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故乡的光与影(精)/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散文自选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桂宏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王桂宏,笔名路石,江苏省泰州姜堰区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镇江市写作学会会长。1955年4月生。1973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农民,做过教师,进过军营。1978年起,先后在《安徽文艺》《前线文艺》《春台》等文艺期刊发表文艺作品,在上海文艺出版社与作家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野桂花》《野梅花》两部著作。其中中篇小说《无墓坟》获中国小说学会颁发的中国当代小说奖。2015年,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乡愁”系列散文集之一《乡愁.泰州卷》;2016年,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乡愁”系列散文集之二《乡愁·苏州卷》;2017年,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乡愁”系列散文集之三《乡愁·镇江卷》,同年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浮茶》。2018年,《乡愁·镇江卷》荣获中国第八届冰心散文奖。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有冰心先生等老一 辈散文家开创的散文事业, 在新时代发展的今天,作家 更应该拿出敢为人先的勇气 ,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 长 周明 目录 第一辑 情分深深 慈祥姑妈 篾匠队长 专家父亲 水乡赵本山 钢笔先生 母亲的家法 打字机战友 将军零距离 赵才才有才 婆媳零距离 第二辑 回味乡趣 铜炉爆米花 冰路上的故事 咸味猪头香 田埂菜花蛇 儿时踩河蚌 奶奶的“小超市” 露天追电影 河上漂流行 空中菜园 炮场学骑车 风雨灵岩山 秧草的故事 第三辑 风俗留痕 傍晚洗河浴 蛛网粘蜻蜓 难忘中秋节 水乡会船 水上闹新娘 风车悠悠转 江滩采苇叶 香醋的记忆 华山泥叫叫 荒坡上站岗 溪边小山村 门口塘往事 驻训明月湾 第四辑 美味余香 酱油豆儿记忆 臭汤苋菜果 美味蟹酱面 冒险吃刀鱼 拼死吃河豚 长鱼汤功夫 时节无鲥鱼 长江蟹趣事 东乡羊肉香 说说烂面饼 说说锅盖面 家乡的红烧肉 汤的记忆 第五辑 美景瞬间 游一线天 狮子山远眺 漫游铁岭关 寒山寺钟声 三千年宜侯 古刹绍隆寺 秀美北固湾 五峰山风光 巍巍圌山塔 宝华山印记 百年牡丹花 精彩页 慈祥姑妈 在我众多的长辈里,我最崇敬的要算上海的姑妈了。20世纪60年代是个特殊的年代。那时,我六七岁。在我的记忆里,天是蓝的,水是清的,地上就是土疙瘩,而锅里碗里永远都是稀饭、青菜、胡萝卜。由于肚子饿得慌,加上没有什么油水,嘴巴经常沥口水。第一次改变这个印象,是我到上海姑妈家开了大荤,味蕾大开后,至少在姑妈家走亲戚的那十几天里,我没流口水。 记得那年天冷得早,刚进10月,就已经下霜了。早晨起来,路边的小菜园里的青菜像抹了一层白粉。俗话说,霜打过的青菜赛羊肉,爸爸特地给姑妈准备了一大篮子青菜。一天下午,爸爸要送姑妈去上海,顺便到上海玩几天。姑妈说什么也要带上我,说是让我去开开眼界长长见识。我也很好奇外面的世界,拉着爸爸的手不放。就这样,我跟随姑妈和爸爸踏上了去上海的路。我们先是坐小轮船到泰州,第二天再乘汽车到高港,接着登上了去上海的东方红404客轮。在轮船上,我就大享了一次口福。轮船上供应的晚饭类似于现在的快餐,就是大碗饭,上面盖着一大块肥五花肉,估计有一两重。我看到那块大肥五花肉,兴奋得手舞足蹈,心满意足地吃完了一大碗饭。我跟爸爸说还想吃一碗,其实肚子已经饱了,就是还想吃那块大五花肉。姑妈猜透我的心思,又给我买来一大碗。我到现在都记得,当时的价格是每碗3角钱。看来,一大碗饭我是肯定吃不下的。姑妈将我领到舱外,避开人群,将肉夹进我碗里。其实姑妈家并不富,她和姑父也就是普通的产业工人,但为了让我再吃上一块五花肉,她舍得花钱。 到了上海,口福大开。大城市在吃上的一切都令我惊奇。记得刚到上海,见到姑父,见面礼就是一个大苹果。我从未见过大苹果,以为是小香瓜,还闹出个要扒瓜瓤的笑话。那苹果的味道,可不是农村的香瓜能媲美的,又脆又甜,甜中还夹着余香,害得我吃完苹果老是舔嘴唇。中午吃饭时,香喷喷的米饭热气腾腾,菜是青菜烧狮子头(在我们家乡叫斩肉),居然还有一大盆红烧肉,而且那红烧肉块特别的大,每块都像小麻团,吃一块是一块,真扎实。而我在乡下吃肉,不是炒肉丝,就是炒肉片。肉丝会躲在大蒜或韭菜里很难找出来,肉片则埋伏在黄芽菜里,也必须耐心地找。我终于明白,肉还有这种吃法。我很感激姑妈让我开了“眼界”。自此,我小小的心灵里便埋下了一颗要去城里生活的种子。去了一趟上海,在姑妈家大开嘴福,姑妈那慈祥脸庞在我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以至于回家快一个月了,我还不适应,总觉得家里吃得太差了,闹得有一次爸妈一齐发火:“你以为姑妈家天天那样?他们有时月底还借钱呢!”随着年龄的增大,我越来越理解这句话了。 姑妈有很多兄弟,姑父是安徽人,也有很多兄弟姐妹在农村。凡是在农村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有时甚至还要饿肚子。姑父和姑妈心里明镜似的:这些在农村的穷亲戚靠谁呢,只能靠城里的他们。姑妈一生无儿女,家里负担轻,虽然工资不高,但能省则省,省下来招待我们这些乡下来的穷亲戚。有一件事让我至今难忘。那时我已经提了排长,有一次去江西带新兵路过上海。路过上海只能转车,而转车要等待五六个小时。我抓住这个时间空隙,决定去看看姑妈。当然,这次不是为了解嘴馋,因为到了部队生活条件已经好多了。在姑妈家里只有短短的几小时,但我做了一件事,至今不后悔。我听到姑父和姑妈说悄悄话,意思是姑父安徽的亲戚第二天要回去,看能不能给凑20元钱。听姑妈的口气很为难。我刹那间想起小时候父母发火时说的话,心里全明白了。我下意识地摸了摸兜里刚发的工资。当姑妈转头的时候,我很不经意地说了一句:“这次去江西带兵,刚发的工资,不便带在身上,先放你们这里吧。”姑妈是个聪明人,她明白我这么说既解了她的燃眉之急,又给她台阶下。她很感激地说:“也好。借我用用吧,过几个月还你。”我还能说什么呢,这就是我的姑妈。我的泪水从眼眶里流出来。我深深地知道,钱多钱少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一个人不能把钱看得太重。要舍得,舍得把钱给别人用,而自己还愉快着。姑妈正是这种人。 P2-4 导语 《故乡的光与影(精)》系作者从历年来创作的近一百万字一百九十八篇散文中选出的六十篇散文,作者对这些散文进行了认真而细致的修饰和删改。每篇约二千字左右。每篇散文力求立意新颖,充满正能量,鼓舞年轻读者积极向上。并注重文字精美,耐读。每篇散文都在文中画龙点睛地提示读者,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到语言精美,描写真情实感,在阅读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作者还选出书中十篇散文进行阅读分析,以帮助青少年读者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内容推荐 《故乡的光与影》系作者从历年来创作的散文作品中精选出的60余篇作品。文字精美、耐读,充满正能量;既有民间风俗,与亲邻的深情,也有对乡趣的美好回味,还有对美味的回忆,以及对美景的勾勒,读来充满烟火气,给人真实的画面感。 最美的风景永远不在眼中,而在心中。 现在的你,现在的我,只有在故乡,才是我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