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郑海婷1985年10月生,福建罗源人。文学博士.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福建省美学学会秘书长,主要从事文学理论和文化产业研究。在《文艺理论研究》《文艺争鸣》《东南学术》《东岳论丛》《福建论坛》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介入理论研究”(进行中),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文学介入理论研究”(已结项)。 目录 第一章 雅克·朗西埃与感性分配的文学介入观 第一节 进入朗西埃,进入感性分配 第二节 感性再分配的形式策略 第二章 文学形式与批评实践 第一节 形式-手法-功能:俄国形式主义对“形式”的阐释 第二节 反叛与再现——作为历史的文学 第三节 网络耽美小说的美学语法 第四节 异化及乌托邦叙事——关于《道连·葛雷的画像》 第三章 闽派批评与文学创作 第一节 闽派批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福建网络小说: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跨域与越界:刘登翰教授学术志业六十年 第四节 在地书写与当代叙事:林那北的现实主义美学 第四章 地域文化与个案分析 第一节 福建文化交流的成就与经验:1979—2018 第二节 福建省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状况分析 第三节 闽派文化视野下传统美术的传承 第四节 闽派文化视野下音乐戏剧的历史演变 第五节 诏安县域文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第六节 影院经营的供给侧改革:以中瑞影视为例 第七节 文化对茶产业的引领:清雅源经营模式分析 第八节 艺术品:“软资产”还是“硬通货” 内容推荐 这本小书名为“问题与介入”,“问题”和“介入”构成本书文学理论和文化产业研究的出发点与聚焦点。如何在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化产业应用研究中贯彻问题和介入意识,这本小书展示了笔者的一些探索和对相关问题的初步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