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这个汉朝太有意思了》从汉高祖刘邦写起,一直写到汉献帝禅位,总共四百余年的历史。全套书共七卷,分两部出版,第一部包括前四卷,从楚汉争霸写起,写到王莽代汉结束;第二部包括后三卷,从刘秀起兵始,至曹丕篡汉止。 本卷从吕后篡权开始讲起,至文景之治结束为止。刘邦崩后,吕雉临朝称制,疯狂地展开了新一轮的杀戮,朝堂之上牝鸡司晨。大汉功臣及刘氏诸侯暗蓄力量,一举摧毁吕党,迎接回代王刘恒。文景二帝韬光养晦,与民休养生息,换来“天下晏然”的社会安定。而此时,遥远的北方,匈奴人正磨刀霍霍。汉帝国再次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即将接受火与铁的考验。 作者简介 朱耀辉,笔名浪子,自媒体人,天涯论坛知名博主,90后新锐历史作家。青海互助人,华北电力大学毕业,现任职于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自幼喜好文史,博览群书,学富思博。大学期间开始文学创作,诗词作品曾获省级荣誉和奖励,欲以文学之法,书写千年历史,并载笔者思道。 目录 第一章 初露峥嵘 吕雉的野心 良家妇女的黑化史 戚夫人的幸与不幸 窝囊不是罪 第二章 帝王权术 不得已的贪污 帝王心思你别猜 无为而治的智慧 第三章 吕后时代 冒顿的情书 审食其——吕后的情郎 阴影下的短命皇帝 假哭的秘密 第四章 权御天下 大肆分封 权力的旋涡 吕家小姐惹不起 陈平的烦恼 南越自为王 你的江山,我来守护 第五章 文帝继位 讨伐诸吕 聪明人和傻子 长安乱 谁当皇帝? 刘恒进京记 政治即是妥协 第六章 巩固皇位 灰姑娘的逆袭 周勃的尴尬 一封书信免兵戈 兄弟二人唱双簧 被宠杀的刘长 第七章 用人之道 汉朝有个“包青天” 人治还是法治? 左右为难 天才贾谊 悲情迁客 周勃的顿悟 第八章 文帝心思 命案埋下的仇恨 没有席位的发言 千古叹贾生 第九章 北疆风云 刘恒与匈奴的较量 带路党中行说 太子智囊 晁错的对策 文帝的手腕 陛下请您检阅 第十章 暮政之年 王朝的颜色 汉文帝的多面人生 未央遗诏 第十一章 七国之乱 一个书生的改革梦 奋起反击 吴楚七国之乱 被腰斩的晁错 睢阳保卫战 一个都跑不了 第十二章 宫廷风波 二婚女人上位史 帝国的獠牙 刘武的皇帝梦 边城飞将 功臣的宿命 盛世的序曲 序言 这一卷中,我们来到了 后刘邦时代。 这一时期,吕后的戏份 占据了一大半,儿子做了大 汉帝国的新皇帝,自己好不 容易从苦难挫折中熬了过来 ,让她在这权力场中赢得了 最后的胜利。 考虑到刘盈只有十六岁 ,大汉这片锦绣江山,从此 由吕后说了算。 要知道,刘邦去世时留 下的并非是天下太平的稳固 江山,相反只是个勉强压住 的火药桶。外面的匈奴正闹 得欢,时不时过来打个劫, 国内在经历了秦末战争的洗 礼后,中原大地几乎是一穷 二白。刘邦身为皇帝,居然 连四匹颜色一样的马都凑不 出来,萧何和曹参居然要坐 牛车上朝,可想而知民间有 多么苦。 这一切,都落到了吕后 身上。 历史上对吕后的评价都 不高,很多人只知道她手段 残忍,却忽视了她的功绩。 是她,在刘邦死后,淡定接 过了烂摊子,带领着风雨飘 摇的汉朝,熬过了开国后最 艰难的岁月。 对内,她休养生息,带 头倡导节俭风气;对外,她 忍辱负重,为汉朝换来数十 年和平。作为一位女性政治 家,她不输于历史上的任何 人! 在这一过程中,吕后不 可避免地引入了自己的娘家 人,吕氏外戚由此崛起。让 人无语的是,这些后辈们能 力太差劲,不足以胜任这种 高智商费脑筋的工作,也不 被刘氏宗亲和功臣集团认可 。而大伙儿之所以捏着鼻子 勉强承认吕氏集团,不过是 在吕后高压之下的暂时妥协 而已。 吕后一死,权力的天平 再次失衡,功臣集团在经过 反复权衡与博弈后,最终选 择了毫无根基的代王刘恒。 由此,帝国进入了第二 阶段:文景之治。 匈奴人在北方依然闹得 很欢,很遗憾,此时的汉帝 国依然没有与匈奴一较高下 的实力,只能驻守在长城边 上,看着匈奴骑兵来去如风 ,带走汉朝的财富和美女。 景帝时代,匈奴骑兵甚 至杀到了甘泉宫,长安城一 度危在旦夕。 面对匈奴人的挑衅,汉 帝国只能继续忍辱负重。文 景两代皇帝,日子过得抠抠 缩缩,没有一点帝王气象。 如此一边忍让,一边聚 精会神搞建设,到景帝末期 ,帝国逐渐恢复了元气。仓 库里的钱多到数不清,粮仓 也堆积满满,甚至有的腐烂 不能食用。当时“百姓无内 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 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鸣鸡吠 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 乎”。 终于,在经过文景二帝 四十一年的治理后,汉帝国 迎来了第一波太平盛世。 在这种韬光养晦中,文 景两代皇帝也对帝国的官僚 架构进行了调整,其中最有 代表性的,就是相权的下移 。 汉兴以来,帝国的丞相 都是萧何、曹参、陈平之类 的能人,文帝继位后,历任 丞相要么是质朴少文的军吏 ,要么是老实人。譬如,申 屠嘉这样的“老资格”丞相, 在面对汉景帝的宠臣晁错时 ,竟然毫无办法,在朝政话 语权上也完全比不了晁错。 很多人只对武帝时代的 金戈铁马、丰功伟绩感兴趣 ,至于汉文帝、汉景帝时期 的故事,总觉得太过乏味, 不够热血,因而选择了忽视 。 其实这是不对的。 历史发展有因才有果, 若没有文景之治的韬光养晦 ,哪有武帝的征伐四方? 那些财富、粮食、战马 ,无不是两代先帝一点一滴 攒下来的。 他们是帝国伟业的幕后 英雄。 导语 作者查阅了多种汉史资料,史料皆有出处。通俗白话,野史正说,能让你在捧腹大笑时获得历史知识,既看故事,又学历史。 本书从故事说人物,从人物说历史,从历史说文明,趣味故事与硬派知识相结合,有趣有料有温度。 作者多角度探索历史,全景展示文景之治、匈奴之战、七国之乱……承前启后,盛世序曲。 书评(媒体评论) 吕后的功过评说 观其一生,吕雉或许不 是一个称职的妻子和母亲, 但她一定是一个优秀的领导 者,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这 一点连司马迁都表示赞同。 吕雉没有辜负刘邦对她的期 望,守住了他的大汉。是非 功过,就留待后人评说吧! 七国之乱与靖难之役 七国之乱,本质上是一 次削藩引发的动乱,很多人 都会联想到明初的靖难之役 。在这里,我们不妨将二者 做个比较。举个不太恰当的 例子,削藩如同是打劫,刘 启只是想抢走你的一部分财 物,而朱允文则是趁你病、 要你命,再加上朱允文此后 一连串的操作失误,结果就 悲剧了。 文景之治:盛世序曲 文帝与景帝,经过四十 年的韬光养晦,稳定了国内 民生,地方权力逐步收回中 央,帝国逐渐有了盛世的气 象。而如今,接力棒传到了 刘彻手上。在他身后,一个 无比强大的盛世王朝的大门 正在缓缓为他开启。一个恢 宏的时代,拉开序幕——它 的名字,叫“汉武盛世”! 精彩页 吕雉的野心 汉初,吕雉长期被刘邦的光芒掩盖着,无论是战争还是权谋,我们看到的都是一群当世最杰出的男人在历史舞台上挥斥方遒,荷尔蒙爆棚,将舞台气氛烘托到最高潮。而吕雉,这个前半生颠沛流离的女人,只能躲在幕布后面,静静等待出场的机会。 舞台上,是男人们的群戏;舞台下,是孤独的吕雉。 没有人知道,吕雉的心中也有一个梦想,她也想当主角!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最危险,而政局在权力交接时最危险。如果新的掌权者根基未稳,而旧的掌权者又不甘退隐,则权力动荡在所难免。眼下的政坛,这两个因素全都具备。 吕雉的神经紧紧地绷着,在这个权力交接的敏感时刻,她紧张得几乎整个人都在颤抖。 吕雉虽为一介女流,但在经历了血与火的锤炼后,一股熊熊的野心之火燃烧在她死寂了三十余年的心中。她感觉到,权力的野兽正在体内苏醒,并向她发号施令。 当吕雉看到刘邦终于咽气后,她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召集朝中大臣为刘邦发丧,而是立即下令封锁消息,然后找来了自己的心腹——审食其。 审食其和刘邦是同乡,革命时期专门负责保护刘邦的家人,当然主要是保护吕雉。年轻的吕雉被项羽俘虏后,四处颠沛流离,唯有审食其不离不弃,始终跟在吕雉身边。 司马迁在《史记》里怀疑两人有一腿。 没有任何寒暄与客气,一见审食其,吕雉开门见山:朝中诸将与先皇都是草莽出身,有的比先皇还牛,让他们北面称臣,心里肯定都不服气。先皇尚且如此,现在新皇帝年龄还小,不除掉这些人,天下如何安宁? 面对自己的心腹,吕雉毫不掩饰她对权力的渴求,而要想握紧权力,首先要除掉这些功臣宿将。 为什么吕雉要这么急迫地铲除这些功臣宿将?很简单,她怕刘邦死后,自己的儿子控制不住局面。 汉帝国建立时,为了安定天下,笼络人心,刘邦封了七位异姓诸侯王,他们分别是梁王彭越、楚王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 此外,刘邦分析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认为其中一点就是各地起兵造反时,没有同姓诸侯王出来帮一把。因此,在给异姓诸侯王分割权力的同时,刘邦给自己的亲戚们也分配了权力,激励他们跟自己保持步调一致。 此外,汉初施行的是“郡国并行制”,既有秦朝的郡县制,又有各个诸侯国,诸侯国的权力和级别远大于郡,而且一个诸侯国可以控制好几个郡。 不仅如此,刘邦对这些新生的诸侯国很宽容,允许他们根据各地不同的风俗采取不同的政策。比如,在秦、韩、魏等西部地区要求遵守汉朝的规则;而在赵、燕、齐、楚等东部地区按照当地的风俗自行管理。这些诸侯王有很大的自主权,有权任免其封地的官员,基本上处于半独立状态。 汉朝开国之初,全国有五十四个郡,中央直辖的只有二十五个,另外的二十九个都在诸侯王手里。也就是说,全国一大半的土地都不在中央政府控制下,其中又以齐、楚、吴三国的地盘最大,实力最强。 从人口上来看,诸侯国的人EI也比中央控制区的人口多。汉初总人口大约是一千三百万,中央直接控制的人口约四百五十万,诸侯国控制的人口约为八百五十万。当时的首都虽然在长安,但全国的经济中心却是齐国的临淄。当时的临淄有居民十万户,大概五十万人,论GDP,完胜首都长安。 讲这么多,只为说明一件事,由于刘邦的分封政策,导致在他去世后,形成了地方强中央弱的政治局面。虽然单个诸侯王要单挑中央还差点火候,但如果联合起来,绝对有吊打中央的能力。 这些诸侯王各自割据一方,拥兵自重,有造反的本钱,也有造反的能力,这让刘邦寝食难安。在此后的几年内,刘邦又挨个儿收拾这些异姓诸侯王,将他们从王位上一个个全都撸了下来。 吕雉比刘邦小十五岁,不出意外,刘邦将走在她前头,她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这些年来她见惯了政治上的尔虞我诈和宫廷中的权力争斗,没有权力只能任人鱼肉,她需要掌握权力。 吕雉知道刘邦的心思,她愿意为刘邦背负这不义的骂名,于是她做了刘邦想做而不方便做的事情,而且做得彻底、干净利落:彭越被她忽悠到了长安,指使其小弟诬以谋反罪,随即处死,夷三族;韩信被她骗至长乐宫钟室处死,夷三族。到刘邦死时,当初分封的七位异姓诸侯王只剩下了实力尚小的长沙王吴芮。 既然异姓诸侯王差不多都死了,为什么吕雉还不放心? 因为汉初的功臣集团除了这些实力强大的异姓诸侯王,还有朝廷内外为数众多的武将们,如曹参、周勃、夏侯婴、灌婴等,这些“大佬”们手握军权,驻守一方,根基深厚。这帮人能对自己俯首称臣吗?以前他们可都是在民间混的平民,跟着刘邦闹革命,最后只有刘邦做了皇帝,他们会心甘情愿臣服么? 只要一想到这些,吕雉就会愁得整宿睡不着觉。 人一紧张,往往会对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以至于鲁莽行动,吕雉也不能免俗。为了对付这些功臣集团,吕雉拉来了审食其,两人准备合伙将他们一网打尽。 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