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两千多年前,蜀郡守李冰率众修建了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将昔日屡遭水旱灾害肆虐的川西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的粮仓。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都江堰以“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光耀于世,都江堰市也成为中国第一个摘得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水利工程遗产三项桂冠的“三遗之城”的城市。 这本书来源于何民丰满的生活。他从小生活在都江堰,接触各式各样的手艺人,他历时两年,以人物为载体,通过人物和故事将川西的民情风俗展现给读者,为活跃在四川西部特别是都江堰的农村和乡镇,在各行各业有一技之长的如木匠、石匠、泥水匠、铁匠、篾匠、打更匠等匠人画像。 作者简介 何民,四川成都都江堰市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有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戏剧、散文、文学评论等作品散见于《四川文学》《青年作家》《星星诗刊》《散文百家》《大众文艺》《龙门阵》《草地》《中国青年报》等数十家报刊,有作品收入各种选本,多次获各种文学奖。近年专注于民俗散文和历史文化散文写作,著有散文集《都江堰地名龙门阵》。 目录 第一辑 古城探秘 灌县古城的几个神秘之处 观凤楼,老灌县的龙门子 贵妃故里导江县 花蕊故里寻芳踪 安澜桥为什么又叫夫妻桥 千年灌口说二郎 青城山上上清宫 一朵太平花,半部中国史 川芎和川芎肘子 柳街薅秧歌,川西土地上的传奇 凤栖窝下埋藏着什么 第二辑 地名龙门阵 百年名校青城书院 官家花园,一座三百年的川西宅院 徐渡之名 千年鱼嘴 蒲村,中国空军的摇篮 灌阳十景 青城山上道家宴 二王庙庙会 灌县西街和松茂古道 走进都江堰文庙 上元场和上元宫 都江堰的铁军路和文斌路 茶坪村访古 第三辑 青城老人村寻踪 苏东坡,桃源还看老人村 范成大:江声随马人青城 张大干,丹青寄情老人村 钱穆:慕名作客老人村 余定夫,寻踪再访老人村 第四辑 人物春秋 丁宝桢和灌县南桥 药王孙思邈的最后传奇 冯玉祥三上青城山 张俞和望坡崖 董湘琴和《松游小唱》 唐求,青城味江一瓢诗 灌县知事王铁珊 陈道谟和《挥戈文艺》 《青锋》报主编张湮 灌县名师王几何 灌县拳师全矮子 贺瞎子讲评书 篮球之子宋道星 后记 序言 山水之间一个人 王国平 一 人生总有一些往事,让你永难忘却。 人生总有一些托付,让你无法拒绝。 二 比如我曾经的同事何民先生,从1996年至今,23年的 深情交往,长长短短,点点滴滴,犹在眼前,从不敢忘。 比如新近,何民要出一本人文地理随笔集,为一座城 市记录往事,描摹风物,打捞历史……书成之后,嘱我作 序。心中虽知此事千难万难,却也爽快答应,不能有辞。 三 说到何民这本书,就不能不提到都江堰。 自古以来,都江堰市就是一座移民城市。 远古蜀人沿岷江河谷顺江而下,在芒城落脚,刀耕火 种,繁衍生息,创造了悠久的巴蜀文明。自此以后,秦灭 巴蜀,迁秦民于此;李冰建堰,迁民工于此;历史上数次 灾荒,迁灾民于此;及至张献忠剿四川,迁湖广民众于此 ;仅清代大规模移民人都江堰,就有六次;抗战时期,大 批学校、工厂、科研机构和民众相继迁徙入川,都江堰成 为最坚定之后方,更无论历代名流雅士来此游历寓居者不 可胜举。 人们千辛万苦迁徙于此,有的人后来又扶老携幼远走 他方,而另外一些人,他们把怀中紧抱的祖宗牌位和自己 的姓氏轻轻放进新修的祠堂里,在这片土地上插上竹条树 枝的同时,也把自己颠沛流离的双足植入了这片土地。 晚唐时期,何民的祖先,就这样在都江堰扎下了根。 四 何民多次踏勘故地,反复考证史乘,其先祖何氏最早 入川定居青城,有史可考的是晚唐名臣何瓒之子何柔。 何瓒祖籍福建,唐末进士,天成三年(928年),明宗 任命何瓒为西川节度副使,何瓒受命举家从京城洛阳前往 成都赴任。不料时任成都尹兼剑南西川节度副使、行使节 度使职权的孟知祥已经坐大,欲图谋四川,百般阻挠何瓒 任职,并另奏朝廷任何瓒为行军司马。 公元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史称“后蜀”,随后 大肆剪除异己,作为明宗亲信的何瓒,自然在被清除之列 。次年,罢官后的何瓒“饮恨而卒”。何瓒之子何柔因害 怕遭到孟知祥的迫害,举家迁往青城山,隐居山野,以避 其祸。 由此,何柔成了“青城何氏”一脉之始祖。何氏后人 隐居青城,诗礼待人,耕读传家……转眼已逾千年。 何柔之后历经五世,传至何敏之后,名气日盛,何氏 门中人才辈出,九世祖何子方于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 )举进士,与范成大、杨万里为同科进士。范成大曾在《 吴船录》里记载,宋淳熙四年(1177年)六月初七,范成 大游历青城县,时任雅州太守的何子方前来相陪,故人重 逢,分外欢喜,范成大在游览后做诗《何同年书院》云: “竹色侵晚帙,泉声漱嵌根。试通丹灶路,应到老人村。 ”又有《青城县何子方同年园池》诗云:“桤塍芋垄意中 行,浩荡熏风不计程。雨脚背人归玉垒,江声随马人青城 。五桥今日新知路,千佛当年旧缀名。水竹光中同一笑, 丐君荷露濯尘缨。”据民国《灌县志》载,宋代青城何氏 还有何涣、何居口、何麒、何耆仲、何致等多人,皆以文 章知名于当时。 时光流转,岁月荏苒,何氏文脉连绵不断。及至当代 ,何民之父何正太先生亦本邑饱学之士,经他勘订的《松 游小唱校注》至今仍是研究《松游小唱》的权威文本。 五 对一座城市来说,一个家族能在此繁衍生息数百年者 少之又少,而何氏一脉却已在都江堰历经了千年时光。 太平花开了又谢,青城月圆了又缺。 他们在此,不仅亲历了一个家族的子嗣繁衍和苦难辉 煌,亦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岁月更迭与风物变迁。 细细数来,何氏一族居此已有1084年。 或许,他们是这座城市最长久的守望者。 因此,对于梳理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何民是有发 言权的。他所著《山水之间一座城》堪称何氏家族一千多 年来,对这座城市抚今追昔的一次深情回眸与辽远展望。 …… 十三 不知不觉间,写东西的一批朋友都开始慢慢变老了。 汪浩即将过八十岁生日,马及时也73岁了,邱岗也退 休四年了,连以前精杠杠的黎民泰都很不甘心地说:“你 莫说,过了50岁,这个身体硬是没法跟以前比了。” 十四 但何民却老当益壮。头发自得赛雪,身体好得像铁。 有一个怪现象,好多人退休后难以适应新生活,非常 失落,甚至郁郁寡欢,何民却是个例外。从公司副总岗退 休之后,他反倒是脱掉了一件厚厚的衣服,重新上路,在 文学春风的吹拂下,焕发了人生的第二春。这个20世纪80 年代就在《中国青年报》《中国法制文学》《青年作家》 《四川文学》《大众文艺》发表作品的作家重新回到了作 协的队伍,再次拿起了笔,开始用他超过60分贝的声音歌 唱崭新的时代和火热的生活。 十五 2017年,何民的《川西手艺人》出版,引起不俗反响 。 而这本书则来源于他丰满的生活。他从小生活在都江 堰,接触各式各样的手艺人,他历时两年,以人物为载体 ,通过人物和故事将川西的民情风俗展现给读者,为活跃 在四川西部特别是都江堰的农村和乡镇,在各行各业有一 技之长的 导语 本书为都江堰地方文化散文集。都江堰不仅有“秀绝人寰”的美景,更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历史掌故和民间传说,历史文化沉淀厚重。老灌县古城的城郭为什么是圆形的呢?城内为什么没有十字街口呢?为什么张大千先生要苦苦寻觅?为什么说杨贵妃的出生地在都江堰,最后是魂归故里?花蕊夫人姓徐还是姓费,她入宫前的那些事,你知道吗?这些隐藏在山水之间的历史人物和故事,经过作者的认真梳理,用文字呈现在读者面前,帮助读者在游览这座城市时,进入这座城市的历史的B面,让读者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都江堰、青城山。 后记 我是都江堰市人,生于斯长于斯,我爱这片土地,我 爱这座城市。 两千多年前,蜀郡守李冰率众修建了伟大的都江堰水 利工程,“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将 昔日屡遭水旱灾害肆虐的川西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的粮仓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都江堰以“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 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 大水利工程”光耀于世,都江堰市也成为中国第一个摘得 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水利工程遗产三项桂 冠的“三遗之城”的城市。 两千多年前,一个名叫张道陵的人在青城山结茅传道 ,创立了“五斗米道”(正一道),从此青城山便成了中 国道教的发祥地。从东汉张道陵在青城山正式创立正一道 至今,青城道教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国道 教在自身传承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 髓,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基础之一;青城山也成 为中国道教的祖庭,受到后世的景仰和膜拜。 我祖籍在都江堰市青城山镇芒城村,我脚下的这块土 地就是四千多年前西蜀先祖留下的芒城遗址。20世纪末, 考古专家多次对芒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 和数以万计的陶器残片,经碳十四测定,距今已有4300— 4500年历史。这一发现将都江堰地区的文明史往前推进到 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这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发现,是可以 和三星堆、金沙遗址、宝墩文化相媲美的古蜀文明遗址, 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上有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让我 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能为家乡的文化建设出一点微薄之 力,是我的心愿。 因为喜爱文学和历史文化,退休后便以文字自娱,不 时到历史的岁月中去拣拾点残砖断瓦琢磨成文。李贵平先 生是《华西都市报》《宽窄巷》栏目的编辑老师,我以前 并不认识他,虽然早在2014年经他编辑在《华西都市报》 上发表了文章,但直到2018年夏天我才在青城山和李贵平 先生见了一面。承蒙李老师厚爱,这几年陆续在《华西都 市报》上发表了一些文章,特别是2017年,《华西都市报 》开设了一个《地名龙门阵》专栏,我又在上面发了十来 篇有关都江堰历史文化方面的文章,更是激起了我写都江 堰和青城山历史文化的兴趣。其间,又在《中国地名》《 文存月刊》等杂志发表了部分有关都江堰青城山历史的文 章,几年下来,不觉已积累七八十篇,挑挑选选,编成此 书。在此,首先要感谢李贵平、韩晓时等编辑老师。 感谢师弟王国平的大力相助,本书才得以顺利出版并 公开发行。国平是我在原都江机械厂工作的同事,虽然他 小我许多,但我们既是朋友,更像是兄弟,因此我喜欢按 工厂里的习惯称其为师弟。在文学圈子里能和国平称师兄 弟的人不多,我算一个,叫起来亲切。国平现在是大忙人 ,忙中能为我这本书写序,十分感谢! 本书的责任编辑李卫平老师,虽然是个年轻的编辑, 我们也一直未曾谋面,但从她相中本书稿开始,就不遗余 力地为本书的出版奔走策划,从我们的文字交往中,我已 感觉到她是一个热情、认真、负责的好编辑。在此谢过。 出一本书,从写第一个字到最后付梓,其间不知要经 历多少事情,没有家人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常常就 因为一边码字一边煮饭,烧烂了几口锅。有抱怨是难免的 ,但更多的是理解和包容。感谢家人的包容和支持。 要感谢的人很多,恕难一一点名,在此向各位真诚地 说一声:谢谢大家! 何民 2019年春于都江堰山茶园 精彩页 灌县古城的几个神秘之处 近日翻阅史籍,看到都江堰市档案馆藏的一幅老灌县古城的地图《县治图》,越看越觉得很有意思。又找了一幅现在的《灌县古城区游览图》对比观看,揣摸了许久,发现老灌县古城有许多让人不解的地方,或者称之为神秘之处。于是又到这个古城的大街小巷仔细地走了一遍,并沿着老城墙的线路走了一圈,回来又翻看史籍、查阅资料,写成《灌县古城的几个神秘之处》,与有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探讨。 灌县现在叫都江堰市,灌县的古城是现在都江堰市区的一部分,已开辟为都江堰景区的古城景区,其范围基本上是按老灌县的城郭为界。 灌县古城的城郭为什么是圆形的 从《县治图》上看,老灌县的古城城郭是圆的。灌县古城的城墙在都江堰周边围成了一个圆形,从东门左起向南,沿内江至南门,再由南门顺江边山势蜿蜒而上至西门,过西门沿山势转向北至北门,再由北门一弯到东门交合。中国传统讲究“天圆地方”,古时全国的县城格局一般都筑成四方形,而灌县县城却是不规则的圆形,且半山半坝,这在全国的古城格局中颇为少见。为什么不在平坝筑一个四方城呢?有人说,灌县的青城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而道教的太极就是圆形,故县城就筑成圆形了。还有人说,灌县之“灌”与“罐”谐音,罐为圆形,因而将城筑为圆形。这些都是牵强附会之说。 笔者认为,老灌县古城之所以是圆形的,是和修建都江堰有关。应该说,因为修都江堰才有了后来的灌县古城,灌县县城就是为建都江堰和维修都江堰而逐渐发展形成的。可以想象,古时的交通十分不便,修建和维修都江堰的人员、物资只能尽可能地靠近都江堰,久而久之,在都江堰旁边就形成了一个人员、物资的集中地,进而发展成城。 据史料载:唐宋时期,邑人以巨木植于城周,形成栅栏,这便是古城的雏形。宋代元祐年问(1086—1094年),百姓环城密植杨柳数十万株,形成杨柳树屏障以护城池。此时古城区域大致为今内江以北、杨柳河以西、北街与外北街口以南、玉垒山以东的范围,古城基本定型。至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知县胡光筑土砌石成墙,高一丈六尺,周八里,计一千四百四十丈,城墙东、南、西、北分别设宣化、导江、宣威、镇安四门,奠定县城格局。 由此观之,灌县古城所形成半山半坝的不规则圆形格局,是和都江堰的修建和维修密不可分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去考察。 灌县古城为什么是九道城门 中国古时县城一般规模不大,基本上都是按方位设东南西北四门。灌县古城以前也是按四门设置,东门为宣化门,南门为导江门,西门为宣威门,北门为镇安门。东门取“宣化”之名,有宣传教化民众之意;南门临内江而建,取名“导江门”,有疏导江流之意;西门建在玉垒山上,山背后是藏羌民族地区,取名“宣威门”,有宣扬朝廷威势之意;北门取名“镇安门”,有安定、平安之意。后来灌县古城城门增多,据说一度曾达到九个门,在东南西北四门之外又增设新东门、新南门、新西门,另有观凤楼和玉垒关。 对照老灌县古城《县治图》看,新东门应该在今建设路五桂桥街口附近;新南门应该在“三柏洞”附近;新西门在文庙山上俗名“鬼闸子”的地方;玉垒关据城西,现在还在;观凤楼处城东,已不复存在。在封建社会,数字“九”为大为尊,皇帝老儿住的北京城就建有九个城门,设置“九门提督”一职,一般小小县城是不敢设置九门的,那样就有僭越之嫌,是要被杀头的。由此可见,最后形成九个城门应该是在民国之时。 老灌县为何要在四门之外另修几座城门?这九座城门各有什么含义呢?先说玉垒关。玉垒关以前叫“镇夷关”,那是封建社会朝廷为防范少数民族而设置的。夷,是封建朝廷对外族和少数民族的称呼。镇夷,当然是为了防御和镇压少数民族。老灌县是成都乃至整个川西通往藏羌的门户,有“川西锁钥”之称,而西街和西门则是通往康藏地区的茶马古道的第一关口,位置十分重要。为加强防御,故修建了镇夷关。因关名有歧视少数民族的含义,故后改名为“玉垒关”。观凤楼地址在今都江堰市城东李冰父子塑像附近。说观凤楼为一门,有点勉强,此门设置,倒有点像老百姓庭院前面的龙门子,平时为接待上级官员的前站,战时为防御的前哨。据说辛亥革命时灌县保路同志军就在观凤楼一带据守,阻击过清军的进攻。(关于观凤楼,本书另有专文记述,此不赘述)至于新东门、新南门、新西门,据老一辈人讲,抗战时期,日军飞机时常飞到成都轰炸,也曾飞到灌县试图轰炸都江堰,达到破坏四川农业生产和经济的目的。战时政府为了能在敌机轰炸时紧急疏散群众,故新开了几道城门。 P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