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章 儒家北学在先秦的奠基
节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学术要略
第二节 伯夷叔齐故事的儒家接受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学术要略
第四节 荀子对儒家北学发展的奠基作用
第二章 儒家北学在两汉时期的崛起
节 毛诗学派的教化观念
第二节 韩诗学派的解经特点
第三节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
第四节 河间献王刘德的实事求是精神
第五节 后汉崔氏家族的儒者风范
第三章 儒家北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演进
节 建安邺城文人集团的燕赵风骨
第二节 北朝时期儒家学术要略
第四章 儒家北学在隋唐时期的延续
节 刘焯与刘炫学通南北的成就
第二节 孔颖达裁定五经的深远影响
第三节 魏徵的直言善谏与学术造诣
第四节 啖助和新《春秋》学派的新思潮
第五章 儒家北学在宋金元时期的壮大
节 金代文坛领袖赵秉文的儒学建树
第二节 王若虚学术的辨惑特征
第三节 元初理学家窦默的学者经历
第四节 元初邢州学派的学术功绩
第五节 元代儒家大师刘因的北学特色
第六章 儒家北学在明清时期的繁荣
节 孙奇逢的治学行世风范
第二节 颜李学派的实学思想
第三节 纪昀为学为文的儒家本色
第四节 大兴二朱对乾嘉汉学勃兴的重要作用
第五节 翁方纲汉宋会通的学术眼界
第六节 崔述疑古辨伪的治学路径
附录一 《四库全书·经部》收录河北地区儒家学者著作
附录二 《续修四库全书·经部》收录河北地区儒家学者著作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