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叶舒宪,文学博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神话学会会长。曾主编“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丛书”(湖北人民出版社)、“文学人类学论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神话学文库(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神话历史丛书”(南方日报出版社)等。2009年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A类“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2011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出版著作40余部,译著6部。曾任美国耶鲁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客座教授。代表著为《中国神话哲学》《文学与人类学》《文学人类学教程》《图说中华文明发生史》。多种著述被翻译成为英、法、日、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目录 上篇 澳洲美洲访学手记 微笑语言 颠倒乾坤 糟糠变精华 澳洲人的婚恋观 五天牛马两天猪 汉字的原型价值 关于“文化身份” “和而不同”看加拿大 世界最大的书店 “早期希腊失落的女神” 庄子、彝苗葫芦、新疆木乃伊 中篇 文化解读札记 从“干面英雄”到“单一神话” 谜语:智力游戏与咒术陷阱 斯芬克斯谜语解读 印第安人的原罪故事 原“德” 饺子食俗的哲学背景 中国人的“口福” “国粹”可曾“粹” 谁来导演张艺谋 归根情结说 电子时代新的人性 阅读革命与文化变迁 下篇 “三重证据法”阅读笔记 “国学”与人类学 跨文化阐释的名与实 “三重证据法”与人类学 语言与文化 酒文化与“久文化” 由大观小的会通之法 尝试与提高 人类学与诗学 叩问物化的精神 身体观的文化蕴含 人类学与“小说”寻根 “从土著的观点看” 文化多元时代的“地方性知识” 文学人类学:田野与文本之间 文化争论与文化研究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以笔记的形式,探入了人类学这一仅有百余年历史的新兴学科,本书不仅向读者传播了关于人类各民族文化的广博知识,更帮助读者解放了思想,拓展了胸怀和情感。本书分上中下三篇,分别为《澳洲美洲访学手记》、《文化解读札记》、《“三重证据法”阅读笔记》均为篇幅较短的学术笔记,上篇收录的是作者几次海外游学的见闻手记,中篇是尝试文化研究的一组解读札记,力求接戏文化现象背后的所以然。下片则围绕着人类文化学鱼“国学”相接轨的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