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来自美国战时陆军航空队“统计管制处”的十位精英,被福特公司的亨利·福特二世招至麾下,进入公司计划、财务、事业、质量等关键业务和管理控制部门。从此,他们掀起了一场以数据分析、市场导向,以及强调效率和管理控制为重点的管理变革,使得福特公司从低迷不振中重整旗鼓,扭亏为盈,拯救了衰退的福特公司。这十位精英所抱持的对数字和事实的始终不渝的信仰,以及对效率和控制的崇拜,使其获得了“蓝血十杰”的称号,人们将他们尊称为美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奠基者。 本书前半部分讲述了十杰加盟福特公司后在管理上带来的破天荒的改革以及随之而来的辉煌;本书后半部分讲述了当他们以数据和流程将福特公司从混乱带向强盛时,教条主义与完美哲学又被他们推向极端,管理过度化开始窒息公司活力,对成本的过度控制开始扼杀创新,一种束手束脚的企业文化又将福特公司带入危险之境。即使如此,他们对数据和事实近乎宗教崇拜的科学精神,从点滴做起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大厦的职业精神,敬重市场法则、在缜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决策的理性主义,是西方历经百年锤炼出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充分体现,也是本书给予我们的最大价值。 作者简介 约翰·伯恩(John A.Byrne) ,美国《商业周刊》资深作家,以探索流行管理思想的愚昧、高级经理人薪资合理性、新兴企业模式等争议性话题驰名文坛。曾和苹果前首席执行官斯卡利合著畅销书《奥德赛》,同时也是《商业周刊最佳商学院指南》《猎头公司》《商业周刊最佳经理人教育计划》等书的作者。 目录 推荐序:狂热的理性 作者序 编者序 第1章 工业王子福特二世 精英大批发 少主 人中之龙 第2章 “拿破仑再世”桑顿 崭露头角 灰色童年 母亲的梦 前进华盛顿 良妻美眷 青云路 开战 乱中求序 第3章 数字帝国麦克纳马拉 哈佛精英 桑顿新帝国 天纵英才 最佳拍档 让数字说话 第4章 工作狂利斯 铁腕月老 利斯的魔术 庄园生活 力争上游 赢得美人心 第5章 多情摩尔 性情中人 推心置腹 爱妻抵万金 大战终结 第6章 十杰会师 出击 逐梦 成功出击 增添生力军 成军 第7章 青年才俊 心理建设 步步为营 称斤论两 佞臣 空降部队 混沌 大处着手 初生之犊 第8章 眩目者未必是金 钢铁都市 成家 家居生活 贤内助 挂冠求去 第9章 野心的冲突 程咬金式的人物 整顿 大扫除 夺权大战 好为人师 针锋相对 使命 嫌隙日深 梦醒时分 第10章 桑顿出局 一山不容二虎 化敌为友 福祸难测 肺腑之言 第11章 择木而栖 神秘富豪 重新出发 东山再起 朋友 第12章 十杰各自纵横 新车上路 企业组织 分权自治 新带头大哥 MBA当家 新贵利斯 连战皆捷 十杰各奔前程 第13章 摩尔的王国 供不应求 经营不善 巧遇贵人 摩尔的霸业 海派 梦幻人生 第14章 利斯征服法国 危机 另一场战争 焉得虎子 大胜利小瑕疵 到达巅峰 第15章 美国梦 脱胎换骨 大冒险家 时势造英雄 主动出击 摩拳擦掌 置身事外 一意孤行 关键时刻 功成名就 第16章 摊牌 掌握契机 科技先锋 晴天霹雳 老板出卖 心乱如麻 同床异梦 第17章 人类电脑的风格 目中无人 严于律己 化外之民 一丝不苟 一切量化 安全上路 天下为己任 真理的力量 强迫休假 力排众议 第18章 钢铁卡通 防范战友 追梦之车 天马行空 梦幻新车 十杰渐行疏远 新车登场 声势浩大 目空一切 第19章 桑顿新纪元 寻找投资 曙光乍现 谈判高手 再起炉灶 起飞 兼并奇才 以小搏大 第20章 闺怨 鞠躬尽瘁 活寡人 推动成功的手 第21章 兵败如山倒 错误百出 坦诚建言 顿失靠山 地位动摇 好大喜功 大权旁落 不切实际 引导车 败战苦果 英雄末路 被挚友封杀 前途茫茫 第22章 滑铁卢 再次挫败 强势作风 雷厉风行 东山再起 小而美 捷报 第23章 生辰忌日 一蹶不振 归于尘土 隐藏的炸弹 心死 死亡之约 无解的谜 第24章 冷血总裁 少年得志 新贵 企业新宠儿 另有高就 不为所动 权衡 弃商从政 第25章 分庭抗礼 蚕食鲸吞 钱钱钱 企业预校 包装大师 扶摇直上 第26章 计算机战士 招兵买马 上任三把火 秀才遇到兵 系统分析一切 活电脑 革命家 临危不乱 最信任的人 患难见真情 第27章 兄弟反目 斗争失利 落井下石 亲密战友 锱铢必较 地下总司令 玫瑰与剑 行为规范 兰迪的规矩 培育英才 灵药失效 第28章 麦克纳马拉的战争 反战示威 重创人类电脑 与众不同 投入越战 愈陷愈深 草菅人命 走入迷雾 钦差大人 民心向背 濒临崩溃 冷血热泪 毁誉参半 第29章 英才早逝 败絮其内 另找生路 拔刀相助 落落寡合 沉沦酒廊 尽头 第30章 颓废的形象 急转直下 粉饰太平 魔法失灵 不务正业 诉讼缠身 同情弱者 公私难全 第31章 重聚 病魔的掌心 死神再伸魔掌 父与子 倍极哀荣 点滴在心头 失败与荣耀 第32章 遗泽 时势英雄 未盖棺先论定 结语 麦克纳马拉的偿还 桑顿的虎子 利斯的遗爱 米勒的斯坦福 兰迪的传奇 莱特的海洋岛 米尔斯的知足 包士华的孤寒 序言 狂热的理性 许知远/文 一 通往市中心的道路空旷 、萧条,暗红色的砖墙上满 是杂乱的涂鸦,几个年轻人 在街头上闲逛,他们松松散 散的衣服正是嘻哈歌手的打 扮;还有在等待公共汽车的 老年人,神情黯淡地坐在长 椅上读一份报纸,他们大多 是黑人。 2005年冬日的底特律, 我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的衰 退。美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 动荡之中,通用汽车公司正 因劳资问题焦头烂额,像一 头衰竭的抹香鲸一样缓缓下 沉。克莱斯勒公司已经归属 于德国,继承了亨利·福特 血统的威廉·福特则力不从 心地试图恢复昔日的荣光… … 这座城市因汽车业的兴 起而繁荣,现在则是另一番 景象。它曾是世界的中心, 就像曼彻斯特之于19世纪的 工业世界一样,或是硅谷之 于这个被计算机屏幕、互联 网包裹的全球时代一样。 在市中心望着那些孤零 零的玻璃大厦时,我突然想 起了1945年11月初的罗伯 特·麦克纳马拉和查尔斯·包 士华,他们驾着那辆老旧的 T型车从戴顿的空军基地出 发,沿75号公路向北前往底 特律的福特公司的总部。在 经过工厂区时,他们看到了 冒着浓烟的巨大烟囱,连成 一片的造砖厂、钢铁厂、铁 路调车厂,煤灰散落在成片 的高楼的窗口上…… 两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 人,仍沉浸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的喜悦中。尽管没扛 着枪炮走上前线,但他们为 之工作的空军统计管制处, 的确是美军获胜的重要因素 之一。战争是面对面的残酷 与勇气的较量,也是一场调 动资源的竞赛。在经常陷入 慌乱的战争状态,可能前线 正处于物资匮乏的困境中, 而后方的物资却积压如山。 但是,罗伯特·麦克纳马拉 和他的同事们却比谁都清楚 ,用10022架飞机,加上 120765名航空队员,可以 完成44艘舰艇加上3200名 水兵目前所做的工作; 比 起B—17和B—24,采用B— 29轰炸机可以减少70%的 机员的伤亡,每年节省25亿 加仑的汽油……统计管制处 的一群年轻人,对于这些数 字,比对那些活生生的战士 面孔更敏感。他们在收集战 场的信息,对它们进行最优 组合,再以此制定新的物资 调拨计划。 统计管制处的创建人查 尔斯·桑顿,雄心勃勃,充 满自信,只有32岁,他确信 这套思维方式不仅能够帮助 军队获胜,也能够改造世界 上最庞大的企业。他在同事 中寻找出九位杰出的小伙子 ,他们都聪明绝顶,在数字 里摸爬滚打,笃信理性的力 量,除去罗伯特·麦克纳马 拉和查尔斯·包士华,还有 弗兰西斯·利斯、乔治·摩尔 、阿杰-米勒、爱德华·兰迪 、詹姆斯·莱特、班·米尔斯 和威伯·安德森。桑顿准备 说服汽车业王子福特二世, 用他们的才智来改造庞大却 混乱的福特公司。在那个时 刻的美国,汽车意味着权力 、速度、梦想,熔化着铁水 、喷着浓烟的厂区,不正是 勇敢新世界的象征吗? 这次会面促成了美国商 业史的一次戏剧性的合作。 当美国记者约翰·伯恩在 1993年将这段往事写成《 蓝血十杰》时,这十位主人 公正在被遗忘。他们中最著 名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被 视作悲剧性的越南战争的缔 造人之一,直到1991年, 当面对一位记者的追问时, 他还不得不绝望地吼出:“ 我错了!老天爷,我错了! ”第二著名、也是他们的领 导者的查尔斯·桑顿早在 1981年就已去世,他创建 的利顿工业公司辉煌一时, 却未能持续,人们记住他更 多是因为他曾为福特二世和 霍华德·休斯工作过。其他 八个人命运各异,他们中的 一些成为了福特公司的最高 级管理人员,另一些人在不 同行业也表现卓越,但都算 不上有惊人的成就。 至于他们所推崇的理念 ,也正遭遇广泛质疑。20世 纪90年代的商业世界被一种 即兴表演、弹性组织式宣言 所包围,人们强调的是管理 中的热情、想象力,而不是 冷静和控制。而他们代表的 则是那个穿法兰绒的组织人 的年代,人人循规蹈矩,将 个性隐藏在表格之后。 二 我是在北大南门的风入 松书店第一次阅读到《蓝血 十杰》的。那是1997年的 冬天,中国正处于新一轮商 业热潮的前夜。80年代末的 “十亿人民九亿商”的潮流, 到了1992年之后更为强劲 。但那时,大多数人都将商 业理解成倒买倒卖,他们期 待从权力的缝隙中寻找到政 策空间,促成货物的流通, 以此赚取利润。此刻的商业 思想,像是江湖术士的翻版 ,人们推崇的灵机一动式的 解决方案,何阳式的点子大 王、牟其中式的策划人是其 中翘楚。 我记得《蓝血十杰》给 我带来的新鲜体验。我从未 读完它,从未真正理解那个 复杂的公司世界,但却对他 们的野心和信念深为着迷。 每个年轻人都倾向于简化世 界,期待寻找到一条通往荣 耀的便捷之路。这十位主人 公看来正是如此,他们没有 见过战场的鲜血,却成为战 斗英雄;他们不知道一辆汽 车如何制造出来,却改造了 世界上第二大的汽车公司… … 《蓝血十杰》是我读到 的第一本管理学书籍,在接 下来的10年中,管理学变成 了中国出版业最蓬勃的门类 之一。观念的传播充满了意 外性,西方管理学的理论, 从泰勒 导语 古老的西班牙人认为,贵族身上流淌着蓝色的血液,后来西方人用“蓝血”泛指那些高贵、睿智的精英才俊。 本书所讲述的蓝血十杰是天才中的天才,他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空军的后勤英雄,卓有成效地将数字化管理模式用于战争,为盟军节约了数十亿美元的耗费。他们虽然不全都出身名校,但他们却造就了一个名头响亮的学校一哈佛商学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们被刚刚接管福特公司的亨利·福特二世悉数招至麾下,进入公司计划、财务、事业、质量等关键业务和管理控制部门,他们掀起了一场管理变革,将数字管理引入现代企业,拯救了衰退的福特事业,开创了全球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先河,推动了美国历史上最凉人的经济增长。 他们三十岁即各有建树,在自己的领域出类拔萃,他们之中产生了国防部长、世界银行总裁、福特公司总裁、商学院院长和一批巨商。他们信仰数字、崇拜效率,成为美国现代企业管理教父。 精彩页 第1章 工业王子福特二世 美景在望!无忧无虑的日子快来了,时髦的新车型快出现了,开着它奔向山之巅,轻抚白云,驰往人迹罕见的湖边,在微风中徜徉,迎着温暖的冬阳,奔向阳光普照的南方。 ——福特公司的一则广告 在战后的荣光余绪中,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麦克纳马拉和包士华开车沿着七十五号公路,往北边的底特律奔驰,车子是麦克纳马拉老旧的福特T型车。从他们在戴顿的美国空军基地到美国工业之都的底特律,足足有四五个小时的车程。他们在1945年11月初那个星期三天亮之前就出发了。空气相当干爽,预示着底特律又会有个令人难以忍受的酷冬。目的地渐渐在望时,冷风钻进车里,吹着两位吸着机油和汽油味的小人物;这两个小人物可是真英雄,因为他们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很多人一样,刚刚协助美国打赢了一场大战,他们是后勤英雄,但功绩不下于为正义战死沙场的壮士。和其他英雄不同的是,他们现在有一个更崇高的梦想。这个梦能否实现,完全系于美国最重要的人物——亨利·福特二世的意向。 他们笑谈这次将跟福特二世面谈之事,此举在战前是多么不可思议的,而今正处在战后世界刚复苏的时刻,每一个人都脱下军服,迫切需要工作,想跟福特二世会面应该是更不可能的。福特二世掌管着这个时代美国最受欢迎的工业,能提供他们最想要的工作,而他们现在就要去见这位工业王子,这得感谢他们大胆、专横的上司——“德州佬”桑顿上校。 精英大批发 桑顿上校想出了这个奇怪的点子,就是以整批交易的方式,把他手下空军精英中最杰出的人送给年轻的亨利·福特。这个想法出人意料,却也十分高明,虽然复员军人的数字极为庞大,他们面对未来犹疑不定;虽然战后的经济表示就业机会减少,但为什么一家极大的公司不能一举雇用十个人、雇用一群为了对付共同敌人和共同理想而聚在一起的战友呢?美国完全是靠战争才摆脱大萧条,很多人害怕战争结束后,数百万人拥进就业市场,会再带来另一个失业、死心和绝望的时期。 但是实际情形却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战争带给桑顿上校的是新生命和新期望。他和很多大萧条时期的人不同,有勇气又乐观,认为自己可以在美国的大世纪历史里,决定自己的前途。 对桑顿上校来说,战争不是男人生命中突兀的片段,而是男性力争上游过程的一部分。他们从军的岁月代表了弥足珍贵、可以待价而沽的经验。他们十个人不是转战沙场的勇士,但是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对敌空战的效率变得高得可怕。桑顿招徕当时最聪明的人加入他的麾下,让他们在哈佛大学接受“先进管理技术”的培训,再把这些人派驻到世界各地遥远的外站,一到战场后,他们就负责搜集现代战争的事实和相关数字。桑顿在国防部建立制度,追踪每一天美国空军有多少轰炸机和战斗机可以派赴战场。他们把飞机和机场、机员和飞机、武器和飞机匹配在一起,比较B—17轰炸机和B—24轰炸机的相对优势;这些把战争变成科学研究的专家,协助美国组织、管理和推动足以让敌人致命的空战。 要是有人能把这种奇异的点子推销给福特二世,这个人非桑顿上校莫属。1945年时,他才32岁,但是在外表和言辞上却充满权威。有一位仰慕他的人说,他和你面对面时,就像太阳照着你,浑身散发活力,他可以用浑厚的德州腔迷住每一个人。他人长得粗犷潇洒,身材中等,体格健硕,生就一副热诚迷人的面貌,圆圆的脸,淡褐色热情的眼睛,让人失去戒心的迷人笑容,牙齿间总是咬着冒烟的短香烟滤嘴,有着已故罗斯福总统那样感人的盛情,也像小罗斯福总统一样温煦直接,不顺心时会大发脾气。 战争结束以后,美国替这个世界划定了新地图,在欧洲和其他地方制定了新疆界,桑顿和他的战友也要在商业上做同样的事情。这场战争既是民主的胜利,也是美国式管理的胜利。桑顿预见战后的美国,新一代的领袖前面有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会,他了解工业界正在等待新构想和新领袖,以决定生产战争利器的工厂承平时期该生产什么东西;这些领袖会决定这个国家未来的经济前途,有九位这种现成的“未来领袖”仍然在他麾下。要想在商业领域取得成功,桑顿所必须做的首先就是说服福特,让福特相信他和这些战友可以让福特公司改头换面,就像他们摇醒死气沉沉的美国陆军航空队一样,使他们变得拥有超级的效率,而且强大到足以成为操纵战争输赢的关键。他们到处宣扬效率,而且在战争中证明了它的潜力,他们把效率变成他们的宗教,变成一种信仰,却没有一般宗教坚诚度不够的问题。这是一种理想,他们所处的时代崇拜机器,也受制于达尔文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观念。他们是十位迈向另一个战场和一场新型战争的专业军人,时值美国新时代开始,大胆和冒失都是野心的代名词,正所谓“厚脸皮的时代”。桑顿上校和他的战友正符合时代的脉动。麦克纳马拉开着他深蓝色的T型福特车,包士华坐在他旁边,接近福特的疆土时,他们知道桑顿上校做对了。 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