识的保护、反不正当竞争制度等进行了探索。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保护宗旨、权利主体、保护模式及权利内容等多方面的建议。 目录 总序/1 导论/1 章传统文化内涵的法律界定/9 节传统文化的概念/9 第二节传统文化的定位/13 第三节传统文化的分类/18 第四节传统文化的特征/27 第五节作为本书研究对象的传统文化及范围/39 第二章“一带一路”倡议与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45 节“一带一路”倡议与知识产权/45 第二节“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传统文化保护/56 第三章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依据/69 节“一带一路”倡议下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掘/70 第二节“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化多样性保护/78 第三节“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传统文化与知识产权/89 第四节人权理论基础/101 第五节利益平衡理论基础/109 第六节生物多样性理论基础/117 第四章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保护研究/126 节《伯尔尼公约》/127 第二节《突尼斯示范法》/129 第三节《1982年示范条款》/136 第四节《班吉协定》/142 第五节《生物多样性公约》/150 第六节《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农民权/160 第五章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运用与传统文化保护/166 节传统文化与知识产权保护非必然性的困惑/166 第二节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主体的确定/189 第三节“公有领域”对传统文化知识保护的冲击/200 第六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212 节“一带一路”倡议下民间文学艺术的特殊版权保护/213 第二节“一带一路”倡议下传统文化图像符号的商标保护/236 第三节“一带一路”倡议下传统科学知识的保护/262 第四节反不正当竞争制度的补充保护/298 第七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启示及建议/312 节“一带一路”倡议下传统文化保护成果/312 第二节“一带一路”倡议下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启示和建议/316 后记/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